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499家面臨被淘汰危機!特色小鎮如何跳出“死亡陷阱”?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時間:2018-04-17

建設特色小鎮的熱潮尚未退去,投融資的環境卻已生變。在剛剛印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將對現有特色小鎮開展定期測評和優勝劣汰。哪些面臨淘汰,如何吃透政策動向,都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新政新規:3月上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中提出,強化監督檢查評估和規范糾偏,支持一批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對已公布的兩批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96個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開展定期測評和優勝劣汰。

 

這意味著,已公布的499個特色小鎮部分面臨被淘汰的風險。據了解,499個特色小鎮中旅游類占近一半。

 

目前已公布的499家特色小鎮中哪種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淘汰”政策的出臺是否會影響社會資本參與小城鎮建設的熱情?特色小鎮被淘汰與資金狀況有無關聯?什么樣的投融資模式才能保證特色小鎮可持續運營?這一系列問題都將是特色小鎮現在和未來進一步建設發展需要直面的挑戰。

 

特色小鎮未來發展3大趨勢

 

1、促進產城人文融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明確了我國未來城鎮化的路徑和方向;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這是“特色小鎮”一詞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亮相。從政策的指向中可以看出,作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鎮建設已經進入了中央視野。

 

 

從全國來看,特色小鎮作為新生事物,其原始經驗來自于浙江。從特色小鎮的范本“云棲小鎮”可以看出,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鎮”,而是一個“特而強、聚而合、小而美、活而新”的區塊和平臺。作為人口及產業的核心載體,特色小城鎮早已成為發達國家城鄉均衡發展的重要經濟活力點。例如,美國高科技小鎮集聚的硅谷,人口不到美國的1%,但GDP占比卻高達4%~5%。

 

在經濟新常態下,作為經濟、產業、文化發展的主要載體,特色小鎮也將成為中國新時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應該建成一個融合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而不是一個僅僅為發展房地產而堆砌起來的“空殼子”。新型城鎮化中的“新型”二字,應該體現在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城鎮化不應僅是“造城”,不將人的因素納入考量的范疇,就不是真正的新型城鎮化。這也是特色小鎮建設的要義和關鍵所在。

 

對于如何進行特色小鎮建設,業界專家指出,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將“三生融合”,即生態、生產、生活融合,這樣一種理念可能是城市下一步發展重要的一個參照。另外,特色小鎮高度強調文化和生態,文化一定要融入特色小鎮當中,改變我們原來“千鎮一面”的現象。

 

2、走少而特、少而精之路。

 

在安徽蕪湖市六郎鎮,人們將文化基因注入傳統產業,打造出了一個集文創、生態、美育為一體的煥發勃勃生機的小鎮。小鎮發展的“秘訣”,就是依托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走出了一條少而特、少而精、少而專的發展之路。六郎鎮的特色小鎮發展表明,一個優秀的特色小鎮絕不僅體現在建筑風格和街區環境上,也往往要以發展一個或多個當地特色產業為根基,并著力在各個方面挖掘產業的文化附加值。

 

 

文化是特色小鎮的內核,新型社區的認同與維系需要新的文化凝聚力。同時,新型社區需要新型社區文化作為生產與消費的動力。因此,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要努力營造中國小鎮“文化模式”新路徑,實現區域文化與特色小鎮建設的協同發展。在鄉村振興和特色小鎮建設中,只有把文化作為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使特色小鎮文化遺產傳承有序、人文氣息濃郁深厚、文化產業特色鮮明、文化生態優美精致、多種功能互動疊加,特色小鎮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才能成為現實。

 

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突出文化特色已經成為業界普遍共識。

 

浙江

 

提出運用“文化+”的動力和路徑,有效助推特色小鎮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在塑魂、育人、興業、添樂、揚名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實指導特色小鎮挖掘文化資源、提供文化服務、提煉文化品質,真正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塑造文化靈魂,樹立文化標識,留下文化印象。

 

安徽

 

提出要切實保護好特色小鎮的自然景觀和古建筑、老街巷、特色民居等人文景觀,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培育和豐富特色小鎮文化內涵。

 

江蘇

 

提出每個細分產業原則上只培育創建一個特色小鎮,構建小鎮大產業,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和知名品牌。旅游風情小鎮要著力于促進旅游產業,特別是鄉村旅游轉型升級。

 

3、跨界融合,共享發展蔚然成風。

 

一個完整的特色小鎮生態系統,通常分為核心產業、衍生產業和配套產業三個層級,由內而外實現共榮共生共享。單一產業是難以為繼,需要在核心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在主導產品的基礎上挖掘附加值,同時做好服務主導產業和衍生產業的物流、信息、加工等基礎服務,實現區域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條,做到產業支撐、市場對接、聯動發展; 融合的關鍵是產業鏈的挖掘、細分和創新,因此要做好對市場需求的深入洞察,善于抓住更多細分領域的市場機會,運用共享共贏的思維模式,加強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合作共贏。

 

 

特色小鎮發展應規避3大問題

 

1、缺乏產業資源及運營戰略將提前退場。

 

特色小鎮的核心是產業,開發的核心是產業運營,運營的效益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等綜合效益的結合,方可在業內樹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從根本上去建立產業運營的發展戰略,沒有足夠的資本為未來產業運營做支撐的開發商勢必會提前退場。在目前宏觀政策背景下,帶著傳統房產開發思維力求通過住宅去化回籠資金來反哺產業初期運營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沒有清晰和長遠的產業規劃和戰略發展思路,這樣的小鎮將不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將會退出特色小鎮的洪流,更無特色可言。

 

因此,在小鎮構想規劃階段,就應當牢牢抓住產業支撐、資本合作和持續運營三大關鍵,走特色發展、產業支撐、創新運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未基于自身既有資源和特色建立。

 

當前,許多地區跟風設立特色小鎮,通常套用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模式、概念,但因未經充分研究、合理設計,使得這些小鎮明顯缺乏特色,且產業定位模糊,盈利模式虛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貪功冒進”,即地方政府出于政績或經濟發展的考慮,沒有經過詳細論證就盲目上馬特色小鎮項目,戰略失誤造成了小鎮后續落地的困難;二是項目選擇偏差,特色小鎮的發展要么基于當地特色資源、特色產業,要么小鎮開發主體能夠帶來產業價值較高、帶動效應較大的品牌資源,但當前許多小鎮空有一個名頭而無實質資源支撐,不考慮地區發展基礎和產業特色,且知名社會資本方亦不愿意介入開發,進而導致小鎮的發展缺乏內源驅動力,產城融合發展成為空談,商業模式難以為繼,甚至會重現前幾年大規模形成建設造成的“鬼城”現象重現,不利于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故發展乏力在所難免。

 

因此,在借鑒經驗過程中,要避免脫離實際照搬照抄。要注重從實際出發,科學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布局,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專的發展之路,避免盲目發展、過度追求數量目標和投資規模。

 

3、不符合上位政策要求。

 

一般而言,特色小鎮的開發主要基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地方政府財力,項目本身資源特征和擬參與企業的普遍訴求來設計模式,但是因為浙江經驗已總結出了一般慣例,即每個小鎮的規劃面積大約為3平方公里,核心建設用地約為1平方公里,且每個小鎮原則上需在3年內,完成約5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所以許多地區在設計規劃本地區特色小鎮時就紛紛按此框架作為參考。可很多中西部及縣級地區政府財力明顯較弱,卻又亟不可待地想在這波熱潮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這些地區在開發資金不足時便采用平臺公司舉債的模式籌集開發資金,此舉便違反了新《預算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等政策法規的規定,造成了地方政府債務的持續增加;部分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或者企業主導模式開發的特色小鎮項目,雖然開發主體是企業,但項目并不是完全市場化運作,政府要為企業的投資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兜底,項目一級開發的投資仍然需要政府財政出資進行補償,這種模式明面上符合國家要求,實質上仍然變相增加了地方政府負債。

 

因此,參與各方應注意嚴控自身投資風險,并加強投融資體制、產業發展模式、建設運營模式創新,這樣才能在特色小鎮開發的過程中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令其真正成為推進地方產業與城鎮化進一步發展的有利工具。

 

最具前景的6類特色小鎮

 

目前,特色小鎮的產品線已逐漸明朗,無論未來小鎮開發主體如何變化,特色小鎮都將圍繞以下幾個最有前景的產業方向進行突破:

 

1、以康養為主要產業的康養特色小鎮。

 

康養小鎮是將健康、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形成的生態環境較好的特色小鎮。康養小鎮可以根據旅游者、居民的消費需求,將健康療養、醫療美容、生態旅游、文化體驗、休閑度假、體育運動、健康產品等業態聚合起來,實現與健康相關的大量消費的聚集。

 

 

2、以生態農業為主要產業的田園特色小鎮。

 

田園小鎮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小鎮模式。

 

 

3、以體育運動為主要產業的體育特色小鎮。

 

體育特色小鎮是集運動休閑、文化、健康、旅游、養老、教育培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空間區域、全民健身發展平臺和體育產業基地。

 

 

4、以教育為主要產業的教育特色小鎮。

 

 

5、以文化旅游為主要產業的旅游特色小鎮。

 

文旅小鎮一般具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通過對文旅資源的開發、整合、包裝,能形成游客集聚,形成消費集聚,最后形成旅游產業集聚或文化產業集聚。

 

 

6、以高科技研發為主要產業的科技特色小鎮。

 

科技小鎮是科技地產的升級版,聚焦戰略新興產業、2.5產業和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融合科技文化、科技旅游、智慧生活等功能,是特色小鎮的新興樣板和發展范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飆馬商業地產整理編輯,轉載需注明,違者必究!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