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文旅特色小鎮建設:讓文化走向遠方,讓旅游更有詩意(一)

來源:決策探索雜志       作者:決策探索雜志       時間:2019-06-13

 

2016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并于當年10月評定出全國第一批共127個中國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的理念一經提出,迅速熱了起來。這其中,文旅小鎮更是成為熱點中的熱點。從阿里到華為、從萬科到萬達,文旅小鎮成為新常態以來不多見的、吸引力非常大的投資新領域、發展新平臺,同時也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空間。不少政府也將文旅特色小鎮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支持建設文旅小鎮。

 

毋庸置疑,文旅小鎮建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在推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改善人居環境、統籌城鄉發展等各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是,不少地方政府或企業,都把文旅小鎮想得太簡單了。

 

建特色小鎮不是簡單地蓋蓋房子就可以,一個好的文旅特色小鎮,不是隨意畫出來的,也不是一哄而上抄襲而來的,還要有特色、有文化、有生活,要重視長期效益、避免急功近利,建設者既要有高瞻遠矚的高度,又要有滴水穿石的韌度,這樣建設出來的文旅特色小鎮才能惠及百姓,良性發展。

 

如果用詩來比喻文化,用遠方來比喻旅游,文化與旅游融合,就是詩與遠方的牽手。牽手容易,如何才能使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讓文化可以走向遠方、旅游可以更有詩意,實現詩與遠方的浪漫牽手,其實就是深刻理解和發掘當地的文化內涵、尋找真正感染人心的精神力量的過程。

 

文旅特色小鎮建設應實現詩和遠方的浪漫牽手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是由高曉松作詞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里的兩句,不知不覺間,似乎人人都能哼唱幾句。歌中除了滿滿的情懷,還充分表達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國內旅游將達60.6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6萬億元。2019年開年,各地紛紛出臺新一輪文化旅游規劃。比如,北京市提出擴大文化、體育、旅游消費,制定建設國際一流旅游城市意見。福建提出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引進國內外大型旅游集團,開發中高端旅游精品,推進全域生態旅游、深度旅游,發展紅色旅游、康養旅游。黑龍江則依托原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旅游、休閑、康養等產業。顯然,文旅產業已經迎來了“黃金時代”。

 

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筑、極具民俗特色的精致小店、原汁原味的地道美食……如果時間允許,與親人朋友一起在離家不太遠的地方找個小鎮安靜地住兩天,實在是一件美事。

 

據估計,在未來3年到5年內,我國將出現逾1萬個特色小鎮。更有專業人士指出,未來30年,文旅小鎮將是中國最好的投資領域。

 

然而,一哄而上的文旅項目、千篇一律的規劃方案,越來越多的文旅小鎮陷入了“千鎮一面”的困境中。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如果不能盡快地解決當前文旅特色小鎮普遍存在的一些誤區,必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造成人力、財力的巨大浪費。

 

那么,一個成功的文旅小鎮,應如何實現詩與遠方的浪漫牽手呢?

 

特色:文旅小鎮的有趣靈魂

 

在成都市有一個很有名的文旅小鎮——龍潭水鄉,這個投資20億元的文旅項目,自2013年建成以來,人氣越來越慘淡,甚至成為一個失敗案例而被屢屢提起。

 

龍潭水鄉位于成都市東北三環外,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工程開發可謂精致,古香古色的建筑、小橋流水的情景、多樣化的植物搭配、蘇州園林式的風格,被譽為成都的“周莊”,宣傳時又被稱為成都的“清明上河園”。其實,僅從這個宣傳定位就可以看出經營者對自身認識的混亂,不可謂不尷尬。再加上龍潭水鄉既沒有可以吸引人的人文典故,又沒有鎮宅的歷史建筑,周邊都是廠房或者寫字樓,缺乏旅游場景轉換的儀式感。所以,雖然一開始紅火過一陣子,但很快就經營慘淡,主要就是因為這個文旅項目定位模糊、缺乏特色,雖然外表精致美麗,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人氣冷清在所難免。

 

比較而言,成都市區的文旅商業街,寬窄巷子、錦里、大慈寺太古里、文殊坊、鐵像寺水街,無一例外,圍繞的都是貨真價實的歷史建筑,然后植入現代化的運營理念,讓消費者覺得有特色,有明確的場景記憶,成為去成都旅游的打卡景點。

 

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難尋覓”,特色是文旅項目的靈魂,只有具備了有趣的靈魂,才能保證文旅項目的成功。獨特的文化是旅游小鎮樹立獨特旅游形象、獲得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旅游小鎮的開發建設中必須注入特色文化,以滿足旅游者對文化的精神追求。

 

利用秀美山川、良好生態,或新鮮果蔬、風味美食,或傳統建筑、歷史淵源,或悠久文化、特色風情,加之寧靜散淡的氛圍和相對低廉的價格,對城里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形成一種現實需求,是文旅小鎮發展的主要模式,但每個小鎮的自然稟賦、人文條件、經濟發展水平都不一樣,有些資源獨特的地方可以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游客,而有些只能做區域市場。換言之,文旅小鎮開發的基礎是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靈魂是定位。

 

目前國內的文旅小鎮定位,大致有四個誤區:一是做成游樂園,二是做成旅游景點,三是做成大盤開發,四是做成休閑農業。要想避免這些趨同化的建鎮趨勢,就要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走差異化之路,真正體現特色,鑄自己的“魂”。

 

比如貴州省安順市的舊州鎮,這里是中國屯堡文化的發源地和聚集區之一,屯堡人的服飾和手工藝品是明朝風格,飲食也是明朝的做法,說的話略帶江蘇口音,當地人跳的舞是“軍戲”,悲愴、雄壯,活脫脫是600年前大明王朝的縮影,這種資源是無價的,而且,當地人至今仍然在這里生活。依據這些特色而建的舊州鎮,就是文旅特色小鎮的一個成功案例,受到國際上的認可。

 

而事實上,國內有許多“千鎮一面”的文旅特色小鎮,這些一哄而上的文旅項目,大多采用抄襲的形式倉促上馬,并沒有自己的特色,既然缺少了有趣的靈魂,大概也不會實現詩與遠方的浪漫牽手,虎頭蛇尾的現象就不可避免。

 

當然,文旅特色小鎮的建設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市場認可,能實現讓百姓致富的目標,就是成功的特色小鎮。不是國家發一個牌子就是特色小鎮,而是要由市場檢驗。標準只是一種引導、導向,不是板上釘釘、不能更改的,具體操作中一定要因地制宜。

 

前瞻性的頂層設計:浪漫牽手的保障

 

可以說,文旅小鎮是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凸顯時代背景與政策背景的發展趨勢。文旅特色小鎮是一個支點,可以引導和吸引大量農民直接或間接參與到接待、旅游服務和農產品零售等行業中。其中“吃”和“購”與農副產品密切相關,可以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和向非農領域轉移,拉動一二三產業發展,形成一業帶百業、一業舉百業興的聯動效應。

 

但是,一個文旅特色小鎮的建設并非朝夕之功。即使一個普通房地產項目,從拿地到建成,最少也需要三五年,何況一個特色小鎮項目?基礎好、條件成熟少說也需要七八年,新建的則需要十幾年甚至二十年。

 

當前的特色小鎮建設,是社會綜合資源的集中爆發與體現,在全民旅游休閑與文化大發展的戰略下,特色小鎮的建設應當是尖端品級的打造與各方資源的整合。要想通過文旅特色小鎮這個載體,把農村閑置的青山綠水、田園野趣、生活方式、傳統文化這些沉睡的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轉化為推動城鄉一體化的有力抓手,不但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前瞻性的規劃設計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項目的規劃設計包括戰略定位、開發模式、盈利模式、戰略規劃,文旅小鎮的生存與發展、運營管理、服務體系、品牌建設等內容。改造一定要尊重當地的生態環境、文化生態、生活方式,做到融入、融合、彼此適應。如果把城市的建筑模式搬到農村,就是社區化、房地產化、園區化,搞成了綜合體、大賣場,是反生活、反常識、反生態的。古村古鎮最重要的價值和靈魂,是要有原住民的居住和生活。當地人、企業、社區三位一體,形成小鎮建設發展的利益共同體,當地人要認同規劃、參與建設、分享成果。要做到規而不亂,具體而言,就是既要有序又要無痕,既要尊重原住居民需求又要滿足游客需求,既要尊重歷史傳承又要表達現代進步,既要保持民族的純粹又要迎合時代潮流,既要保證主要的盈利點又要完善公建公益。

 

因此,我們在做文旅特色小鎮的規劃時,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繁榮和熱鬧,而是要對文旅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提煉,并形成可進入更廣闊市場的產品、商品,而且能迅速建立強大的品牌優勢,這才是關鍵。

 

一個完善的文旅項目除了要規劃設計好相關的開發模式、盈利模式、運營模式外,還要關注后續的運營、IP打造、社區管理等環節,在這個競爭激烈、各地皆小鎮的時代,稍不留意,就可能出局。比如,位于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境內的楊橋古鎮,由于后期管理不善,就被連續降格,最后變成一個普通的小鄉村。而聞名遐邇的烏鎮,其實是在良好規劃設計的基礎上歷經20多年的堅守才實現了詩和遠方的完美牽手,做到了名利雙收。

 

需要注意的是,特色文旅小鎮要生存,一定要與市場對接,解決資金問題。一是讓自身價值換取市場資金,給投資者和當地人以持續回報,當小鎮成為可以賺錢的文化旅游產品時,保護就有了真正的動力和能力;二是建設開發要轉型升級,從賣有形商品轉向賣無形文化、賣傳統生活方式、賣穿越之體驗、賣思古之環境。現在的旅游正在從景區景點的觀光,演變為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人們購買的不再是實物,而是與自然相處的美好時光。可是不少旅游目的地都是精明的商人在經營,熱情似乎都是假惺惺的,笑容似乎都是固化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游客體驗到的是軀殼、是物化的東西,雖然商品種類很多,但缺少精髓,留不住人,自然無法實現預期收益。

 

要想實現詩和遠方的浪漫牽手,從一開始的頂層設計上就要強化差異度、文化度、舒適度、方便度、幸福度,在細節上體現對人的關心和尊重,才能留住消費者,實現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決策探索雜志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