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在浙江秀洲經濟開發區(王店鎮)集成裝飾產業園內,奧普嘉興生產基地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這是該開發區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以來落地的單體最大的集成裝飾(吊頂)產業項目,項目一期面積174畝,總投資5.2億元,將建成年產800萬平方米集成吊頂和6萬臺集成灶的生產基地。
而在老鎮區,王店鎮則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重現“梅溪八景”,最大程度在城鎮化推進中注入文化“因子”,使之回歸原汁原味的梅里水鄉風貌。“依托特色產業激活經濟發展,依托特色文化保留鄉土氣息,兩者之間融合推進,才能讓居住其中的人既有現代生活,又有情感歸宿。”浙江秀洲經濟開發區(王店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8月,該鎮入選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特色產業激活經濟發展
“我們從傳統的浴霸轉向集成吊頂,現在又懷揣新的夢想,進入頂墻集成這一新領域,堅持的就是創新。”浙江鼎美智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軻表示,新產品將以產業化新模式來滿足用戶個性化新需求。在此前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廣州)國際建筑裝飾博覽會上,頂墻集成被主辦方列為展會三大門類之一,這說明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傳統小家電產業,經過20多年的不斷演繹和發展,已經成長為王店鎮的特色支柱產業。而從浴霸小家電至集成吊頂,從集成吊頂至頂墻集成(整房裝修),每一次的轉型提升,都讓這一特色產業的市場容量至少提升10倍!目前,該鎮已引進和培育了奧普、鼎美智裝、品格衛廚、美爾凱特、今頂等知名企業50多家,其集成裝飾產業國內市場份額占比超過70%。
走進嘉興現代物流園的嘉興川山甲物資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太極云倉”車間,只見5層樓高的鋼架連著鋼架,一眼望不到頭。其間一條碩長的機械臂來回抓取貨箱,貨箱裝上自動叉車,叉車游龍一般按路線暢游。云倉不僅能實現零差錯,效率更比傳統倉配中心提高近10倍。以川山甲、未名、順豐、沃爾瑪華東區等特色物流基地為依托,浙江秀洲經濟開發區(王店鎮)的智慧物流產業正站在風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去年7月,嘉興現代物流園成功入選全國首批29家示范物流園區。
如今,浙江秀洲經濟開發區(王店鎮)正構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業互動發展平臺,全力拓展長三角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空港新城樞紐經濟區核心區和創業創新生態宜居新城這三大產業發展功能區。
特色城鎮化留住“鄉愁”
在歷史老街區,全長約2000米的梅溪河(即王店市河)穿鎮而過,河畔的四喜街上,一排排店鋪沿河而建,當地居民沿河而居,河兩岸樹木枝繁葉茂……這些共同繪就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墨畫。通過重點實施市河兩岸江南水鄉景觀提升工程,該鎮保留了鄉土文化氣息,留住了“鄉愁”。
作為首批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鎮,浙江秀洲經濟開發區(王店鎮)正圍繞“現代物流高地、特色工業名鎮、梅里宜居新城”的特色定位,以“一路一帶兩中心”為引領,在全區率先將設計施工一體化(EPC)模式和“駐鎮規劃師”制度成功運用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并實現從鎮到村全域整治模式,現已創建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個、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2個。
獨特的人文景觀是一個地方歷史綿延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重要體現。在浙江秀洲經濟開發區(王店鎮),工業特色建筑群代表蘇式糧倉、全亞洲最大規模的絲綢輕工業繭站、曾經享譽全國的“海鷗”電扇廠等現代工業文化舊址都保存完好。“一代文宗”朱彝尊故居曝書亭、近代畫家施定夫故居、建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的老火車站等歷史人文建筑也正著手規劃修繕,進一步彰顯梅里古鎮的文化特色。
“特色城鎮化留住的不僅是濃濃‘鄉愁’,更為產城互動一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浙江秀洲經濟開發區(王店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王店是一個極具歷史文化底蘊的千年古鎮,接下來將堅持“雙箭齊發”,積極探索推進產城融合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