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映的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里,中國互聯網與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一起,被譽為非凡的超級工程。感國運之昌盛、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智慧社會將中國這5年來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詮釋得淋漓盡致,關于中國網的建設,直接被寫進黨的十九大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
這五年來,互聯網成為推動國家創新事業的重中之重,全國各級政府著力推進簡政放權、減稅降費,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與“互聯網+”、“雙創”等融合發力,催生出大量創新主體,拓展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空間。同時,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這張宏偉藍圖,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繪制著。
而這其中,由金誠集團打造的高郵光明小鎮和嗣衡科技,便是深度融入物聯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智慧產物。
建設智慧城市從智能路燈開始
2017年8月28日,金誠集團智慧城市產業園奠基儀式在江蘇高郵高新區舉行,產業園占地面積約600畝,總投資額約20億元。目前,智慧城市產業園項目已拿地285畝,已經進入設計和施工階段的建設面積約 33萬方、總投約12億,整體涵蓋生產區、研發區和產業服務區等重點建設項目。其中,生產區以現代化廠房為主;研發區則包含了路燈研究院、博士后研究站、路燈設計院、大數據中心等;產業服務區主要涵蓋產業發展公司、監測中心等。
全國70%的路燈都在高郵生產,金誠充分利用了這個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通過物聯網和智慧城市概念重新賦予了路燈新的意義,讓它在照明之外,更具備LED顯示屏、視頻監控、路況信息反饋、WiFi熱點、特殊情況預警、定位及導航、充電樁等功能,充分賦予路燈智能化和數字化的功能,實現從傳統產業到智慧路燈、再到智慧城市的轉型。
金誠集團將與當地政府及路燈龍頭企業合作,成立產業發展公司,該公司旗下的會員體系將會形成智慧路燈供應商和采購商平臺,一方面,吸納高郵當地優秀的智慧路燈企業加入供應商體系,匯集高郵品牌智慧路燈生產的生產資源;另一方面,對非智慧路燈生產企業和市場業務員進行規范整頓,并統一由產業發展公司授權技術生產及品牌使用,進一步集合高郵地區的路燈生產訂單并進行智慧化產業升級。通過統一采購、匯聚訂單、樹立品牌的方式,快速形成智慧路燈產業的集聚效應,逐步成長為智慧路燈行業標準、生產標準、工藝標準的制定者。
除此之外,智慧路燈LED顯示屏還將作為傳媒端口,將金誠的59個特色小鎮充分串聯,從而將金誠特色小鎮有機結合在一起。
在項目的奠基儀式上,金誠集團董事長韋杰表示,金誠將以智能管理帶動轉型升級為發展目標,把高郵智慧城市產業園打造成國內領先的“科創驅動轉型”示范園區,為素有“中國詩詞之鄉”之稱的高郵增添一束更為亮麗的智慧之光。
將智慧基因植入特色小鎮
如今,物聯網已在智能交通、智能電網、遠程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成功應用。萬物互聯將給企業、個人和國家創造新的功能,并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和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機遇。
業內專家表示,數字化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而特色小鎮作為智慧城市理念的深化,數字化建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金誠集團董事長韋杰更曾不止一次表示,要把數字化和人工智能運用到金誠特色小鎮的發展中,讓小鎮變得智慧起來。早在特色小鎮建設運營初期,金誠就已經將數據庫和標準以及終端的搭建考慮進了小鎮的運營中,從而作出整體的規劃,為未來小鎮的物聯網應用打下了基礎。“所有小鎮和城市變成數據之后,依靠智能匹配便可以實現產業和區域的轉型升級。”
2017年,金誠集團旗下嗣衡科技集團成立,也標志著金誠集團數字化戰略部署進一步落地。嗣衡科技基于金誠集團大量特色小鎮的基礎數據化發展,緊抓新型城鎮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巨大機遇和紅利期,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依托,提供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將智慧基因植入特色小鎮產業、民生、政務各領域,從而提升小鎮智慧化水平和整體活力。
嗣衡科技從特色小鎮的建設初期介入,為小鎮進行智慧化頂層設計,并結合小鎮的建設周期,同步推進智能化工程的落地實施,同時通過嗣衡云服務平臺的搭建為小鎮提供專屬云服務。嗣衡為小鎮的規劃設計、建設落地到產業運營的全生命鏈周期提供一站式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打造真正的智慧小鎮。
正是瞄準物聯網發展方向,金誠在光明小鎮的實踐才使得無數實用功能的互聯成為可能。為人類憧憬的“理想城市”提供經過實踐檢驗的“中國方案”,是金誠一直以來的堅持;融合東西方文化,集聚全球要素資源,引領全球新型城鎮化浪潮,是地球文明會為實現人類美好生活的1.0目標。未來,金誠集團還將高郵引入文化、教育、商業綜合體、住宅、酒店等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增強城市體系功能,進一步助推高郵智慧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