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改革創新,貫徹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強化政府、社會、個人責任,加快推動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普及健康知識,引導群眾建立正確健康觀,加強早期干預,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延長健康壽命,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奠定堅實基礎。
“健康中國”國家戰略背景下,健康產業已經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大健康時代已全面來臨,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推進,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也成為休閑度假旅游的主要訴求,“康養+旅游”迎來黃金發展時期。如何搭上這艘大船,成功地開發運營康養度假旅游項目,是眾多開發商、投資商關注的問題。因此,作為康養旅游+特色小鎮建設相結合的康養小鎮建設如何滿足當前的康養旅游新需求,變得愈發重要。
不斷提升的康養旅游新需求
根據《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康養旅游被定義為: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和。
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閑旅游,康養旅游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康養旅游,2017年全球康養旅游市場預計收益約達6785億美元,相比2012年的4386億美元的市場收益增加了將近2400億美元,5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9%。
據統計,未來5年,我國康養旅游的市場規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2020年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
同時,在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的情況下,針對于老年人的康養旅游方面的訴求也變得尤為迫切。
有別于傳統旅游的康養旅游需求新特點
在大健康時代,人們對于養生和大健康的需求已不單單是治療,而是表現在預防、治療、修復、康養——“四結合”。綠維文旅董事長林峰博士提出,康養旅游主要呈現了“三避五養+微度假”的特點。
“三避”,即避霾、避暑、避寒。“避霾”,以換氣洗肺為目的;“避寒”與“避暑”是為了感受溫暖如春和清涼宜人的氣候價值,通過度假的方式使“五養”(即養生、養心、養老、養顏、養療)得到充分的實現:“養生度假——健康生活;養心度假——精神文化度假;養老度假——度假養老居住;養顏度假——顏值氣質雙修;養療度假——健康養療。即,康養旅游更加重視健康和心理感受。
康養旅游需求刺激下的康養小鎮建設
自2013年以來,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形成了國家對康養產業的頂層設計,為康養產業發展帶來重大戰略機遇。
目前,我國已逐漸形成對健康產業的頂層設計,近年的相關政策匯總如下:
康養小鎮作為以“健康”為小鎮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健康產業為核心,將健康、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形成的生態環境較好的特色小鎮,其可以根據旅游者、居民的消費需求,將健康療養、醫療美容、生態旅游、文化體驗、休閑度假、體育運動、健康產品等業態聚合起來,實現與健康相關的大量消費的聚集,從而可以很好滿足當前不斷提升康養旅游新需求。
但如何實現康養旅游+小鎮的結合,康養小鎮的建設還需要遵循以下幾點要求:
1、在開發路徑上,要符合一定的設計總體標準。主要包括選址標準、配套設施、產業導入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總體要求。
選址標準:第一,要具有區位優勢。在康養小鎮選址中,便利的交通條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最好有交通要道可以直通周邊大城市。如果小鎮周邊有發達的交通網絡,可達性較強,則更有利于招商引資以及獲客;第二,要具有資源優勢。適宜創建發展康養小鎮的地區應當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這是實現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基礎。在規劃康養小鎮時應將當地獨特的原生資源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發展融合不同產業體系的康養小鎮。
具體標準參考如下:
1、康養小鎮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2、該區域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大于或等于5000個/每立方厘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不低于1000—1500個/每立方厘米);
3、村鎮環境優美,干凈整潔;
4、附近100公里之內有高鐵、機場、高速,交通方便;
5、活動范圍在3平方公里以上;
6、有發展醫療產業的環境基礎。
配套設施:康養小鎮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小鎮,配套設施應當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設施,如醫療衛生、教育等相關的配套設施必須完善。此外,按照定義,康養小鎮要以健康產業為核心,將健康、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因此,康養小鎮中還要根據自身定位配備相應的養護、休閑、旅游等相關設施。
產業導入:康養小鎮要以健康產業為核心,同時根據當地獨特的資源或其他優勢發展產業。對于無明顯特色資源的小鎮,應當進行特色產業植入。
運營管理:康養小鎮的運營管理關系著小鎮是否可以可持續健康發展。運營管理的規劃可以從物業服務管理、招商引資及商戶服務管理、小鎮文化建設管理等方面入手。
2、根據自身特色,確定小鎮開發類型。
當前康養小鎮的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宗教文化養生型、長壽文化養生型、生態養生型、溫泉養生型、醫養結合型、養老小鎮型。
具體的開發類型選擇標準如下:
※ 周邊有宗教文化基礎,適合作宗教文化型康養小鎮開發;
※ 有長壽文化基礎,倡導食養、藥養等健康養生,適合作長壽文化康養小鎮開發;
※ 有溫泉這一核心資源,適合作溫泉型康養小鎮開發;
※ 有醫藥產業基礎的適合作醫養結合型康養小鎮開發;
※ 僅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應結合醫藥種植、醫療服務、養生項目等,進行生態養生小鎮開發;
※ 有一定自然環境資源,同時周邊有高質量的老人客群,適合作養老小鎮開發;
※ 對于無明顯特色資源的小鎮,要進入康養小鎮開發,必須進行特色植入。這類型一般僅適合長壽文化型、生態養生型,醫養結合型或養老小鎮型開發。
3、依托開發類型,強化健康主題,多元化開發。
小鎮確定開發類型,就必須強化健康養生養老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以健康養生、休閑養老度假等健康產業為核心,進行休閑農業、醫療服務、休閑娛樂、養生度假等多功能開發。
康養是生活新方式,所以大健康時代催生康養旅游,正在逐漸成為大眾旅游的常態模式之一。而康養小鎮在科技、資本以及政策的支持下也將成為新常態下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并將會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期。
文章來源:產業地產智囊綜合元亨祥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