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特色小鎮:是藥方,也是良方

來源:經濟觀察網       作者:經濟觀察網       時間:2019-06-25

目前,全國各地特色小鎮建設仍在穩步推進,它已成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載體。

6月22日上午,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城鄉融合發展處處長劉春雨上在“2019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表示,“今年下半年,可能還要再推廣第二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 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有利于引導特色小鎮發展規范化的標準和地方標準,為創建更多的精品小鎮,產生更多的典型經驗提供制度土壤。 ”

他同時表示,國家發改委將繼續發揮政府與金融機構的作用,對一些高質量的特色小鎮給予財政、金融和土地等政策支持,有效緩解特色小鎮在建設前期資金壓力比較大、土地指標供給不到位的問題,整體上在規范糾偏的同時,激勵先進。

劉春雨說,從市縣層面看,要把企業作為特色小鎮發展的主力軍,可引入央企,也可使用國企,但更多是鼓勵引入大型民企建設,這樣企業就可擴大有效投資,更多彰顯小鎮特征特色。同時,地方政府要解決概念泛發問題,防止把不符合內涵標準的項目冠名為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是一個新生事物,是指在一個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一個企業牽頭打造或是若干個企業共同打造,形成的可稱之為產業園區升級版。

劉春雨認為,要把握好小鎮功能定位,首先要把特色小鎮的發展放在整個中國發展大勢的宏觀上去考慮。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加快暢通經濟循環,經濟增長需要載體和平臺支撐,而特色小鎮就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載體。

是藥方,也是良方

到目前為止,特色小鎮所呈現的功能有哪些?

據劉春雨介紹,特色小鎮的首要功能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率和供給質量,節約成本。特色小鎮是著眼于做精做強最有基礎、最具特色、最有潛力的產業,促進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這些要素耦合,促進新舊動能轉換。這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中國無效供給過多、有效供給不足的一個平臺。

他告訴筆者,“如果特色小鎮發展得好,就有望成為一個經濟平臺,既可為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提供一個有效的砝碼,也可為緩解中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提供一個藥方、良方,同時還有望成為城鎮化建設的新空間、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支點和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的新平臺。”

“與此同時,小鎮的發展也有利于優化產業的空間布局。特色小鎮具有非鎮非區屬性,面積很小、很靈活,就幾平方公里的一個小空間,里面集聚特色產業、高端要素,可布局方式可更加創新、更為多樣。”劉春雨指出,在城鄉融合發展大趨勢下,特色小鎮是城鎮體系的重要補充和農業人口轉向市民化的平臺,比如江蘇蘇繡小鎮,吸納了近萬人農業轉移人口就業,如果900個特色小鎮都發展成這樣,基本可吸納近千萬人口在里面就業和生活。

劉春雨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城市要素下鄉發展、市民下鄉消費會越來越多出現,關鍵是鄉村要有能承接住這些城市要素、城市企業和市民下鄉消費的能力。“如果一個小鎮建好了,在城鄉之間或是在鄉村里,有較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就有望成為城鄉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和市民下鄉消費的一個新的支點,這是未來顯而易見的趨勢。”

此外,特色小鎮也是傳統文化保護的載體。“以小鎮作為載體和空間,推動傳統文化創新性、保護、成果轉化,既可把這些非遺實現傳承,又能給小鎮發展注入好的文化內涵和靈魂。”他說。

既要引導,也要呵護

在劉春雨看來,推廣特色小鎮就像一個孩子一樣,既需要去引導他健康發展,同時也要呵護。

他說,“目前來看,浙江發展得早,已建成了一些比較好的特色小鎮,但其他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包括廣西總體上特色小鎮還處在創建培育階段,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發展的問題和成長的煩惱。所以在這個階段就要有足夠耐心,不能以浙江最成熟特色小鎮的成效來衡量中西部地區目前階段的小鎮。”

劉春雨介紹,這3年,特色小鎮在全國比較火熱,很多地區建立了多部門協同推進機制,明確了創建特色小鎮的數量、政策框架以及制度安排,也有很多地區不斷探索政府與市場的作用邊界。

他認為,政府主要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要制定規劃政策,搭建發展平臺,提供公共服務,強化空間監管。在此前提下,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各類資金積極參與。總體看,2016年以來涌現出的一批特色小鎮,對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不過,也出現了偏差和問題。

劉春雨坦言,第一個問題是數量過多,有的名不副實:一是缺失投資主體的虛擬小鎮,沒有企業在小鎮里投資發展建設,這些小鎮影響了全國特色小鎮發展好的社會環境和營商氛圍,引起了認識混亂和大量負面輿論;二是質量不高,特色不顯,同質化競爭明顯。

對此,國家發改委專門出臺引導性文件和糾偏性的文件,召開全國性會議,對特色小鎮建設發展進行規范。

據劉春雨講,早在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就發現了命名混亂的問題,提出9方面發展路徑和思路,出臺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建設的意見,要求準確把握特色小鎮內涵,遵循發展規律,有效推進三城融合,防止破壞生態等。

“此外,我們還印發了關于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從正反兩面建立起典型引路和規范糾偏機制,這是一種新嘗試,一方面要鼓勵引導和支持好的小鎮加快發展,另一方面要鞭策后進,對一些不太符合要求的小鎮加強整改和糾偏。”他告訴記者。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召開了“2019全國特色小鎮現場會”,推廣首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包括江蘇蘇繡小鎮等。同時也進行了整改,省級小鎮里淘汰整改了70個。

既要規范糾偏,更要激勵先進

未來,怎樣才能有保有壓打造高質量特色小鎮?

在劉春雨看來,目前要特別注意的是防止特色小鎮從三年前一哄而上的過熱態勢,又一下轉變成未來一哄而散的過冷的態勢。

他透露,國家發改委還將繼續會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以及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發揮政府與金融機構的作用,對一些高質量的特色小鎮給予財政、金融和土地等政策支持,有效緩解特色小鎮在建設前期資金壓力比較大、土地指標供給不到位的問題。

劉春雨表示,下一階段,國家發改委將組織好各地區各部門嚴格落實特色小鎮相關的政策性文件,高質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一是壓實各有關部門責任。國家發改委將繼續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推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強化規范和監管。

二是壓實各級責任。省級負責省級特色小鎮支持與規范,省級政府要建立一個部門協同機制。之前有些省各自為政現象較突出,省政府要組織好,由省發改委牽頭組織,統一行動、指揮,統籌好先進制造、農業、能源、信息、科創、文旅體育等小鎮發展,避免行業主管部門各自為政。

三是持續開展典型引路。劉春雨透露,今年下半年,可能還要再推廣全國第二輪典型經驗,挖掘經驗。“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有利于引導特色小鎮發展規范化的標準和地方標準,為創建更多的精品小鎮,產生更多的典型經驗提供制度土壤。”

四是適度進行政策激勵。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措施現在是規范糾偏和典型引路兩手抓,但當前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硬的是規范糾偏,軟的是典型引路,目前缺乏足夠的起激勵作用的支持政策。所以要在規范糾偏的同時,對一些高質量的特色小鎮給予政策支持。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網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