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立在《北京日報》撰文指出,中國城鎮化下一步重點推進的是特色小鎮,將出現一系列的創新和轉變。
第一個轉變是城鎮化的方向由重點發展大城市向重點發展特色小鎮轉變。通過發展一批特色小鎮,帶來的就業機會能吸引城市人口和農村轉移人口在小城鎮聚集,從而改變中國城市化的走向。
第二個轉變是城市功能由過去工作和居住區域相互分離轉變為產城融合。過去的城市化被大家俗稱為“攤大餅”,就業地和居住地是互相分離的,形成了潮汐式的人流。下一步小城鎮的發展必須是產城融合的。
第三個轉變是由多業并舉的綜合性城市向專業化的特色產業發展。現在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往往各種產業都有,是一個綜合性的城市。未來特色小鎮要高度專業化,圍繞一個產品形成一個小鎮,而且特色產品要在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有較高的占有率。
第四個轉變是在投資運營主體上由政府主導轉變為企業運營。比如,河北固安縣開發區委托華夏幸福基業來辦,政府與企業實行PPP管理模式,一年招到了幾百億投資,而且都是高水平的企業。因此,特色小鎮的運營由政府主導轉變為由企業來負責,可以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效率。
第五個轉變是在土地的供應上由政府征地后“招拍掛”向轉讓土地用益物權或土地入股方式轉變。2015年初,國務院批準了15個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縣,現在近3年試點的經驗已經總結出來了。如果這些經驗能在全國推廣,就能夠滿足特色小鎮建設對土地的需要,同時還能帶動周邊農村的發展,這是城鄉一體化重要的帶動力量。
第六個轉變是在融資的方式上由間接融資為主向直接融資為主轉變。建設特色小鎮可由各企業帶著生產要素投資入股,盡可能擴大股權融資,把債權融資保持在一個適當比例。
特色小鎮建設正在探索,它將改變中國的城鄉布局和城鄉面貌,支撐未來十幾年、幾十年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