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小鎮中的瑪歌莊園
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吸引眾多愛好者
在蓉北中軸線上的重要節點新都馬家鎮,一個占地20畝的旱雪場成為滑雪愛好者及專業運動員的基地,這是新都區打造的“特色運動小鎮”的核心項目;在新都三河街道,綠道從瑪歌莊園貫穿而過,各式火鍋散布水陸之間,在亭臺間、水面上、樹上星羅棋布,成為了眾多市民的“打卡地”,這里是新都區打造的“天府沸騰小鎮”的核心項目……
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建設集成展示鄉村振興成果。新都區大力發展鄉村休閑觀光農業,推進“農業+音樂,農業+文創、農業+體育”等多功能拓展,并已經開始收獲成果。不久前,在2018年新都區投資促進“百日擂臺賽”(第二季)鄉村振興項目招商推介會上,綠地跨貿小鎮等6個項目引人注目。木蘭花開田園綜合體項目、新民鎮天星村花香小鎮項目、天府沸騰小鎮項目等順利推進,企業巨頭重金投向新都鄉村振興,代表了投資方對新都全域發展的看好。
天府沸騰小鎮
撒一把火鍋“佐料” 天府文化在這里沸騰了
錦城綠道從莊園貫穿而過,各式火鍋散布其間,在樹屋上吃火鍋、在船上吃火鍋、坐在湖邊吃火鍋、看著激光音樂噴泉秀吃火鍋……新奇的環境體驗,佐以成都特色的火鍋文化,再加上抖音、朋友圈、短視頻等現代傳播手段的“烹煮”,位于新都區三河街道的獨特火鍋——瑪歌莊園,不僅頻頻上網絡熱搜,更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打卡地”,日均接待游客逾4000人次。
在打造這塊天府沸騰小鎮核心區的過程中,充分保留了原有大樹,新增了綠化,并按景區要求來設計景觀。一個具有濃郁川西特色的生態場景隨之誕生。在綠道的右邊,是莊園的二期工程,集裝箱包間、演繹舞臺,風格與一期迥然不同。目前二期的中餐與茶園已對外營業。
“我們并非只是修建一個吃火鍋的地方,而是為綠道創造一個配套的消費場景。”瑪歌莊園總經理付偉說,他們還與四川音樂學院合作,把莊園作為學校的實訓基地,每晚川音的學生在這里有兩個小時的文藝演出。
環境好了,生意好了,返鄉的村民也多了,帶動了經濟效應增長。瑪歌莊園吸引了伏龍社區及周邊社區400余位村民入園務工。園林、花卉、服務員、保潔等崗位,都有他們的身影。“離家近方便照顧家庭,對自身發展也有幫助,收入與在外打工相比只多不少。”從服務員升職到茶房主管的村民包成清說。付偉這樣總結:這里從火鍋的沸騰,延伸到音樂的沸騰、文化的沸騰以及經濟的沸騰,賦予鄉村振興更豐富的內涵。
綠道經濟“領頭羊”
瑪歌莊園按照4A級景區打造
“二期是園林火鍋主題工程專門從日本進口了大量景觀羅漢松。”一期的成功讓付偉更有信心。他說,二期用于景觀的花費更大,總投入將達到9000萬元。火鍋規模也會擴大,使日接待能力達到5000人,另外還有飛越叢林拓展、川西滑道索橋等項目,“我們按照4A景區的標準來建設。”他說。二期還在打造坡景,預計明年3~4月份完工,到時荷塘、坡景都會呈現出來。
瑪歌莊園是錦城綠道經濟在三河街道的一只“領頭羊”。按照天府綠道體系規劃,天府沸騰小鎮圍繞綠道建設,創造生活消費場景,推動發展綠道經濟,全面體現生態價值。小鎮核心主題為火鍋、音樂文化,共有九個項目,目前瑪歌莊園、五龍外灘、沸騰都火、音樂·百花谷四個項目已正式營業,日均接待市民游客上萬人,沸騰里街區及五龍山·鼎上林音、中洲·gugu農莊、九熙春·淳軒、沸騰碼頭等六個特色生態火鍋項目在建。
按照“一年成型、兩年成景、三年成品”思路,新都在加快建設天府沸騰小鎮。擬投資建設占地68畝的核心項目沸騰里,打造以火鍋博物館為魂,集特色火鍋品鑒、火鍋文化展示、火鍋文創體驗于一體的火鍋特色街區,建設瑪歌莊園、蜜意五龍、沸騰里等重點項目,預計建成運營后,每年將吸納600萬人次客流。
馬家尖鋒運動小鎮
“金針菇”模擬真雪 一年四季都能滑雪
位于新都區馬家鎮的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碩大的鋼架上,幾條潔白的雪道沿坡而下,雪道上并沒有“真雪”,雪毯由塑料塊交錯拼成,上面鋪滿“金針菇”。踩在上面,“金針菇”略彎曲但不會折斷。人滑行而過時,“金針菇”與雪板摩擦發出“刷刷”的聲響。
這就是旱雪場的秘密武器——圓頭“金針菇”,它有彈性可以搖擺,還十分耐磨。由于不用制造真雪,旱雪滑雪場節能且環保,工作人員每天巡查,防止雪場內落入異物或有“金針菇”斷裂的情況。
2012年起,項目專利人尖鋒在成都南門的一塊房產項目空地上,建起了全國第一座四季旱雪場。而新都在馬家打造特色運動小鎮,則吸引著尖鋒到此打造了這個占地20畝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在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滑雪。夏季材料較軟,待冬天材料變硬,滑行的速度更快。“工作人員說,雪場幾乎不受天氣限制,如果下小雨或小雪,則滑行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地面不硬化,設備可拆卸。在新都的場地,還加入了一個入門者滑道的適應性培訓,更降低了滑雪的進入門檻。
打造中國西南
第一極限運動小鎮
新都區打造的“馬家尖鋒運動小鎮”搶抓極限運動市場機遇,目標是以滑雪、管道潛水、飛傘等極限運動為核心,推動體育、旅游、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在這里打造中國西南第一極限運動小鎮。
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每逢節假日人氣爆棚,并先后承接了國家殘疾人高山滑雪隊和單板滑雪隊的專項訓練,在對愛好者開放之余,成為了職業競技和俱樂部的訓練基地。“我們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為鄉村振興找到了產業支撐。”馬家鎮社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賴英說。
新都區整合有效要素資源,對成德大道馬家段兩側10平方公里區域進行規劃編制和產業策劃。現在已引進并建成了尖鋒運動項目,占地面積約130畝,包括滑雪、管道潛水、飛傘等三類極限運動,樹立了產業核心。其中,一期尖鋒四季旱雪場占地面積20畝,是中國南方最大、雪道種類最多、設施最完備的室外四季滑雪場,二期管道潛水和飛傘項目正加緊建設,初步形成極限運動特色名片,填補了成都市缺少極限運動集聚區的空白。
在規劃區內,以“沙”為主題包含全地形賽車、沙地排球、沙地足球在內的“瘋狂沙地”項目和“特戰營”軍體旅游綜合體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以戶外運動為主題,包含射箭、騎馬、叢林探險等親子運動的“青春飛揚”項目正加緊落地。這里還規劃配套特色酒店、民宿、街區等功能區。
運動小鎮的建設也讓村集體收獲了“一桶金”。馬家鎮在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周邊打造了運動小鎮的起步區配套項目,引入了“涵舍”文旅品牌,打造運動后的休閑,住宿,咖啡等一體化的配套區域,現在該項目已經入場施工。
特色小鎮的建設,是新都區鄉村振興的重點突破口,以特色小鎮建設集成展示鄉村振興成果。“以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為基礎,發展鄉村休閑觀光農業,推進‘農業+音樂,農業+文創、農業+體育’等多功能拓展。”新都區農林局局長馮敏說,新都區重點打造三河天府沸騰小鎮、斑竹園鄉村音樂小鎮、新繁綠色蔬菜電商小鎮、馬家尖鋒運動小鎮等特色小鎮,后被形象地概括為“抱著熊貓吃火鍋,聽著音樂去滑雪”。現在,這一愿景正在逐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