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和全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大涌鎮都榜上有名。算上今年年初入選中山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大涌鎮實現了特色小鎮創建市、省、國家級別榮譽的“大滿貫”。
交通先行、創新發展、產城互促,這種對“產、城、人、文”有機融合的執著追求,既是大涌鎮建設特色小鎮的核心理念,更是中山重塑創新發展優勢的“鎮能量”,從而提出特色小鎮應以“文化+旅游”帶動產城升級。
中國紅木產業之都——大涌鎮榜上有名
近日,國家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和全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大涌鎮都榜上有名。
從傳統專業鎮到特色小鎮,近年來,大涌鎮一直在探索轉型升級新路徑。根據規劃,大涌鎮將依托近40年紅木產業發展基礎,大力推進紅木制造向商貿會展與研發設計兩端延伸,推進紅木產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國際知名的紅木文化體驗區、全國紅木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桿,建設成為中國紅木文化旅游名鎮。
在特色小鎮戰略的帶動下,大涌鎮多家龍頭企業也在積極加快轉型步伐。東成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錫復表示,公司目前正逐漸往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紅木家具企業發展。作為大涌鎮今年重點項目之一的東成紅木展銷體驗中心,已進入建設設計階段。
特色小鎮建設中“產、城、人、文”有機融合
大涌鎮擁有非常深厚的紅木產業基礎,這是大涌發展紅木文化旅游小鎮的優勢。
目前,大涌整體街貌還是一個紅木家具生產專業鎮,但據了解,未來大涌將整合隆都美食、舞龍醒獅以及武術等傳統文化資源,發揮紅博城4A級景區及文商旅綜合體等旅游資源,推出特色旅游線路,引入琴棋書畫、文房四寶、香文化、飲食等各領域的知名企業,豐富現有業態,加強大涌文化旅游的趣味性。其中,以紅木為主題打造的酒店充滿了特色。
顯而易見,特色小鎮的“產、城、人、文”,大涌鎮已先行一步。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助理研究員李震認為,在新階段,特色小鎮建設面臨的要求更高,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其中,功能融合是基礎,是關鍵。所謂功能融合,即實現產業與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與生態、產業與城鎮的功能融合。
中山的重塑“鎮能量”之路,應該往三個“功能融合”去思考。一是產業與文化的功能融合。通過對產業的歷史文化內涵挖掘,以創意工廠、時尚文化空間等載體完善產業生態系統;二是產業與旅游的功能融合。通過產業旅游的形式,解決小鎮旅游功能與產業功能相互獨立的問題,從產業中衍生出科普教育、會展、觀光休閑等功能;三是產業與生態的功能融合。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切實轉變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觀念。
以“文化+旅游”帶動產城升級
同是打造文化旅游小鎮,大涌和開平赤坎卻有著本質的區別。赤坎的“寶貝”是華僑留下的600多座洋樓以及近百年的華僑歷史文化資源。大涌紅木家具制造業發展至今僅近40年,雖然沒有比較深厚的歷史底蘊作為依靠,但此類特色小鎮發展空間更為巨大。
近日,大江鎮提出以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及臺山國際文旅展貿城為中心,打造紅木特色小鎮,有意深挖當地文化底蘊,加強文旅資源的發展,以推動傳統家具產業優化。在此方面,中山大涌鎮已是先行一步,并且已初顯成效。期待中山大涌鎮繼續走在前方,探索出一條以文旅帶動當地產業發展“行之有效”的特色小鎮發展道路,為其它小鎮建設提供更多可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