近年來,特色小鎮建設經過糾偏后,真正的“特色小鎮”獲得追捧。堅持社群運營10余年的奧倫達部落,正通過附加康養等屬性,成為小鎮建設的標桿。
在北京延慶和河北懷來的交界之地,一個背靠燕山山脈,面向官廳水庫,曾名為原鄉美利堅的 小鎮,在北京和全國房地產界都鼎鼎有名。從2004年開始開發,到現在已經堅持社群運營14年,原鄉美利堅現已變身為奧倫達部落,成為業內名副其實的“社群運營專家”,具有行業現象級研究價值。
奧倫達部落旗下最典型的特色小鎮位于北京延慶周邊的原鄉,小鎮已經找不到地產化的影子——這里因為豐富的社群文化與和諧悠然的鄰里關系遠近聞名。
居住在原鄉的居民以“鄉民”自稱。這些鄉民在踏出這個小鎮的山門時,他們的身份會變成律師、教授、高管、企業家、社會活動家等不同的社會職業。
原鄉的開發商更多地退居幕后,企業的角色轉變為專心研究怎么提供健康、幸福的居住系統,將“幸福”這樣的詞匯變成居民實實在在的生活感受。
社群運營理念締造者的新使命
在奧倫達部落的創始人向水先生(原名 劉向陽 自號向水先生 編者注)的身上,已經很難找出當下房地產開發商的典型標簽,他與追求高周轉的同行們顯得格格不入。深耕社區文化建設,對鄉民們的生活幸福、身體健康的追求,已經成為他倔強的堅持,近乎成了一份執念。
也正是因為這份執念,向水先生贏得了房地產業內和鄉民們的尊重。在小鎮里,向水先生微笑著向鄉民們點頭示意,鄉民們則親切地叫他一聲“主席”,這位略顯樸實的中原漢子,用一紙社區公約,將陌生的鄉民彼此之間的隔閡消除,距離拉近。
奧倫達部落小鎮實拍圖
鄉民們也投桃報李,共同參與甚至組織發起夢想聚落。小鎮鄰里之間淳樸友善,花卉共植、果實共享、互相幫助。
當前在中國,除了首創社群運營的奧倫達部落外,國內其他地區還有諸多房地產項目也因為社群運營而聲名鵲起。不同的是,這些項目均是以奧倫達部落為藍本簡單的復制,沒有創新,難以超越奧倫達部落。
社群運營的成功,越來越多鄉民們的親戚、朋友、事業伙伴了解小鎮,住進小鎮,成為新的鄉民。向水先生告訴人民網記者,鄉民們對小鎮的認可,讓他感到滿足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鞭策和壓力。這份因信任帶來的壓力使得他不能滿足現狀,他要做更多為鄉民們著想的事。
鄉民的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根基,向水先生走上了為鄉民們尋找健康的路。現代醫學發達的西方,是向水先生取經的目的地之一。
康養:貫穿生命始終的呵護
“通過適當的鍛煉、合理的飲食以及平衡的情緒來保持健康的身體,要遠比一旦得病后再重新找回健康要容易得多”。這種健康理念為向水先生所理解,并加以踐行。打造符合中國人體質和需求的大健康體系,是奧倫達部落的夢想。這個健康體系,并不是狹義上的有病就醫,而是一個涵蓋生命全周期,長期的康養時間表。除了常規的康養服務之外,對于需要在醫院進行的救治對象外,奧倫達部落可以為接受治療后的患者提供專業的康復醫療服務,制定恢復計劃。
這種服務大到專業級身心康復、高端生活護理,小到患者的餐飲進食菜單,各類營養攝入的食材量被精確到克。
“就算在國內醫療條件最好的一線城市,也很少有醫院能提供系統的、高質量的康養服務。”向水先生說,這是目前國內醫療體系中,存在著的不可忽視的空白。向水先生和他的小鎮團隊要做的,就是要填補這項空白。
內部景觀實景圖
大健康體系格局已成
即將迎來退休的劉女士接受了邀請,決定前來這個朋友口中的“烏托邦”原鄉小鎮看看。友人幫她約好了體檢,這是小鎮最有特色的服務之一。這次體檢與普通醫院和體檢機構檢查的項目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的體檢項目和服務,這讓劉女士很期待。
根據預約好的時間,劉女士準時到達奧倫達部落。首先映入眼簾的心身健康(醫學)博物館,與已經營業的商街一起,成為了小鎮的區域核心。
專門負責接待劉女士的私人健康顧問,一邊帶領她開始接受逐項體檢,一邊為她介紹這座高達7層的博物館。德國MTT(醫學訓練療法)、AIRS(國際康復標準促進研究所)、加拿大海文學院、新自然飲食、中醫國學等心身醫學領域頂尖機構和技術,分布在這幢建筑的不同樓層。
專業的器械和設備都從海外遠渡重洋而來。而博物館內為鄉民們提供醫療服務的家庭醫生,大都是北京各大重點醫院和重點科室的醫生。他們或不定期出現在博物館里為鄉民們預約診斷,或被直接返聘,成了小鎮里專職家庭醫生。
這些好不容易請來的大腕醫生的工作使命,就是讓鄉民們的家庭成員“少生病或者不生病,讓家族的健康有保障。” 從醫經驗豐富的家庭醫生,將成為小鎮康養服務的核心,他們將為會員提供從疾病前期預防到亞健康防治到治療康復的,全時全程全維度生命服務。
位于小鎮內部的博物館
在博物館的5樓,私人家庭醫生在看過劉女士的基礎體檢報告(身高、體重、血壓、血糖、眼壓等基礎檢測和Inboby身體成分分析)后,準確判斷分析劉女士的生活習慣、工作情況、職業壓力等常規醫療體檢以外的延展信息。
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數博物館內的能量醫學氣場儀檢測。通過對經絡和穴位的探測,得出體檢者心身健康情況,國際能量醫學專家從自我認定、表達溝通、創造力等層面分析并給出針對性的調節建議。讓劉女士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驚人的準確度,“這哪是醫生,分明就是算命先生。”
劉女士所體驗的康養檢查,是向水先生和他的團隊經過不斷探索和研究后,得出的一套系統的醫療服務體系。奧倫達部落大健康事業部執行總裁薛青透露,奧倫達部落大健康體系的精髓由預防醫學、精準康復和醫療綠色通道三大核心板塊構成,旨在通過引入完整基礎醫療、臺式家醫服務、高端健診服務、精準康復診斷和治療以及全球醫療資源共享。
奧倫達部落小鎮的啟示:踐行民族健康理念
2018年4月份,習近平主席在參加完博鰲論壇后,考察了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規劃館,并曾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要做身體健康的民族。
更早之前的2017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印發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要堅持創新探索,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機制,著力培育供給側小鎮經濟,努力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產城融合、惠及群眾的新路子。
成長已近15年的奧倫達部落小鎮,過去維系在業主和項目方之間的是一份長達10幾年的文明契約,共同支撐著社區的精神內核。通過社群理念的運營,將鄰里之間的熟絡和人們的道德自律效應放大,給奧倫達部落社區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他們也因這種文化張力而倍感幸福。
外籍護理專家在調試恢復訓練器械
如果說,小鎮1.0時代是聚落、2.0時代是同創,那么在3.0時代,小鎮要賦予居者的就是獲得健康的能力。進入3.0時代的奧倫達部落相信,人生就是一場健康與幸福的傳承。
向水先生曾向他的鄉民們許諾:“我用我的生命歷程來做一名心身醫學的實踐者,希望更多人了解心身醫學,實踐心身醫學,自己成為自己最可靠的醫生”。
他希望他所打造小鎮,在打破城市社區內愈發陌生的人際隔閡時,還能為他們帶來健康長壽的幸福生活。希望所有接受這套康養醫療服務的鄉民們,能“輕松與100歲的自己握手”。在當下,100歲并不是一個能輕易實現的生命里程。
早在前幾年一次與海外醫療結構簽訂康養服務的儀式上,向水先生曾表示,健康標準的制定和生命服務體系的建立已經實現從構想到要落地的轉變。奧倫達部落·原鄉小鎮作為奧倫達部落100個康養小鎮的先行者,依托十余年的成熟社區以預防醫學、基礎檢查、基礎醫療、專科療愈為四大大核心板塊,構成了奧倫達部落大健康體系。
在日前的一場小范圍討論會上,向水先生說他所走的路,是一條能讓更多人健康長壽的幸福之路,他會更加堅定地走下去。
文章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