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的賣場規劃與消費者心理之間的關系
來源:飆馬(中國) 作者:飆馬(中國) 時間:2014-12-31
“賣場規劃”就是一家商店在其販賣空間針對商圈顧客需求所做的配置設計,其規劃得當與否關系著賣場經營成敗。無論規劃的動機是為了新開店、重新改裝或局部調整,其目的都是在創造一個最佳氣氛的買賣場所,讓消費者盡情在舒適的賣場里享受購物的樂趣,進而在愉悅的販促氣氛中選購更多的商品,以達到顧客的購物需求和提高事業的經營效益。
“賣場規劃”是將硬生生的“建筑體”設計成人性化的“商業空間”,讓單純的“販賣場所”變成“滿足購物欲望的空間”,而這欲望并非像以前的購物習性“買了就走”,消費者希望在購物的同時也能得到相關生活資訊、流行趨勢情報,在舒適的視覺感官及氣氛下盡情的享受購物樂趣。所以,成功的賣場規劃就必須以滿足消費者欲望為前提,不只是提供商品販賣而已。
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消費者服務,是零售商業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因此,零售企業的賣場規劃設計應研究消費者的心理特點,并與之相適應,為消費者提供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和最便利的服務設施,使消費者樂意到商店并能夠舒適、方便地參觀選購商品。而要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研究商店賣場規劃設計與消費者心理的關系。通過對商店賣場規劃設計及消費者心理的研究,掌握其規律,使商店賣場規劃設計適應消費者的心理特點,從而擴大商品的銷售量,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使企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零售企業賣場規劃設計與消費者心理是有著密切關系的。
消費者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過程中的一種思維活動。消費者心理是復雜多變的,從消費品的購買到消費,消費者的心理變化一般分為六個階段,即認識階段、知識階段、評定階段、信任階段、行動階段、體驗階段,也可以把它概括為三種不同的心理過程,即認識過程、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三個過程相互依賴和促進,能夠激起人們進行一定的消費活動。
消費者心理依存于客觀現實,并受大腦神經活動的特點所制約。但是,在消費動機、興趣、情緒和意志等方面,更多地包含著消費者本身需求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求實心理。以追求商品經濟實惠為主要傾向的購買心理。其核心是講求商品“實用”和“實惠”。在購買中,特別注意商品效用、質量和使用便利,不過分追求其外觀的新穎、美觀、象征意義及商品的“個性”特征。具有這種心理大多是收入水平較低,或習慣型消費者。
二、求名心理。是一種以追求名牌產品、地方土特產或仰慕某種傳統產品的名望為主要傾向的購買心理,認為名牌產品就是優質產品。也有人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通過購買名牌商品、高檔商品滿足其心理需要。
三、求新心理。以追求商品的時尚、新穎為主的購買心理。這種消費者以經濟條件較好、購買力較強的年輕人為多。
四、求美心理。是一種以追求商品的審美價值為主導傾向的購買心理。其核心是“修飾”和“鑒賞”。這在中青年婦女、文化界、知識界人士中較為多見。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這種心理的人更為普遍。
此外,還有求廉心理、求尊心理、攀比心理、好癖心理等。
不同的消費者心理會導致不同的購買行為。因此,在設計零售商店賣場前,就要了解、掌握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心理活動,了解、掌握消費心理特點,并與之相適應,達到最佳的規劃設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