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整個社會的消費升級,使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人的健康問題。消除亞健康、追求健康長壽和幸福品質生活,是人們的共同期許,也是國家政策的指向。早在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九大也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將“人民健康”作為“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
尤其隨著 “健康中國 ”戰略的推動,許多投資人誤把康養當成養老產業,也運作出一系列的單一的養老地產。而康養產業絕不僅僅是養老地產,而是涵蓋了諸多業態的新型產業。
田園康養形勢已現
鄉村振興戰略如火如荼在推進,一二三產融合項目相繼作為當地標桿項目來推廣,發展農業產業、文創產業、民宿產業等都是不錯的方式。但今天我們再來探討一種新模式——田園康養,它與鄉村振興會產生什么樣“化學反應”,為什么說它將成為鄉村振興當中的一環?
田園康養:指的是以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的一種生活方式。
“人口回歸”才是鄉村振興的核心
我們都知道,當下中國鄉村最大的問題是人口流失,想要振興鄉村,必須要有人口回流,沒有人談何振興,振興又有何用?
鄉下勞動力缺失,大面積土地資源浪費,留守兒童的成長成為社會安全隱患,孤寡老人完全失去為社會做貢獻的價值。但鄉村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想要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問題還是在于人口的回歸。
人口回歸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要讓在外務工的老村勞動回鄉工作,無論是新老農人,從城里回來,帶來的是新思維與新創意,能引進更多的資源與資金,對于盤活與挖掘農村價值更能出成果;二是要讓城里的部分人回到鄉村生活,鄉村振興除了產業的運作,還需要從城里進行人口引流,解決土地供應與鄉村再升級一系列問題。
所以,如何讓城里人回到鄉村,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核心問題。
文章來源:文旅實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