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鎮化視野下特色小鎮與旅游小城鎮、旅游小鎮的邏輯關系
2016年,作為“促進經濟轉型,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重要載體的特色小鎮,成為國家城鎮化發展的戰略選擇。這與2014年國務院提出的旅游小鎮“促進產業提升、加速產業融合、實現扶貧扶農、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目標并無本質區別。因此,在城鎮化視野下,特色小鎮與旅游小城鎮、旅游小鎮雖然在概念內涵、實現途徑、開發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其實質殊途同歸,它們解決了中國城鄉發展過程中不同現實情境的問題。
(一)概念內涵辨析
特色?。ǔ牵╂偘ㄌ厣℃偂⑿〕擎們煞N形態。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聚焦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指以傳統行政區劃為單元,特色產業鮮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建制鎮。與之相應,旅游?。ǔ牵╂傄舶ńㄖ奇偟穆糜涡℃偱c非建制鎮的旅游小鎮兩種形態(為了敘述的方便,將旅游小鎮、旅游小城鎮統稱為旅游小鎮)。其與特色小鎮的不同主要在主導產業與產業帶動模式方面。顧名思義,旅游小鎮以旅游產業為主導;而特色小鎮的主導產業,除旅游產業外,還包括農業、制造業、手工業,等等,其它類型的產業。因此,旅游?。ǔ牵╂倢嵸|上是特色?。ǔ牵╂傊械囊粋€下屬分類,其中,旅游小城鎮隸屬于特色小城鎮的概念范疇,旅游小鎮隸屬于特色小鎮的概念范疇。旅游小鎮與旅游小城鎮相得益彰、互為支撐。
(二)發展體系關系
特色小鎮是依賴某一特色產業和特色環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體系。相應地,旅游小城鎮、小鎮的開發體系與此相同,它符合特色小鎮的基本開發邏輯與發展架構。特色小鎮下的旅游小鎮、旅游小城鎮,相應的是以旅游資源為依托、以旅游發展為特色,以城鎮規劃規范和旅游產業規劃規范的雙重要求為前提,以旅游產業作為產業支撐來主導城鎮發展,以城鎮建設配合旅游功能,實現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的產城一體化系統整合。其架構既符合旅游產業發展的基本邏輯,又呼應城鎮化的發展架構。
二、旅游小城鎮與旅游小鎮邏輯關系辨析
特色小城鎮具有建制鎮的結構特征,為城市發展結構;非建制鎮的特色小鎮則為土地利用和泛旅游產業聚集的綜合體發展模式。這兩種發展模式構成產業推動區域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的兩條探索路徑。
非建制鎮的特色小鎮是基于地產價值、房產價值和產業價值相互結合的純民營社會資本的開發。因此,它體現了社會資本的市場化追求,具有很好的商業收益結構。特色小鎮的這一模式是通過產城融合,社區與開發園區的有效融合,對旅游綜合體、市場綜合體、工業園區綜合體等發展結構的升級。而建制鎮的特色小城鎮與社區完全不同,它是由政府財政構建起來的基于平權架構與公平待遇下的服務體系。它是行政管理權的服務體系和平權的公共服務體系。
圖2-1 特色小城鎮、特色小鎮的比較
非建制鎮特色小鎮的綜合體結構就是社區與特色產業的一體化,但產社融合不等于產城融合。“城”和“社”的差別在于,社區是居住服務體,城市是生活服務體。居住服務體是基于城市化進行配套的市場化結構;生活服務體是基于城市化標準構建的綜合配套服務結構,包含社會服務結構,公共服務結構,基礎設施結構。非建制鎮綜合體的社會服務、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具市場化特征,其支持條件不具備平權結構下社會共享和政府支撐下的社會福利架構,不適合社會低收入人群與普眾人群。與建制鎮的特色小鎮相比,它缺少政府直接導入的城市化要素所構建的城市發展的核心支撐,且與城市化發展支持體系之間從規劃法到規劃條例存在脫節,這是政府不弘揚的特色小鎮發展模式。
它可以作為一種過渡,后期應實現城市化與非建制鎮特色小鎮的對接,為其導入公平的社會服務結構與服務設施,有效整合政府管理,將非建制鎮特色小鎮納入建制鎮特色小城鎮一體化發展架構。旅游小城鎮、旅游小鎮作為特色小城鎮、特色小鎮的對應發展架構,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與特色小城鎮、特色小鎮類似。即旅游小城鎮是建制鎮的城鎮發展結構,為生活服務體;旅游小鎮是非建制鎮的土地利用和旅游產業聚集的綜合體發展結構,為居住服務體。以下即以綠維文旅規劃設計的古北口鎮與著名的古北水鎮為例,對旅游小城鎮與旅游小鎮兩種架構做一解析。古北口鎮為北京市密云區轄鎮,面積84.71平方公里;古北水鎮則為古北口鎮區劃內的一個獨立封閉式景區,面積僅9平方公里。
古北水鎮由IDG戰略資本、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北京古北水鎮旅游有限公司統一運營。古北水鎮的收益構成除門票外,還包括全部的生活收益,即旅游者的住宿、餐飲、購物、娛樂以及各種各樣的活動收益,因此以景區方式出現的古北水鎮是一個完整的封閉式綜合體,是把旅游綜合體做到極致的典范,它形成了所有消費收益的全覆蓋。換句話說,古北水鎮把所有的旅游收益裝在一個封閉系統內,在壟斷收益加全覆蓋收益構成的旅游收益結構模式下,形成了高溢價能力。它是巨額投資下實現收益的典范。
對古北口鎮這個建制鎮旅游小城鎮而言,其發展遠不是實現旅游收益那么簡單,它要解決整個鎮域的發展問題,要思考樹立國家級特色小鎮的典范,要有更強的可復制性與借鑒意義。基于這些目標,綠維提出以“四規合一”的思路對小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生態文化保護等進行綜合分析與規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古北口鎮的兩大產業發展引擎,即以旅游產業為主引擎、文化產業為次引擎,構建古北口鎮旅游休閑產業鏈,促進旅游產業集聚,推動多產業融合發展?;谶@兩大產業的整合,古北口鎮形成了兩個核心區結構,一個是古北水鎮核心,另一個是新的開放式的長城古鎮。后一個核心作為原來建制鎮中心區文化傳承的核心,主要打造長城古鎮核心聚集區。這個核心聚集區整體開放,僅對區域內的景點售賣聯票。長城古鎮以長城為核心,以古北口的口文化為重點,以水關結構為發展區,形成兩萬個到三萬個床位,大規模吸納游客,構成大量的可以隨時往返不需要門票的開放式度假區。其經營模式與收益模式將與前文所述的封閉式結構的古北水鎮有明顯不同。綠維文旅認為,在經營模式方面,長城古鎮適宜采用“古鎮免費+景點收費”的開放模式進行經營。即古鎮免費對外開放,在古鎮內打造若干景點,景點聯合起來形成一張120-150元的門票。經營模式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兩個小鎮收益模式的差異。古北水鎮的收益由“1/3的門票收入,1/3的酒店收入,1/3的景區綜合收入構成,主要包括索道、溫泉、餐飲住宿、娛樂演藝、展覽等項目收入;而長城古鎮將由聯票、地產與休閑消費構成。包括旅游板塊的綜合演藝、門票、旅游商品、交通、產品體驗、游樂等項目收益,以及土地升值、商鋪地產、客棧地產、公寓地產、產業地產、住宅地產等地產板塊收益。比較而言,開放式結構的長城古鎮較封閉式結構的古北水鎮在收益結構方面更加多樣、靈活。
以古北水鎮、長城古鎮為代表的旅游小鎮與以古北口鎮為代表的旅游小城鎮在開發邏輯上存在明顯差異。作為建制鎮的旅游小城鎮,其城鎮化水平是城市發展的基本要求,因此管網系統、公共建設設施、道路系統以及科教文衛等公共配套結構全部由政府出資。社會資本在此基礎上,以長期開發的資金結構進行商業化、民營企業主導的資源配置,形成市場化產業,進而形成與區域發展、與就業融合的協調發展機制,這成為旅游小鎮開發建設的核心理念。而非建制鎮的旅游小鎮則通過資本的運作,旅游核心吸引力的打造,形成商業化的收益模式,其對區域城鎮化發展的帶動作用是間接的。當然,由于區域發展現狀與旅游要素聚集程度等各方面現實條件的差異,旅游小城鎮與旅游小鎮各有其生存的土壤與必要性,它們都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區域的協調發展、發揮了旅游產業對鄉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
文章來源:綠維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