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寧鄉關山古鎮
特色小(城)鎮包括特色小鎮、小城鎮兩種形態。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指以傳統行政區劃為單元,特色產業鮮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建制鎮。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相得益彰、互為支撐。發展美麗特色小(城)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有利于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城鎮化對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這也是“特色小城鎮”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處處美,小鎮故事多”,兼具公共屬性和商業屬性的特色小鎮,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亦是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實踐的主戰場之一。
筆者評論:特色小鎮在當下風起云涌,而“旅游”也仿佛是金手指,被各色人等打著“旅游+”旗號幾乎把所有的特色小鎮都“規劃”成了文旅小鎮。這是旅游界“深厚”傳播功力之功嗎?還是產業發展現狀是“無旅游不存活”?到最后,“旅游”肯定會尷尬的。其實,文旅小鎮只是特色小鎮類型之一。特色小鎮是建立特色產業基礎上的小鎮,特色產業可能是旅游、文創,也可能是陶瓷、中藥,還可能是物流、無人機。在國民經濟眾多的產業門類中,都可能因產業集聚、消費集聚、人才集聚而產生特色小鎮。需要說明的是,特色小鎮本質上是以人為本的、有溫度的、升級版的產業園區——“小”是尺度,“鎮”是形態——有了職住平衡,有了就地的生活空間。“鎮”是人類的生活中心之一,生機自然得以綿延。為避免混淆,本文所指“文旅小鎮”是指核心產業是文旅產業的小鎮,而“特色小鎮”是指除“文旅小鎮”之外的特色小鎮。
特色產業小鎮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改革開放以來自發形成的專業鎮;另外一種是依托于當地發達的經濟體系,通過人才引進和科技驅動形成的新型小城鎮,比如云棲小鎮、基金小鎮等。
在我國,談及專業鎮,主要以浙江和廣東為代表。
浙江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以商興工”,通過家庭工廠的發展,形成了“輕小集加”的產業格局。如被譽為“中國襪林之鄉”的諸暨大唐,生產著全國65%的襪子,平均下來,每秒生產365雙。廣東則以投資政策的優惠、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和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為香港和臺灣的制造業加工,各類專業鎮迅速崛起。比如,“中國燈飾之都”——中山古鎮,其燈飾占全國燈飾照明行業70%的市場份額,每年大約有各地采購商320萬人次造訪古鎮。而另一類新型小鎮則出現在經濟高度發達、人才和資本高度集中的地區,比如浙江的云棲小鎮、基金小鎮、夢想小鎮等。其不再依托傳統產業,而指向更高端的新興產業——包括信息、環保、健康、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更能釋放出驚人的經濟效益。
基金小鎮
浙江的基金小鎮,杭州市私募股權投資企業最多、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區塊,匯集了68家私募、股權投資企業,資金63億元,管理資產規模300多億元。這類小鎮的特點就是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不高,但是對資本和人才等高端要素需求很大,因此,我們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引入科技和人才,形成產業集聚的新型小鎮。
特色小鎮五大要素
第一,特色小鎮特在產業。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的“立命”之本,無產業,無小鎮。因此特色小鎮建設的謀劃階段就應該找到產業方向,策劃階段就應該確定產業定位。確定產業不外乎基礎和機遇。基礎是指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基礎或資源稟賦。該產業的現狀區位熵、集中系數等在周邊可能產生競爭的區域內明顯占優;資源優勢明顯,在周邊可能產生競爭的區域內獨特甚至唯一。機遇是指市場機遇(政策機遇形成的依然是市場機遇),能形成明顯的消費集聚、產業集聚。
第二,特色小鎮貴在服務。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特色小鎮的發展是就地、就近城鎮化的戰略選擇。在特色小鎮的培育過程中,需要注重本地的生產、生活需要,做到產、鎮、人融合。
第三,特色小鎮優在品牌。整合特色小鎮的產業資源,挖掘小鎮品牌的核心要素,梳理小鎮品牌的核心價值,科學定位小鎮的品牌產業,是特色小鎮產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第四,特色小鎮長在文化。推進特色小鎮建設,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小鎮靈魂的塑造——即以文化鎮。需要重視新文化凝聚力的培育和維系成員的共同精神紐帶的重構,發揮文化的引領、滲透、感召、輻射和凝聚作用。需要把強化文化特色、彰顯獨特文化魅力貫穿于特色小鎮建設全過程,提升特色小鎮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
第五,特色小鎮重在創新。特色小鎮應是創新驅動的典范,其建設需要在制度和機制上不斷創新,特別是對于現有的教育制度、醫療制度、養老制度、金融制度進行變革。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公共服務。使特色小鎮不僅能“引鳳”,還能“孵鳳”,更能“棲鳳”。
文旅小鎮的發展路徑
相對比,文旅小鎮“產業”的發展路徑自有特點,其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四種:
第一,文旅小鎮就自身而言,具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如果文旅資源開發得好,能形成游客集聚,就能形成消費集聚,最后形成旅游產業集聚或文化產業集聚。比如浙江烏鎮,每年能吸引六百多萬的海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就是其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特色。除此之外,烏鎮還成為了茅盾文學獎的永久頒發地,各類影視和戲劇拍攝也都層出不窮。
第二,結合當地的特色文旅資源,開發出具有商品屬性的產業。即是把當地文旅資源市場化,把資源優勢變為市場優勢。這需要讓“本土化”真正落地:培養本地文化人才;整理傳統文化資源;發展村落微型文化產業;復魅鄉村美學之生活空間等。由于烏鎮的主要收益來源于門票以及吃、住、玩、購,但是,若突然有一天它“美貌不再”或者有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出現,烏鎮的吸引力和吸附力肯定會減退。所以開發具有商品屬性的產業就顯得十分重要。
據筆者所知:
戈壁小鎮:戈壁小鎮的主要產業為觀光、度假和養老,但是對于具有商品屬性的開發卻很少,結合新疆哈密的資源,可以在哈密瓜、葡萄、紅棗等農產品上做文章,注入文化因子,改變單一的水果功能,對其進行深加工,開發出禮品、化妝品、旅行食品等新產品,并形成上下產業鏈,增強戈壁小鎮的生存、發展能力。
迪士尼:在產業開發這一方面,迪士尼可以說是典范。201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迪士尼一年營收超3700億元,凈利潤超627億元,其收入相當于三個萬達。但門票經濟(即迪士尼樂園門票收入)僅占總收入的30%,迪士尼開發的文化產業鏈:如郵輪、服飾、出版物、音樂劇、玩具、食品、教育、日用品、電子類產品等幾萬種消費品,則占據了主要地位。
長沙關山古鎮:關山歷史人文資源豐富,因三國時期的蜀將關羽屯兵而得名,關圣廟、箭樓、烈馬臥槽等地名留下了三國時期的金戈鐵馬和隆隆戰鼓的歷史印記,金洲大道修建時挖掘出大量古劍、戈、刀等足以印證;全國佛教協會榮譽會長一誠大師出生地距此僅一沖之隔。2017年11月,榮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關山形成的兩大鄉村旅游點:一是始建于2004年的農家樂片區。是以方圓山莊為龍頭,以五大現代休閑農業產業基地為特色,發展起來的“主題采摘+農事體驗+科普教育+綠色餐飲”為基本模式的農家樂示范帶。現有方圓山莊、攀攀樓、海爾斯山莊、和莊、楊記、葡萄園柴火飯莊、海哥、東海、樊家老屋等90余家農家樂。方圓山莊年營業純收入達1500萬元,其他關山農家樂經營年收入3000萬元以上,關山農家樂結合本地獨具特色的湖湘民居風格配合關山休閑旅游開發總的規劃要求進行運作;二是以青年湖居民集居點民居為基底,發起成立關山湘女佳家鄉村旅游合作社。
第三,引入外來的資源,開發新產業。一種是具有商品屬性的產業,一種是新興產業。說到玫瑰,很多人腦海中就會想到云南、蘭州苦水,但是很少有人會把它和海南三亞聯系到一起,那么,又是什么使得三亞亞龍灣國際玫瑰谷風情小鎮為什么會聞名天下呢?據調查,玫瑰谷的“玫瑰”并非本地自然生長的,而是通過一家公司在三亞試種熱帶玫瑰獲得成功后,才實現規模化種植的。換句話說,玫瑰是引進來的資源。
玫瑰谷:玫瑰谷占地2755畝,玫瑰谷以五彩斑斕的玫瑰花為載體,已開發出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玫瑰酒、玫瑰食品、玫瑰服飾等產品。數據顯示,亞龍灣國際玫瑰谷每年線下游客接待量超過150萬人,衍伸產品玫瑰精油、玫瑰護膚品等營業額過億。我們通過分析可以得知,玫瑰谷的初衷是發展旅游,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該公司將玫瑰的旅游屬性提升為產業,從而培育出了一個過億的產業市場規模。
第四,在開發產業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培育主導產業項目,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或者實現多產業融合。對于一個小鎮而言,單一的產業容易受到了市場波動影響。培育多個產業主體項目,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產業的規模效益,而這恰好是文旅小鎮抵御市場風險、推動自身發展的有利武器。
古堰畫鄉小鎮:浙江麗水古堰畫鄉小鎮,一個主打旅游的景區,吸引了很多畫家來這里作畫。瞄準這一情況,當地政府主動對周圍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建設了美術寫生基地、創作基地和商品油畫生產基地,并大力發展民宿產業、養生農業、創客產業,實現了多產業的融合發展,推進了小鎮的持續發展。其中,油畫產業鏈條已經形成。據了解,目前“巴比松畫派”畫家群體已達300余人,畫廊企業49家,油畫年產值已達3500萬元,并初步形成了集油畫原創、銷售、郵寄托運等相關產業體系,油畫作品遠銷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特色小鎮產業的發展不是簡單的開發區等產業集聚區建設升級版,也不是簡單的中心鎮等城市化載體打造升級版,它需要基本內涵、理念、路徑上的大膽創新,需要積極培育并形成自己的“特”與“色”。根據當地特色結合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才是小鎮建設的“王道”,將生產、生活、生態充分融合方為小鎮建設之本,那些“花拳繡腿”“東施效顰”之作終將被人唾棄。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個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功能疊加融合、體制機制靈活、具有中國特色、充滿時代特征的優秀特色小鎮會涌現出來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