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色彩涂抹的張家樓“畫藝小鎮”、茶韻飄香的海青“茶韻小鎮”、發展特色農業觀光的寶山“藍莓小鎮”……一處處特色小鎮如串串明珠,點綴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畫布上。
2014年青島西海岸新區獲國務院批復以后,確立了20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打造12個特色小鎮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在2014年張家樓鎮、海青鎮2個小鎮進行建設試點成功的基礎上,2015年又在其他10個鎮全面推行特色小鎮建設。
如今,12個小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生態環境極大改善,承載能力大幅增強,產業聚集明顯加快。西海岸正在以特色定位,彰顯著特色文化、特色產業和特色風情。
海青鎮43個村莊種茶,近2萬人從事“茶產業”,茶葉加工企業200多家,茶葉合作社20多家……作為“北茶之源”,海青鎮將茶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如今,作為山東省實施南茶北引、南竹北移戰略的第一鎮,海青茶的地域優勢已經形成,全鎮80%的村莊種植茶樹,總面積達3萬畝,占青島西海岸新區的近50%、青島市的近1/3。海青成了中國北方獨具魅力的“茶韻小鎮”。
十里長廊,生態觀光,醉美張家樓入畫來。駛入張家樓,濃濃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在這個被五顏六色的色彩涂抹的“油畫小鎮”,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藝博城迅速崛起,藝術廣場、藝術公園豐富著這個小鎮的文化藝術氣息。從過去只有一個油畫作坊,發展到現在大小畫企20余家,文化產值突破億元,張家樓鎮走出了一條“生態文化立鎮、特色產業興鎮”的發展之路。
大村鎮的菇香美譽、寶山鎮的花果飄香……新區12個特色小鎮從特色處著眼,發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成為新區城鄉居民共建共享的宜居宜業宜游之地。
在特色小鎮的規劃中,西海岸新區創新規劃理念,融文化于規劃,結合各鎮的歷史傳承、鎮域文化和發展稟賦,通過理念創新確定了海青鎮“茶園小鎮”、張家樓鎮“油畫小鎮”、瑯琊鎮“古韻小鎮”、藏南鎮“旅游小鎮”、泊里鎮“港口小鎮”、大場鎮“工貿小鎮”、大村鎮“菇香小鎮”、六汪鎮“山水小鎮”、寶山鎮“田園小鎮”、王臺鎮“紡機小鎮”、鐵山“商務小鎮”、膠河“秀美小鎮”12個鎮街的特色定位。
瑯琊鎮作為一座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小鎮,將城鎮建設與瑯琊古郡獨特的秦漢文化資源、徐福東渡的歷史文化資源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秦漢古韻小鎮風格,與周邊的瑯琊臺省級旅游度假區互動發展,帶動了小鎮旅游商業和住宿餐飲業。
張家樓鎮依托達尼畫家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引進培育了綠澤畫院、九龍軒等10家文化龍頭企業。特色小鎮建設這顆“梧桐樹”還吸引了深圳著名文化企業上藝文化集團入駐,投資8億元建設藝術博覽城,可提供經營性商鋪1000余家,可吸引知名文化企業、職業畫室1000余戶入駐。
同時,西海岸新區把特色小鎮建設和培育城鎮新動能結合起來,創新“特色小鎮+電商”、“特色小鎮+休閑農業”、“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等多種模式,點燃小城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星星之火。青島市首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落戶新區特色小鎮,建設了180個鎮村服務站,培育了小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