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理“雞足山禪修小鎮”與文山“八寶壯鄉特色小鎮”被淘汰出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的新聞引人關注。據了解,大理“雞足山禪修小鎮”的規劃方案中房地產項目占比過高,而項目區域河流是下游水庫水源,這無疑觸碰當地生態紅線。同一批被淘汰的文山“八寶壯鄉特色小鎮”也是處于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其面對的問題同樣也是生態紅線,生態紅線是一項難以越過的硬指標,兩地特色小鎮方案均被否決。
去年云南省發布“關于印發云南省示范特色小鎮評選辦法(試行)的通知”,在考評內容項目中提出“不觸碰生態紅線、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通過政府違規舉債、不搞變相房地產開發”。據了解,對于這四條項目考評紅線,當地政府采取動態考核、后獎后補、優勝劣汰的方式,以確保特色小鎮的發展質量。筆者認為,云南省在特色小鎮評選中,提出的項目考評“四條紅線”的經驗值得借鑒與推廣。
當前在鄉村振興的潮流下,各地不僅興建特色小鎮,而且大力招商引資,在評估各種招商引資項目時,“不觸碰生態紅線、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通過政府違規舉債、不搞變相房地產開發”這四條紅線仍然是應該引以為戒的。
首先在引資項目選擇時要有生態紅線意識。2017年國務院《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這標志著我國生態保護的制度建設與生態保護戰略正式啟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紅線保護的意義無需多言。據了解,生態紅線區嚴管嚴控,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意改變用途。如果踩了紅線,對造成生態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實行終身追責。因此,生態保護紅線意識不僅是劃到版圖上,更應劃在每個人心里。在招商引資時,無論是政府方還是項目方,不觸碰生態紅線,應是該堅守的底線。
其次在項目選址上,要遵守“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國家政策。前段時間大棚整治,拆除了建在基本農田上的經營建筑物,一些涉嫌違規的企業必然損失重大。其實,無論是地方發展還是企業經營,避開國家政策紅線,仍是自我保護的根本措施。保護基本農田,守住耕地紅線,確保糧食安全,是基本國策,這也應是地方政府或者企業心中最重要的紅頭文件之一。
其三在項目建設不通過政府違規舉債,這一紅線也應引以為戒。地方政府在發展過程中,引項目建項目,追求政績,一般屬于正常行為。但是盲目上大項目,通過政府違規舉債,導致項目耗資巨大難以為繼,最后成為不了了之的“爛尾工程”,這樣的案例也多有耳聞。因此,無論是在特色小鎮項目建設中,還是在各種招商引資項目中,建立項目主體負責制、避免通過政府盲目舉債,也是應堅守的紅線之一。
其四警惕特色小鎮項目或各種文旅項目等變身為房地產項目,這也是當下熱門的話題。據了解,大理“雞足山禪修小鎮”的規劃中,建筑密度大,綠化率小,容積率高,預計需要大量砍樹,這樣會影響當地的自然環境,特色小鎮變身房地產項目,這才是“雞足山禪修小鎮”被淘汰出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的重要原因。
云南省提出特色小鎮項目“不觸碰生態紅線、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通過政府違規舉債、不搞變相房地產開發”,項目考評中這“四條紅線”的經驗值得借鑒與推廣。“雞足山禪修小鎮”變身房產項目,“八寶壯鄉特色小鎮”碰觸生態紅線,兩地均被淘汰出特色小鎮創建名單。這樣的做法,值得我們為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