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地處珠三角的東莞長安鎮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郊區蛻變為人口稠密、商業繁榮的國際化新型城區,并且通過培育和引進手機相關產業,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手機產業鏈。這個面積僅81.5平方公里的小鎮,手機出貨量占到全世界總量的1/8。
近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中央省市媒體集中采訪活動走進長安,調研長安打造手機特色小鎮發展之路。
智能手機產業
帶動經濟發展
走進長安鎮,滿街的手機元素,彰顯著這里手機產業的繁榮。作為廣東省智能手機特色小鎮,OPPO、vivo兩大智能手機品牌都出自這里。
據東莞市長安鎮鎮長郭榮新介紹,智能手機產業直接引領和帶動著長安的經濟發展,也推動著長安鎮的科技創新,改變著大家的生產生活。
2011年,長安鎮工業總產值為737.1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490.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66.6%,高新技術企業產業總產值418.3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56.7%。到201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949.3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1540.2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79.0%,高新技術企業產業總產值1345.8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69.0%。智能手機產業促使科技創新要素在長安鎮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長安鎮智能手機產業的上下游配套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隨著智能手機產業的壯大,該鎮的民營企業迎來了大發展機遇。2011年,長安鎮民營企業產值為163.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22.2%。到了2017年,民營企業產值已達到1321.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68.7%。
郭榮新告訴記者,為了支持智能手機產業發展,長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幫助OPPO、vivo等企業協調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和問題,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包括及時規劃產業用地,組團發動企業前往湖北、廣西、陜西等地給企業招工,配套教育、醫療等各種公共資源,幫助企業進行上下游產業的牽線搭橋。
龍頭企業
激活配套產業
智能手機產業帶動了上下游配套產業鏈發展,同時激活了手機及配件制作、銷售、維修等行業發展。OPPO、vivo及其上下游配套企業超過1000家,從事智能手機生產、銷售、維修等行業人員超過20萬人。
由長安本地人創立的東莞市華茂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在1998年成立之初,主要是給電子企業提供各種簡單的五金零配件,后來緊跟OPPO和vivo的步伐,將生產重點放在了手機殼的研發生產上。華茂集團副總經理林新忠告訴記者:“2007年OPPO開始做手機,到2012年它的產量逐步增大。我們的量也跟著他們跑,每年在翻番。”
成立20年,華茂的員工由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的一萬多人,從一家年銷售額幾十萬元的小企業發展為年銷售額20多億元的國際型企業。該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模具制作設備,被OPPO、vivo、金立、魅族、夏普等知名品牌企業認定為重要戰略合作伙伴。
此外,成立于2007年9月的東莞捷榮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專業的精密結構件生產及模具制造廠商,提供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式產品、醫療設備零部件的模具開發及結構件產品,成為三星、華為、TCL、HTC、魅族、OPPO、SONY、FIBIT等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的核心供應商。
如今,長安鎮手機相關產業配套率超過90%,出貨量早在2016年就占到了全球手機總量的1/8,產業鏈共有員工20多萬人,從事手機配套服務的企業上千家。智能手機產業的蓬勃發展,推動長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改變了人民的生產生活。
手機產業
改變村民生活
OPPO和vivo兩大企業所在的長安鎮烏沙村,當地村民現在都已經住上了三四層樓高的小洋房,都是村里免費分配的。
烏沙老村民陳燦亮站在他家漂亮的別墅前興奮地告訴記者,40年來他搬了四次家。“改革開放之前,我老爸留給我的房只有29平方米,上世紀80年代后期我搬到150平方米的房子里,如今已搬了四次了。現在我們村每家每戶每個人口每年都有10多萬分紅,家家都有幾輛小車,每年還出國旅游,醫療等方面也有充分保障,生活過得很好了。”
長安鎮烏沙社區黨工委書記蔡國棟表示,經濟發展了,要讓當地村民先富起來,讓老百姓享受到發展的成果,這也是發展的前提條件和最終目的。
郭榮新表示,長安智能手機小鎮于2018年5月入選廣東省首批特色小鎮。該智能手機小鎮北依蓮花山、南臨珠江灣,規劃面積3.35平方公里,其核心區域(科技商務區)列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省級創新節點、廣東省雙創示范基地。長安智能手機小鎮將抓好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兩大歷史性機遇,以小鎮為陣地,充分發揮OPPO、vivo兩大龍頭企業的引領效應,聚集先進技術、高端人才、精密設備等創新要素,建設智能手機產、學、研、創、投全產業鏈,把長安鎮打造成為全球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創新基地,推動珠江口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升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