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吳涇鎮:從“五朵金花”到“特色小鎮”

來源:中工網       作者:中工網       時間:2020-10-26

吳涇鎮:從“五朵金花”到“特色小鎮”

“這里是吳涇?不敢相信,跟從前比簡直是天翻地覆!”

現年67歲的吳建國曾是吳涇鎮的居民。在他記憶里,吳涇過去最出名的就是有著“五朵金花”之稱的大型工廠、工業區。煙囪林立,空氣中彌漫著化學品刺鼻的味道,而他也因此搬離吳涇。這一次,他因訪友重回故土,眼前干凈的街道和美麗的環境讓他頻頻點贊。

事實上,近年來,吳涇的變化可不止于此。隨著紫竹國家高新區、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為核心的大學校區和科技時尚文化產業基地的引入,吳涇正從昔日的“化工區”向“生態鎮”蝶變。在黨建引領下,在吳涇鎮黨委、鎮政府的探索下,吳涇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得到了充分激發。攜手多方力量,秉持“為民、靠民、惠民”的工作原則,吳涇漸漸成為了老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也成為了一座留得下美麗、記得住鄉愁、玩得了時尚、轉得動科創的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的融合小鎮。

街居融合,共創永德路“美麗街區”

漫步永德路步行街,四時之景不同,樂亦無窮。街道兩邊不僅有整齊的店鋪,還有成片花海、趣味雕塑、魅力綠島等元素,許多市民紛紛在這條“新晉網紅街”拍照打卡。然而曾幾何時,永德路卻是讓所有吳涇人“又愛又恨”的一條步行街。

“永德路滿足了我們生活娛樂方面的需求,也為我們帶來許多便捷,可過去的永德路的確可以用‘臟亂差’來形容,尤其是背街小巷,非機動車亂停放、綠化帶垃圾遍地、餐飲店油煙擾民等問題十分嚴重,我們很是頭疼。”永德路附近居民楊楠說。

民有所想,我有所應。居民“吐槽”的焦點,就是吳涇改造的重點。以創建“美麗街區”為契機,永德路步行街進行了全面升級,道路拓寬了,綠化更美了,商鋪店面與經營也更加規范了。為了促進永德路的常態長效管理,吳涇鎮城管中隊聯合居民區黨委,召集永德路周邊5個居民區、永德路聯合黨組織負責人、商鋪及黨群代表等召開了座談會。一場座談會,不僅收集了“民意”,也達成了“共識”。5個居民區黨組織和永德路聯合黨支部提議,在黨建引領下,凝聚各方力量參與“美麗街區”創建,促進永德路常態長效管理,為廣大居民打造一條“整潔、美麗、時尚、有序”的美麗街區,努力提升居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在黨建聯盟的支撐下,商鋪業主、商鋪經營者、街區物業公司、黨群骨干等19名各方代表迅速集結,成立了永德路美麗街區專項工作委員會(簡稱“專委會”)。為了讓更多市民參與自治共治,黨建聯盟與專委會又向居民和商鋪發出了招募令,短短一周就召集到100多名志愿者。“黨建聯盟+專委會+志愿團隊”的三級自治架構搭建完畢,結合街區網格化工作,以居民區為單位,專委會劃分了5個責任片區,由各居民區黨組織負責人作為片長,每周一次組織片區內專委會成員、志愿者開展巡查。通過組建“啄木鳥”微信群,專委會還鼓勵居民發現問題、上報問題,并督促街區物業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做到“小問題不出街”,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針對商鋪運營不規范、垃圾分類不到位等現象,專委會協助政府部門推出門責“紅黑榜”,并進行評分督查。

“我們專委會具有‘協商議事、巡查發現、環境整治’三大功能,每個月都會召開例會共商發展事宜,每月15日也會組織開展‘潔凈永德’集中整治行動。在平時,各責任片區還會自行開展雙周一次的整治行動。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盡我們所能讓美麗永駐永德路,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專委會工作人員表示。

如今,永德路街道及其背街小巷已經煥然一新,居民群眾對其贊譽有加,稱之為“吳涇的南京路”。在黨建聯盟和專委會的感染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和商鋪自發加入到“美麗街區”的創建過程中,而永德路也因更多人的愛護而更加迷人。

“紅色物業”,解決家門口的“煩心事”

從農家小院搬進高樓大廈,本應是一件喜事,一些居民卻犯了愁。

塘涇北苑是一個動遷安置小區,小區自住人口以老年人為主。對于他們而言,“東家長、西家短”的嘮嗑早已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居住環境的變化讓彼此之間產生了物理上的距離,孤獨感油然而生。為了排解煩悶,塘涇北苑的老年人每天都會搬著小凳子擠坐在門棟口,可這又在無形中產生了安全隱患,影響了小區的整體環境。居民區黨支部書記何順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破題之道,在“紅色物業”。經過半個月左右的走訪了解,何順權搜集了小區居民的意見建議,并將問題擺上了“紅色物業”協商議事會的臺面。會上,黨支部、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代表等進行了廣泛討論,最終在鎮居民區黨委、房管辦、社區辦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幫助下,于小區中心花園附近建起了“紅色長廊”。建成后,人們不僅可以在長廊里休憩聊天,還可以學習“鄰里道德文化”“垃圾分類”等知識。老年人有了專門的活動場所,社區生活其樂融融。

為了更好地解決居民家門口的“煩心事”,持續打通社會治理的“毛細血管”,“紅色物業”應運而生。以黨建為引領,以小區“四位一體”力量為依托,“紅色物業”持續打通社會治理的“毛細血管”,力求營造社區鄰里一家親、溝通零距離的和諧氛圍。

隨著“紅色物業”不斷發展成熟,一些小區也在探索著社區治理的創新之路。以紫竹半島為例,在從前,小區存在寵物傷人、高空拋物、樓道堆物和垃圾分類不規范等問題。在紫竹半島居民區黨支部的帶領下,紫竹半島居委會籌備組攜手社區黨員推出了紫竹半島青少年“童心共筑 愛我家園”暑期社區治理專題項目,邀請青少年參與社區自治共治,激發青少年“小主人翁”意識和志愿者服務精神。孩子們的童言童語讓許多成年人虛心接受了批評,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還為社區治理貢獻了很多“金點子”,一些頑疾也迎刃而解。

據了解,自2018年9月以來,“紅色物業”已經在吳涇遍地開花,并成為帶動社區自治的“生力軍”。在未來,“紅色物業”也將進一步在吳涇推廣,引導更多居民參與自治共治,聚合力、解難題、出成效,為構建平安、幸福、時尚的“涇彩社區”貢獻力量。

智慧吳涇,讓老百姓生活更加安心

“你好,我們的門禁系統無法識別你的人臉信息,請你聯系你要拜訪的住戶獲取臨時通行權限。”

在通海新村社區門口,一位訪客被保安攔住。說明來意后,訪客在保安的幫助下聯系上了住戶。不一會兒,一個二維碼發送至訪客的手機中,而這個二維碼,正是這位訪客的“臨時通行權限”。

通海新村社區由劍川路121弄通海一小區和139弄錦川公寓兩個小區組成,東面緊鄰小學,西面靠近醫院,北面是綜合性菜場,南北則有大型超市,“人口流動多、房屋置換多、外來人員多”,管理十分不易,警情時有發生。為了讓老百姓住得安心,鎮相關部門沒少想辦法,可結果往往差強人意。這一次,在吳涇鎮綜治辦的指導下,通過召開居民區黨支部、居委會、物業、業委會、社區民警“四位一體”擴大會議,走訪黨員、樓組長、群眾骨干等聽取意見建議,通海新村社區裝起了先進的人臉識別自動門禁系統。幾個月過去了,通海新村社區共完成578戶,1586人的信息采集,小區外來人員登記率從87%提高到100%,注銷率從87%上升到92%,警情發案率大幅下降。

通海新村社區是智慧賦能吳涇鎮自治共治的一個縮影。據統計,截至9月底,吳涇鎮實有戶籍人口57706人,來滬人員77086人。來滬人員與本地戶籍人口的倒掛,讓吳涇鎮政府管理壓力陡增,更何況吳涇擁有大量老式開放式小區,存在不少安全隱患。依托專業社會組織,吳涇鎮在居民的支持下啟用人臉識別門禁,所有人員需要通過人臉識別才能順利進出小區,極大提升了吳涇的“安全指數”。截至今年9月底,吳涇鎮小區、村宅報警類“110”數同比下降6.25%,入室盜竊同比下降52.69%,盜“三車”案件同比下降11.82%。

“用信息化、智能化的形式加強社區管理,提高吳涇地區的平安系數,是吳涇創建科技時尚特色小鎮的有益補充。下一步,我們想將人臉識別門禁納入‘一網統管’,依托‘網格片區化’管理模式形成社區人口管控數據平臺,最終實現‘一戶一檔’,匯集成社區‘人口資料庫’,讓吳涇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吳涇鎮政府工作人員說。

文章來源:中工網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