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特色小鎮什么樣?記住三要訣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時間:2018-03-26

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陳亞軍表示,在特色小鎮的培育過程中,政府要進一步厘清與市場的邊界,既要積極規范引導地方做法,做好政務生態系統、創業創新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的打造,又要充分發揮企業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市場主體的作用,不要大包大攬。
首先,要轉變管理觀念,提供“店小二”式服務。
“他們不像是招商人員,而更像是我們的同行,而且是對行業有著敏銳分析和精準判斷的同行。在電子商務領域,崔黃口的隊伍就是天津市的NO.1,在全國也是一流的。”六間房CEO劉巖說。
崔黃口鎮鎮長周建祥說,讓企業放心入駐,更要讓企業舒心發展。崔黃口始終秉持“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的理念,讓決定市場要素配置的軟硬件環境一起“硬”起來,不僅在配套服務上,讓企業實現“拎包入駐”,還為初創期中小微電商企業解決普遍存在的資金、信息技術、金融結算、人才招聘和物流倉儲等問題。
其次,培育創新創業高地,吸引人才“筑巢”。
浙江發改委副主任、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翁建榮表示,特色小鎮要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引進行業領軍型團隊、成長型企業,以及以高校畢業生、大企業高管、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創業者為主的“新四軍”到小鎮來創業創新,培育行業“單打冠軍”,構筑集產業鏈、投資鏈、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于一體的產業創新高地。
再次,既要實現發展環境留人,又要做到
生活環境留人。
不少特色小鎮除了產業方面的規劃,也在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滿足人才住宿、餐飲、娛樂、購物、教育、醫療等多層次需求上,結合當地特色生態環境提升區域生態景觀,實現發展環境和生活環境同樣“誘人”。
特色小鎮的專家建言:
什么樣的特色小鎮才是對的
在北京舉行的特色小鎮培育座談會暨特色小鎮建設系列發布會上,與會專家表示,特色小鎮要聚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融合生產、生態、生活;特色小鎮建設要堅持小而美,大而全就不是特色小鎮了。
與會專家指出,隨著城鄉資源和要素的雙向流動,具有歷史文化、鄉村風貌、民族風情、青山綠水、傳統建筑等的特色小鎮,正越來越顯示出宜居宜業宜游的優勢,承接了城市發展的新動能。同時,特色小鎮建設也是經濟融合和共享發展的需要。特色小鎮能承載互聯網、農業、養老、旅游、文化、大健康、環保、時尚、民宿等產業,能擴大就業和吸引農村人口、城市人口居住,是聚集新經濟發展的新興基地。
專家表示,特色小鎮建設要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征,找準產業定位,科學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同時,要摸索建設適應本地特點、符合發展大趨勢的新業態新模式,借助知名企業提高本地產業水平,注重通過理念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打造持久性的小鎮品牌。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
從開發到運營,選項目,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這里項目扎堆,這里專家扎堆,這里方案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