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智能傳感小鎮
新型城鎮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特色小鎮是城鎮化建設的主要動力。
位于常州龍虎塘街道的常州智能傳感小鎮,規劃占地面積僅3.28平方公里,自2017年5月入選江蘇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以來,圍繞“創新智造小鎮、高效活力小鎮、生態宜居小鎮、精致魅力小鎮”四大目標定位,打造“創新發展的傳感產業之谷、三生融合的幸福智慧小鎮”。
3年來,一項項工作、一串串數據,全景展示了智能傳感小鎮不懼風雨、破浪前行的軌跡,印證著小鎮建設取得新進展的每一步。
以“特”為先,產業經濟顯現爆發力
今年3月,常榮電器投資6億建造的常榮智造中心正式啟用,將全面量產最新研發用于特種電機上的過載傳感器。小小的保護器,放在掌心里比硬幣大不了多少,卻從常州走出,安裝在全球40%的空調主機內。“就是這么一枚小東西,以往都是日本企業壟斷的。”董事長匡法榮介紹,該產品打破外國公司壟斷,目前在全球市場供不應求。
15年前,匡法榮將初創的“小廠”搬到常州高新區龍虎塘。“政府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協調金融機構積極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為企業牽線搭橋與研發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企業提供精準扶持”,匡法榮說,通過技術創新,常榮電子的產值每年保持30%的增長。“這是個龍騰虎躍的好地方,我們選對了!”
龍虎塘街道圍繞傳感器智能制造重點布局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企業服務,著力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堅持做好“店小二”,大項目、優秀企業紛至沓來。去年年底,常州智能傳感小鎮在省發改委組織的2018年度考核中獲評優秀。
如今,小鎮又從工業傳感、汽車、專業應用三大領域切入,突破四類關鍵傳感器產品構建核心能力,最終通過技術遷移逐步進入其他領域。例如,總投資5億元的瑞聲科技光學鏡頭項目一期廠房已建成投產,二期廠房主體施工中;總投資3億元的大華鎖廠年產150萬套智能門禁系統項目已建成投產;總投資1.9億元的森薩塔科技新建研發綜合樓項目已投入使用……新項目的陸續建成投產,將為小鎮的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三生融合,心有歸屬就是家
38歲的高仁祥是鹽城人,是三恒科技的研發經理,在三恒科技奮斗的13年,見證了三恒科技成長為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監控領域的“隱形冠軍”,他也從青澀的學生成為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的技術高管。
“公司的學習研發氛圍濃烈,奮斗有動力也有成果,更有認同感和歸屬感。心有歸屬就是家”,高仁祥說,他把小家也安在了龍虎塘,就在公司附近。
據了解,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打造的智能傳感特色小鎮,圍繞生態、生產和生活“三生融合”的目標,結合智慧社區建設,將智慧停車、智能燈光控制系統、綠化管養智能滴灌技術、遠程醫療服務等傳感應用充分融入項目建設中,為居民提供全面便捷的公共服務、和諧有序的生活環境和智能安全的生活設施。
通過挖掘自身旅游資源潛力,以國家3A級旅游景區江南環球港、三江口公園、秋白書苑等為主要陣地,以點連線、織線成面,擦亮打響文旅體商休閑品牌,將傳感小鎮打造成常州市新北區全域旅游發展體系的重要節點,為居民提供健康生態、時尚前沿的生活方式。小鎮還為外來員工提供員工高品質宿舍,同時建設高端人才公寓,支撐人才引進。
如今來到小鎮,城市化氣息撲面而來。“周末就愛去逛逛江南環球港,這么大的商業綜合體就在家門口,很方便。”作為四川來常工作的外來人員,劉女士剛在傳感小鎮買了新房,她和未婚夫都很看好龍虎塘的發展。“常州在重點打造高鐵新城,智能傳感小鎮就是高鐵新城重要的板塊,潛力很大。”
小康模樣,今夕更繁華生活更精彩
新建成的三江口公園環境優美,是常州“網紅打卡地”。居民劉志芳說“幾十年前的龍虎塘,一大片低洼的蘆葦塘,現在是高樓大廈,完全是城市的模樣,我們一個街道就有8個公園!”
今年65歲的劉志芳,見證著龍虎塘的成長和蛻變,驕傲又感慨。“我的女兒女婿也從外地回常州工作了,外孫上學的學校的條件在全常州都排在前面!”在他的手機相冊里,外孫上學的龍虎塘第二實驗小學,充滿“中國風”,不僅設有少兒國學館、詩意盆景館、美食體驗館、常州吟誦館,還有空中花園、種植園,硬件設施令人驚艷。
總投資8200萬的龍虎塘中心幼兒園盤龍新園區安裝了交互一體機、多聯機空調和直飲水裝置,大廳設置智能晨檢機器人自動測量體溫,還有室內足球場,全面實現教育裝備現代化。為引進優質資源更好匹配小鎮發展需求,積極引入各類優質教育資源,未來三年內,省常中分校在內的一批學校和幼兒園即將開啟。除大手筆教育投入,龍虎塘街道在黑臭水體治理、小區治理、交通出行、助殘工作、為老服務等民生實事方面也不惜投入。
“每天看到居民臉上掛滿笑容,我想,這就是‘小康’的樣子吧。”祥龍社區黨總支書記陸中興說道。“作為一名基層社區書記,我深刻體會到社區是實現小康社會最基層的單位。”如今,社區持續開展基層治理,持續在加強社區黨建、增強民主自治、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提升社區服務,把社區治理精準延伸到每個角落,讓居民們收獲更多幸福感,展現更多笑容。
書記專訪:五位一體構建宜居宜業特色小鎮
龍虎塘街道黨工委書記 陶文忠
從最初的“摸著石頭過河”,到創建“智能傳感小鎮”,龍虎塘街道也逐步摸索了清晰的方向,打開了“產、城、文、旅、智”五位一體發展的大格局。
陶文忠介紹說,傳感器是機器人和智能裝備制造不可缺少的關鍵零部件,傳感器產業是物聯網飛速發展時代新興產業,位于龍虎塘的森薩塔科技、常榮電器、三恒科技、萊賽激光等一批企業,有的是行業“小巨人”,有的成了“隱行冠軍”,這成為龍虎塘打造“智能傳感小鎮”良好的土壤。
根據規劃,智能傳感小鎮正按照“一核三軸五板塊”進行布局。“我們將進一步聚焦產業,搶占科創制高點,縱向優化產業鏈條,橫向加快推進產業規劃、城市設計規劃落地,進一步加快城市功能配套建設,全力推進園區產業和社會事業項目整治提升,引導轄區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深度融合,完善智能傳感社區配套,構筑宜居宜業的新興城區,讓小鎮居民有獲得感,更看到小鎮發展前景和希望”,陶文忠表示。
“早在2016年,轄區的傳感行業銷售已達到42.6億,按照我們的三年計劃要達到百億,目前這個數字已經實現,現入駐各類企業124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44家,特色產業規上企業27家, 2019年全年實現銷售132億元,特色產業生產總值102億元。”陶文忠說,今年智能傳感小鎮將迎來三年“大考”:我們希望人們提起傳感器,就會想到中國龍虎塘。
文章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