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華僑城以促進文化旅游為目的,充分利用產城融合為新型特色小鎮建設助力,積極實現文旅特色小鎮及新型城鎮化模式實施,成功打造光明小鎮等多個文旅特色小鎮。充滿特色又富有靈魂的特色小鎮出爐的同時,同樣也能帶動城鄉發展。
想打造出成功的特色小鎮并非偶然,尤其在如今千面一鎮的熱潮之下,建設有著自身特色與靈魂的特色小鎮便變得更加困難。建設特色小鎮之前,對小鎮的策劃是十分重要的。
特色小鎮重靈魂 前期規劃最重要
華僑城打造特色小鎮的成功,得益于精密的規劃和良好的經驗。
以光明小鎮為例,其地理位置位于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區域,在深圳市西北側光明新區的東部,和深圳市龍華新區、東莞市塘廈鎮及黃江鎮相連,擁有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環境。光明小鎮內人口密集,生態資源豐富,周圍環境設施齊全,生態環境的考量是華僑城的建設理念之一。
無論是特色小鎮的交通環境、建筑設施、用地性質都是小鎮規劃的重要一步,這奠定了小鎮特色的走向,也是創造靈魂的基礎。
策劃和規劃的質量奠定了小鎮建設的道路走向,首先對特色小鎮有一個初步定位,再實行“靈魂”的創造,對小鎮的產業及運營深刻分析過后,才是設計及建設特色小鎮的開始。當然,建設特色小鎮自然不能缺失對產業的重視,有了產業的特色小鎮才能擁有真正的靈魂。
小鎮建設帶動城鄉發展 實現齊發展
在如今特色小鎮大熱的局面下,往往會在建設中忽略發展小鎮的最終目的。無論是文旅還是創新為目的的特色小鎮,存在的基礎都是為了改善生活、促進民生發展。利用特色小鎮建設助推經濟發展、提升環境和基礎設施質量,是特色小鎮的重要一步。
筆者認為,帶動城鄉發展及實現鄉鎮共同富裕,是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改善民生及提升小鎮文化內涵,對于鄉鎮來說都是益事。但是,如若盲目建設無特色無靈魂、千篇一律的特色小鎮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真正富有特色的小鎮才能真正帶動生態環境改善及區域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