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古鎮:生態文明提升特色小鎮品位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南方日報       時間:2017-12-13

 

不久前,首批38個“廣東省森林小鎮”名單公布,中山市南朗鎮、板芙鎮、古鎮鎮、南頭鎮等4個鎮區成功入選。

 

時間邁入12月,2018年的腳步將近。這一年,將是中山全面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第三年,更是力爭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的關鍵年。

 

森林小鎮,是廣東創建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的重點項目。作為全國5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中山在努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個生態宜居、各具特色的森林小鎮進行支撐。

 

探索森林小鎮建設,不僅讓320萬中山人對森林城市建設更有感,也為“創森”增添了一張靚麗的新名片。為此,中山提出了組團發展、全域聯創的思路,力爭到2020年實現25個鎮區全部達到森林小鎮標準、打造全域森林小鎮。

 

即日起,《南方日報·中山觀察》將陸續推出“中山市森林小鎮巡禮”系列報道,深入挖掘和總結各鎮區建設森林小鎮的典型經驗,助力中山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敬請垂注。

 

一年一度的國際燈光文化節,連續7天的3D光幕噴泉,吸引了超200萬人次的游客前往參觀,詮釋了中國燈飾特色小鎮的獨特魅力。作為主會場的燈都生態濕地公園,向世界展示了嶺南水鄉生態濕地景觀與古鎮特色燈飾產業文化的完美融合。

 

10月,首批38個“廣東省森林小鎮”名單公布,古鎮鎮名列其中。繼入圍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后,生態文明成為了中國燈都的又一張靚麗名片。事實上,創建森林小鎮,是古鎮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改善城鎮生態環境、提升城鎮品位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

 

古鎮鎮黨委書記劉建輝表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就要在立足產業特色的同時,更加重視綠色發展。“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活動,進而提升燈飾特色小鎮品位,不斷為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提供生態保障。”

 

水鄉生態提質

盤活產業資源

 

燈飾產業高度集聚的古鎮,可謂是寸土寸金。在鎮內的中心區域,占地逾千畝的燈都生態濕地公園顯得格外“珍貴”。它不僅融合了防洪排澇、改善環境、休閑健身、科普教育等功能,保護并利用水鄉環境,設計山、湖、島、溪、塘等豐富的生態濕地景觀,200多畝的湖面周邊配置了200多種植物,構建了傳統嶺南水鄉生態濕地景觀。自去年10月建成并對外開放以來,燈都生態濕地公園已經成為新老燈都人歡迎的休閑健身好去處。

 

“這么多民生工程中,最讓大家拍手叫好的,就是這個燈都生態濕地公園。”在劉建輝看來,無論是特色小鎮,還是森林小鎮,作為一個現代化城鎮,建設一個成規模的公園都是勢在必行。“白天可供休閑散步,晚上可欣賞燈光主題夜景,古鎮人的獲得感和自豪感會由心而生。”

 

據古鎮鎮農業和農村工作局介紹,該鎮還計劃以燈都生態濕地公園為基點,將龍鱗沙、綠博園、鎮南苗木區和西江、海洲水道、中心河、蒲板河、中沙河、橫琴河、拱北河以及其他內河涌連為一體,構建完整的古鎮公園系統,成為古鎮綠色生命脈絡。

 

濕地公園建設是古鎮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濕地保護的重要形式。作為古鎮主要的水脈,中心河兩岸生態基底良好但缺乏開發。基于古鎮生態城鎮建設的迫切需求,中心河濱河濕地公園提質改造在今年6月破土動工,預計在2018年全面完工。

 

事實上,古鎮不僅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燈飾之都”,還享有“中國花木之鄉”的美譽,擁有花卉苗木基地面積約12000畝,2016年花卉苗木產值約2億元。

 

燈飾和花卉苗木,是古鎮的兩大支柱產業。近年來,古鎮進一步盤活南方綠博園、鎮南花木精品市場等花木基地資源,結合花木盆景展等活動,打造花木產業集聚區和綜合型的農業旅游景點,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互促進。

 

坐落于綠博園中心路旁的中國燈都盆景園,占地200畝,是目前嶺南地區最具規模的專業盆景園。9月29日,該園區還舉行了廣東盆景協會成立30周年會員作品展,數百種名貴盆景同場斗艷。

 

“自古以來,盆景只能是在白天觀賞。這一次,我們推出了 盆景燈光秀 ,讓每一個到場的人都能感受嶺南盆景風韻與古鎮燈光的完美結合。”中山花木城園林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志立表示,通過展覽形成專業市場,吸引全國各地的愛好者,進而推動產業和生態旅游發展。

 

全民共建共享

綠化惠及民生

 

在劉建輝看來,森林小鎮是對特色小鎮建設的延伸和補充,二者相輔相成。“特色小鎮要發展產業、文化和旅游,古鎮缺乏天然的旅游資源,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創建森林小鎮,來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劉建輝說。

 

在新一輪綠化中山大行動期間,古鎮積極開展三年綠化美化提升,在城市主干道、一河兩岸等重要窗口地帶,種植紅花楹、藍花楹、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簕杜鵑等季節性開花植物,使之成林成片成帶成規模,以增加綠化帶色彩、豐富綠化帶層次、賦予特色主題氛圍,呈現四季不同景致。

 

同時,古鎮還積極引導鎮村兩級和社會力量以“認種、認養、認捐”方式,共同推進森林進機關、森林進企業、森林進村、森林進學校醫院、森林進公園。在燈都生態濕地公園的建設中,古鎮募集到綠化資金慈善捐款3080余萬元(含捐樹折價)。創建森林城市成為了古鎮人民共建共享的惠民工程。

 

在全民綠化的過程中,古鎮各村積極樹起“綠色擔當”,在村內社區、小區、校園和工業區種植樹木,利用荒廢、閑置地塊及邊角地塊,建設袖珍公園、口袋公園等各種微型公園,增加村內綠量。

 

岡南村晉興家園臨近城軌線,高架橋下的5畝荒地,原先堆放著滿滿的生活和建筑垃圾,對周邊的居民和商鋪造成很大的困擾。“在加快創建森林小鎮的過程中,堅持 見縫插綠 的原則,將荒地平整后種植綠化苗木。”岡南村黨支部委員蔡永杰介紹,目前首批種植工作已經完成,共種植了350棵綠化樹以及400多株杜鵑花。

 

今年年初,岡南村入選全國首批“綠色村莊”名單。結合創建森林小鎮與村民需求,岡南村加大力度升級改造濱江公園,增設健身器材23套和23個垃圾桶,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同時,公園內重新種植花基植被300多株,直徑25公分的鳳凰樹10棵,以及紫荊花樹12棵。

 

劉建輝表示,2018年是中山提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年,同時也是古鎮森林小鎮建設的鞏固年。古鎮將緊緊圍繞生態和民生兩條主線,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活動。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