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正是當下最受關注的建設投資領域之一。目前處于規劃階段或立意謀劃階段的項目眾多。規劃設計院、建筑設計院、園林設計公司、管理咨詢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等眾多智力服務機構紛紛把目光投向這個熱點, 開展特色小鎮咨詢服務業務, 同時, 各種高峰論壇、培訓班也紛紛上馬。城鎮規劃、功能規劃、建筑規劃、概念規劃、產業規劃、文化旅游規劃都與特色小鎮咨詢相關, 但是特色小鎮是個新事物, 特色小鎮建設需要的不是上述內容的簡單拼湊。目前,特色小鎮建設迫切需要成熟系統的方法論來指導。
國家已經將特色小鎮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力度大,拳拳見肉;地方政府紛紛推出自己的特色小鎮建設計劃;多家大型房地產集團已經制定了自己的特色小鎮戰略,有的已經完成建設并準備更大規模的規劃建設;學術界、金融界都給予了高度關注, 跟小鎮發展相關的產業基金和金融產品接連推出。特色小鎮會迎來建設高潮,部分特色小鎮還會受到追捧,成為人們新的生活模式的選擇。
特色小鎮的規劃理念
1、規劃引領。
以高質量規劃引領特色小鎮的科學發展,可從政府管理層面把控。比如云南省規定沒有編制規劃的小鎮,不予審批項目,不予撥付建設資金。
2、多規合一。
編制產業規劃(主導產業規劃、泛旅游產業規劃)、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國有建設用地、集體建設用地等)、景觀規劃和城市設計等,形成特色小鎮“多規合一”規劃體系。
3、落地實施。
在規劃過程中,導入產業資源、旅游IP、運營管理機構、開發建造機構、投融資機構等,實現全要素一體化資源導入。
4、互聯網+。
運用互聯網思維,實現小鎮規劃中的基礎分析、功能產品、保障體系、落地實施、城市營銷等方面的突破。
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邏輯
1、政府的區域發展邏輯。
產業化:培育特色產業,增加就業人口,拉動政府稅收;
城鎮化:完善基礎設施與社會公共服務,打造城鎮核心功能,推動城鎮化。
2、企業的市場運營邏輯。
企業在協助政府實現城鎮開發的基礎上,獲取合理的盈利。
3、居民的工作生活邏輯。
滿足居民就業、居住、休閑游樂及精神層面的各種需求,實現宜業、宜居、宜游、宜享。
體育特色小鎮建設體系
特色小鎮目前三種建設模式:一種是基本新建, 這一類大多以房地產開發商主導新建。其從小區開發變成新城開發, 乃至更大規模的小鎮開發;一種是小規模改建, 這一類政府主導較為常見 (可能以某企業承辦) 。這類往往是在原來的小鎮基礎上進行優化;還有一種, 也可以算得上這個范疇, 就是城市中部分社區可以以某個主題做成相對獨立的特色小鎮。
不論哪種建設模式, 大體上, 建設都會包含以下方面:環境、產業、文化、空間、社區五大體系和組織管理模式。除了產業中的商業模式外, 還需要對小鎮管理這個層面設計商業模式, 特別是在新建模式下。
五大體系需要從每個模塊內部進行設計;另外, 設計時需要考慮這五者關系。這五個方面之間的關系又是復雜和變化的。因此, 還需要一個協調機制 (即組織管理模式) 進行動態管理。
1、環境。
首先是營造一個好的生態環境, 自然生態基礎好的環境將為特色小鎮建設打下良好基礎。然后是因為人和產業的進入, 居民增加后, 加上游客以及產業需要, 人類活動增加勢必產生更多的垃圾、污水、噪聲、視覺污染。需要一個好的環境管理體系來保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良性發展。需要考慮產業和未來人流的增加等因素對原有的生態安全格局重新構建。如果這一次特色小鎮建設是一次人類大規模回歸親近自然的高潮, 那么生態的保護一定要作為一個建設規劃的前提條件。這個對一些選擇在需要對物種需要保護或者以物種為特色的小鎮尤為重要。
一種可能是原來環境需要進行治理, 變得宜居, 此外, 在未來有了產業和居民后, 環境運營管理也是基礎。有些問題在設計階段就需要充分考慮, 以保證產業發展和居住生活能較好地和諧共存, 垃圾保持及時被處理, 空氣保持清新, 流水保持清澈等, 還要考慮我們以前關注度不夠的光污染、色彩污染、視覺污染、噪聲污染等, 尤其是水資源利用與管理:河流流域水系和水環境保護、雨洪的收集與利用、污水的收集和生態化處理等都是保證小鎮成為一個持續繁衍的宜居之地的基礎。
2、產業。
主要是小鎮產業選擇和產業環節選擇問題。現在很多觀點都認為要打造完整產業鏈甚至形成產業生態, 確實, 一些小而簡單的產業是可以做到這點的。比如浙江大唐鎮, 就包含從設計、原料生產、加工生產、二次加工、包裝、批發交易、物流、貿易等相對完整的襪業產業鏈。但是, 更多的產業因為小鎮的規模限制, 勢必與周邊的城市和小鎮發生產業關系。新建小鎮以及我們重點關注的這種小鎮的規劃還是相對較小, 其往往難以承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其內部也往往難以形成一個閉環的產業生態。這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周邊區域的整體性。當然, 互聯網和現代交通物流系統讓我們在產業鏈和產業環節選擇方面有更大的騰挪空間。
3、空間。
空間主要是建筑設計、基礎設施、綠化景觀、交通空間、水系規劃、供水系統、污水系統、信息弱電系統、強電系統、消防系統、地下隱蔽工程等。比如景點布局, 在保持自然景觀特點的同時, 補進去的建筑和設施與整體協調, 利用植物造景, 體現科學功能, 將科學和藝術、自然與人文景觀完美融合。基礎公共設施完備, 設備的安裝和安全設施的安裝要考慮舒適感。
4、文化。
文化是一個小鎮的靈魂, 決定了小鎮的性格風格。文化能讓一個地方穿越歲月, 薪火不息, 即使被打散了還會聚起來。在這里, 強調的是地方文化的挖掘、梳理、顯性化和品牌化。文化能提升地方的氣質內涵, 魅力歷久彌香, 真正保持難以模仿的特色。在國內多個模仿歐洲小鎮的地方, 但是, 照搬外表容易, 只能把殼做得很像。無論是宗教還是知名大學, 往往是因為其有生命力的文化而得以延續和偉大。以后特色小鎮知名度, 甚至小鎮旅游吸引力, 小鎮品牌價值評估, 文化都將成為最核心的內容。
文化的范圍很廣。文化性格中有創新文化、時尚文化、鄉土文化等。選準文化性格, 利用文化的滲透性讓個色文化滲透到各個層面。文化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可以衍生出多種業態和產品。
5、社區。
社區管理不是概念設計階段的重點, 但是, 一定是運營階段無法忽視的。以真誠態度, 以人為本, 服務居民;充分調動社區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等一切力量廣泛參與社區共建;責權統一、管理透明;擴大民主、居民自治。在社區內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逐步實現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社區管理重點是自治, 從居民選擇 (對于自建型可考慮特定高知群體聚集) 、景觀設計、規劃布局、鄉規民約制定、節慶活動組織、小鎮社交圈建設等方面, 擁有高度自治權。
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的趨勢
趨勢一:長效機制建立,政策引導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2018年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對特色小鎮的發展提出了若干規范管理措施,要求各地區嚴格對標對表、認真查擺問題、切實加以整改,特色小鎮的基本條件得以明確,同時鼓勵各地區挖掘多種類型特色小鎮,避免模式雷同、難以推廣。進入2019年,規范特色小鎮建設的長效機制或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切實強化對特色小鎮的統籌指導、統一行動、協同發力,促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趨勢二:優勝劣汰,資源向頭部陣營聚集。2019年將迎來新一批特色小鎮的落地實踐,隨著特色小鎮建設逐漸正本清源,具備長遠戰略規劃和產業資源優勢的開發商、產業運營商等,將進入特色小鎮發展的頭部陣營,在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之下,資源不斷向其聚集,頭部效應開始凸顯,而缺乏產業資源的運營戰略者將退場。
趨勢三:PPP合作模式呈上升趨勢。對比特色小鎮的各種融資模式可以發現,PPP模式具有其他融資模式不具備的優勢,其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特色小鎮建設的資金缺口問題,減輕地方政府財政壓力,還能降低和分散風險,平衡各方面長期利益。目前,PPP模式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已被廣泛運用,預計未來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
趨勢四:堅持產業立鎮,產品線條更加清晰。經過幾年發展,產業立鎮的原則成為業內共識,產業的可持續性及特色性決定小鎮發展的活力和前景。2019年,特色小鎮的產品線將更加清晰明朗,產業將為小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趨勢五:“旅游+健康養老”成為熱門方向。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健康中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惠及全民的基礎上,積極突出應對老齡化及老年人健康問題。特色小鎮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共同促進了健康小鎮的積極發展,使其成為地方實現產業提升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健康產業小鎮將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行業深度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趨勢六:文旅小鎮熱度持續。集產業、文化、旅游、社區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文旅小鎮,在過去幾年一直是特色小鎮發展的熱點之一,并且這種熱度在新的一年里還將持續。旅游業現已從傳統、單一的觀光游發展成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顯著的旅游,文旅特色小鎮的發展也將更加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提供細致化、定制化、個性化的旅游產品來吸引更多游客。
國內外體育特色小鎮特色
1、以單項體育活動或賽事為核心結合地理區位特征或地方體育產業特色,打造單項體育活動項目的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鏈的體育類特色小鎮。如新西蘭皇后鎮聚焦戶外運動、法國沙木尼體育旅游小鎮發展滑雪特色運動等。
2、體育產業融合新城區建設創新一批體育類項目和設施帶動小鎮建設。特色小鎮兼具除體育產業以外的文化、旅游、養生等其他功能,實現生態、環保、養生、宜人的屬性。如北京豐臺足球小鎮、浙江銀湖智慧體育產業基地等。
3、引入體育類企業建設運營參與特色小鎮建設。企業根據既有資源優勢,謀劃體育類主題創新,定位體育和旅游等產業融合,集聚資源,組合項目,創新驅動,實現企業成長和體育小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河南嵩皇體育小鎮、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體育小鎮等。
國內外“體育+休閑小鎮”典型案例分析
針對國內外體育類特色小鎮的研究一致認為小鎮是平臺,馬術、徒步、自行車、滑雪、通用航空等細分產業是主題。聚焦產業才能有主題,有元素,有個性。世界各地深入挖掘當地資源優勢、產業特色,其中不乏謀劃一批生態環境好、產業基礎強、發展前景佳的體育旅游小鎮。本文將對標國內典型體育旅游小鎮案例,分析其創新理念及發展特色如下:
1、北京豐臺足球小鎮。
基本情況:足球小鎮占地2200畝,建設50片五人制足球場、10片七人制足球場和5片十一人制足球場,足球小鎮將囊括足球大廈、足球會議中心、足球風情街、足球博物館、足球嘉年華、足球狂歡廣場、足球奧特萊斯、北京第一座專業足球場等設施。
發展特色:小鎮將著重發展足球產業,在建設中引入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高度結合的智能場地技術,引入同步數據分析系統,開發專門的APP,實現網上定場地、約賽,打造京城最大的足球社區,最終建成融合足球競技、足球文化、足球科技等概念和要素、城市發展和足球發展對接的創新發展平臺,形成足球產業集群和足球產業鏈,打造中國第一個將城市發展和足球發展對接的創新發展平臺。
借鑒意義:突出優勢體育賽事,形成足球產業聚群和產業生態鏈。
2、杭州銀泰桃花源旅游項目。
基本情況:基地位于杭州市蕭山區戴村鎮(原規劃云石旅游度假區),總面積44.8平方公里;戴村鎮總面積62.8平方公里。現有行政村13個,人口20000余人。
發展特色:根據杭州市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需求,依托云門山鐘靈毓秀的山地生態資源,項目組突出本地文化特色,打造集運動體驗、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生態人居等功能于一體的長三角運動健康旅游度假區。一心、四谷、一帶、一環,以旅游產業為引領,延伸旅游+健康、旅游+運動、旅游+文化產業鏈條。
借鑒意義:導入運動、健康、農業、 文化等產業,通過產業資源旅游化,形成四大特色產業協同發展,構建“旅游+” 的產業融合。
3、德清莫干山“裸心”體育小鎮。
基本情況:位于浙江德清莫干山,目前德清本地有體育產業企業70多家,均以體育健身休閑、場館服務及體育用品的銷售和制造為主,實現體育產業銷售收入過百億元,體育產業集群效應明顯。2016上半年,德清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76萬人次。
發展特色:小鎮以打造“裸心”體育為主題,規劃“一心一帶兩翼多區”全力打造體育特色小鎮。將體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機結合,以探索運動、戶外休閑、騎行文化等為特色,帶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建設部分重點項目:(1)Discovery探索極限基地(2)久祺國際騎行營(3)莫干山山地車速降賽道(4)“象月湖”戶外休閑體驗基地。
借鑒意義:依靠體育產業傳統優勢,活化“體育+旅游”產品。小鎮體育小鎮長期將打造輻射長三角地區的戶外休閑運動品牌,將體育產業、文化、旅游三元素有機結合,打造成為具有山水特色的“戶外運動賽事集散地、山地訓練理想地、體育文化展示地、體育用品研發地、旅游休閑必經地和富裕民眾宜居地”。
4、嵩皇體育小鎮。
基本情況:位于河南登封,坐落于風景秀美的嵩山三皇寨風景區,由河南嵩皇體育產業有限公司和河南省錦繡智達置業有限公司聯手打造,規劃占地31平方公里,小鎮近距登封各景點。
發展特色:聯合體育、航空、戶外、旅游的企業共同打造大眾化、多元化、體驗式的體育旅游小鎮。聚焦賽車、航空體育運動、登山、乒乓球、拓展等多種運動訓練項目為一體,融合觀光、餐飲、住宿、會務、婚禮、養生等多種元素的戶外體育運動主題公園。
借鑒意義:借助著名風景區,探索體育項目集聚。河南登封被譽為“功夫之都”、“武術之鄉”,體育小鎮借助于少林寺的影響力和武術產業基地,興起馬拉松、汽車拉力賽、登山等其他運動項目,逐漸向多元化旅游產業方向發展。
5、紹興柯橋酷玩小鎮。
基本情況:坐落在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小鎮建設面積3.7平方公里,總投資110個億,核心項目東方山水樂園投資80億,計劃打造“旅游小鎮、運動小鎮、產業小鎮”。小鎮區域內有國家AAAA級風景區柯巖-鑒湖-魯鎮景區、喬波滑雪館、鑒湖高爾夫球場等旅游休閑資源,還有在建和在規劃中的天馬賽車場、若航直升機場、毅騰足球訓練基地、酷玩城市體育綜合體、鑒湖水上運動基地等項目。
發展特色:小鎮聚焦在體育設施方面,柯巖“酷玩小鎮”包括八大體育休閑類項目,喬波滑雪館、若航直升機場、天馬賽車場,另外還將新建環鑒湖慢行道、鑒湖碼頭、酷玩樂園、綜合體育場等,可滿足大眾康體休閑和專業高端運動的需要。
借鑒意義:“政府+企業”合作,打造體育旅游新概念。柯巖街道建設“酷玩小鎮”已具備山水環境、產業基礎等先天優勢,經過政府、企業之間的接洽形成小鎮藍圖。打造一個涵蓋低中高端游樂特色,融合基礎服務、休閑旅游、運動體驗于一體的特色小鎮,為柯橋和紹興帶來經濟、社會和生態多重效益。
6、平湖九龍山航空運動小鎮。
基本情況:位于平湖乍浦古城東首、杭州灣出口處、乍浦港東側,平湖市九龍山省級旅游度假區內。小鎮規劃面積3.45平方公里,建設面積1586畝,由浙江九龍山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小鎮3年計劃總投資57.8億元。預計至2017年,預期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稅收1億元,接待游客200萬人次。
發展特色:小鎮建設航空運動體驗園、賽馬馬球賽車運動體驗園、星海灣國際安養基地、海角城堡養老養生基地、九龍山阿平漢國際學校等一批支撐項目。堅持創新國內健康運動產業發展模式,構建以健康運動為龍頭、健康養生為主導、聯動發展健康旅游、培育發展體育和禪修文化的綜合產業體系。
借鑒意義:“體育運動+養生養老”特色旅游度假區開發模式。以運動健康為主題,并通過舉辦馬球、賽馬、高爾夫、帆船等國內外大型賽事以及論壇峰會,擁有較高知名度。入圍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后,九龍山的運動產業轉型為消費群體更廣的大眾化健康休閑運動項目,比如依山建設山地自行車賽道等。同時,還提出了健康養老的概念,九龍灣將建設多個養老基地。
7、銀湖智慧體育產業基地。
基本情況:位于浙江富陽銀湖新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建設面積1平方公里,項目一期用地約300畝。項目總投資逾5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入30億元,產業投資20億元,涵蓋智慧體育相關領域的總部經濟業態、旅游休閑娛樂業態、產學研綜合業態,建成投運后預計年產值300億元。
發展特色:聚焦各種室內外新型智慧體育健身娛樂活動,游客可以體驗比如打3D高爾夫、玩3D馬球等各種VR/AR體育體驗項目,突出智慧體育產業特色。
借鑒意義:智慧產業+體育產業,集中于新城區建設,實現智慧體育新區發展。
8、鄭州龍西體育小鎮。
基本情況:項目地地處鄭州新鄭市,是龍湖空港區到鄭州市核心地段,基地距離鄭州市中心和鄭新國際機場約30分鐘車程,為龍湖鎮近中心城市的第一圈層,占地面積約11000畝。
發展特色:當地基地場地資源偏城市扁平化,周圍有城市近郊市場資源但是缺乏聚焦趨勢。在鄭州龍西體育小鎮的打造中,將當地適宜的自然基地與渴望戶外生活的市場需求相結合。打造文體雙創產業發展軸、泛體育休閑體驗帶、健康生態鄰里社區,結合礦坑體驗、極限運動等新潮業態,將鄭州龍西打造成全國第一個泛體育概念的特色小鎮。
借鑒意義:通過以旅帶體,從傳統競技體育到泛及市場所需的休閑活動需求出發,打造大眾喜好,全民參與的體育運動類活動產品,同時衍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全國第一個泛體育概念的特色小鎮。
小鎮的孕育、產生、運營過程中涉及多個主體。這個過程中, 首先需要明確誰是主要推動者, 各個主體如何角色定位, 互相之間關系是什么。
小鎮涉及主體主要有地方政府、開發商、投資企業、產業企業, 需要以法律文件的方式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各方都需要跟地方政府合作, 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 接受地方政府的服務和管理;開發商可以是投資者、運營管理者、建設施工組織方, 還可以是小鎮產業的主導或參與方;投資企業要么是大資金擁有者, 利用資本力量可以出任多個角色, 甚至作為產業主導方, 或作為純粹的財務投資者;產業企業里面包含的類型一種是行業龍頭企業, 尤其是占據行業關鍵環節能有較強的產業鏈整合能力的企業。由其牽頭, 可以引入產業基金、險資或者銀行長期信貸資金。其他普通企業作為產業的參與者組成小鎮特色產業的一部分或為特色產業服務。需要著重提及的是PPP模式, 因其靈活開放的模式、明確的責權利關系, 目前越來越多被采用。由新成立的項目公司來貫穿小鎮的所有工作。這個項目公司具有相對的開放性, 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組建管理團隊。
未來成為小鎮參與的主體的對象也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