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國家、自治區關于推進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的精神,充分發揮體育的優勢作用,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事業、全民健身與健康事業、體育產業發展服務,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啟動了第一批廣西體育特色小鎮培育工作,公布了小鎮培育名單和建設要求。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攀巖特色體育小鎮、南寧市美麗南方騎行小鎮、桂林市資源縣車田鄉體育特色小鎮、中國•防城港體育小鎮、河池市南丹縣歌婭思谷運動休閑特色小鎮5個小鎮成為首批廣西體育特色小鎮培育項目,將努力打造成我區體育產業發展的新載體、體育惠民服務的新平臺、時尚體育生活的新空間。
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認定采取申報培育制,按照培育、建設、命名三個階段進行動態管理,建設周期為2年,成熟一個認定一個。對完成建設任務、達到評定要求并通過評估驗收的,自治區體育局將認定為“廣西體育特色小鎮”。申報條件要求做到“三有三結合”,即:有體育文化、有體育設施、有體育產業項目(至少包涵30個運動項目);結合當地資源特色、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結合旅游、健康、養老、文化、商貿、科技、農業、林業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總投資額要達到5億元以上,原則上按1—3平方公里進行建設。
小鎮建設要求主要包括六大方面:一是圍繞特色,遵循規律搞規劃設計,優化和完善廣西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小鎮的核心區、控制區要有總體規劃,要有30個運動項目的專項規劃等;二是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引進項目建設戰略投資主體,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經營的運作方式;三是突出體育特色,形成產業鏈和服務圈。因地制宜地植入山地戶外、水上、航空、汽車摩托車運動等消費引領性強、覆蓋面廣的健身休閑場地設施,布局30個以上運動項目,吸引以家庭為單位的人群來旅游、健身、運動;四是積極探索體育扶貧新模式,助力脫貧攻堅和區域經濟發展;五是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合法合規、積極穩妥地推進項目建設,防范風險發生。六是堅持“寬進嚴出、動態管理、優勝劣汰、驗收認定”的建設模式。
到2020年,自治區體育局將力爭在全區培育10個以上集獨特的自然風光之美、活力時尚的體育之美、多姿多彩的歷史人文之美于一體的體育特色小鎮,打造各具特色的運動休閑產業集聚區和“詩意棲居”之地,形成與當地經濟社會相適應、良性互動的運動休閑產業和全民健身發展格局,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建化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為建設健康廣西和體育強區注入新動能、貢獻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