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無論媒體、商家、個體,無論大小品牌,都擁有平等的表達機會,優質的內容將保證品牌的健康持續運營。
一、微信的六大商業模式
1、訂閱的模式——高質量的資訊需求
2、推送的模式——讓用戶量更有價值
3、語音信息的載體——電臺的互動模式
4、二維碼——既公開又私密
5、CRM工具
(1)訂閱的模式——高質量的資訊需求
微信上的信息以訂閱模式呈現,就意味著它的資訊與微博不一樣。“訂閱”這個動作,意味著用戶希望在這里獲得比自己更專業、更全面的視角、觀點,原始事實要經過整合再輸出。微博上的資訊是爭取共鳴、披露真實,而微信上是給人以觀點、想法。這就是微信的內容價值。
(2)推送的模式——讓用戶量更有價值
推送模式,讓微信公眾賬號的訂閱用戶更具價值。微信的內容形式有文字、語音、帶鏈接的圖文信息,還有“第三方應用消息”!把自己賬戶的用戶量做起來了,推活動、推網站、推內容、推APP都非常有效,畢竟是強制推送的。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推送模式中看到“廣告價值”。不像微博,廣告發布后,客戶還要看轉發量、評論量,微信的強制推送,到達率接近100%(除了由于手機微信版本問題而無法接收外)。微信上的廣告信息價格,可以以頭條和非頭條(微信多條圖文信息的版式)來劃分。
(3)語音信息的載體——電臺的互動模式
語音信息,是微信上特強大的一個信息呈現功能。雖然聲音信息簡化了短時溝通的方式,隨便拿起手機就能說一兩句,但這似乎更適用于非常日常的對話。
而對于未認證的公眾賬號,每天的群發消息僅有一條,如果要發布語音消息的話,一定是20秒以上的,而且信息量很大,用詞不一定口語化,人“聽”的理解能力遠低于“看”的理解能力,因此聲音的閱讀難度遠高于文字圖片。
語音消息很適合用來做互動,就如電臺模式,親切直接,一問多答。另外,微信的語音功能,對于電臺媒體來說,是一個精彩片段重溫的絕好平臺。
(4)二維碼——既公開又私密
二維碼的價值在于線下與線上聯動,掃一掃線下宣傳物料上的二維碼,就關注了線上的微信賬號。活動只辦一次,積累的人氣可以通過微信實現延續。實用上跟微博的功能有相似之處,但二維碼是一種既隱秘又公開的信息傳遞,而且在物料上占地面積大,能激發人們的好奇而去關注。這其實是為許多傳統商家實現線上營銷線下銷售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依筆者來看,一些本地化的影院就非常適合通過微信推送最新的影片信息和折扣信息,以及提供在線客服,從而實現與每一個訂閱用戶的親密互動,創造銷售機會。
(5)CRM工具
與微博不同,微信是一種非常強大的CRM工具。以前我們的CRM工具以email、短信、人工call center為主,而現在則增加了微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微信甚至可以把前三種工具都替代掉。微信的富媒體屬性,可以讓它變身成為email、短信、call center的任何一種形態。你可以發一條純文字信息給用戶,也可以發一篇帶有照片和鏈接的文章給用戶,當然你也可以直接發語音和視頻,所有都取決于你的需要。除了“發送”以外,你還可以隨時得到用戶的反饋。
品牌還可以利用微信進行客服,這在以前多數是通過call center來完成的,那真是噩夢一樣的體驗,首先用戶要祈禱自己的電話能打得進去,其次要忍受很長一段時間的自動回復(類似“國內機票請按1,國際機票請按2”),然后還要忍受一些說不清楚話的接線員。而利用微信,一切會很方便,你不用等待什么,直接發文字或者語音給品牌的官方微信,用攝像頭把發票、保修單、破損的商品拍照下來,發送過去,然后等著官方微信的回復就ok了。
微信公眾平臺還具備了對用戶進行分組功能,你完全可以對訂閱用戶進行分組,這與CRM工具對客戶的分類整理功能也是相似的。
二、微信對治微博缺陷
1、微信與微博的區別
呈現方式:微博信息流是按時間排序;微信的信息嚴格控制數量,與朋友賬號的信息一起呈現。
激勵機制:微博主要推大V;微信則人人平等,必須靠內容取勝。
2、微信如何對治微博缺陷
微信規定每個賬號每天只能發1-3條信息。這直接從源頭掐斷微信公眾賬號多發信息搶頭版的壓力和可能。每個賬號必須精挑細選,確保最優質內容 。
微信公眾賬號發送的信息與微信朋友的交流信息一樣出現在微信主界面,這既保證了信息的到達率是100%,也讓微信信息區別于微博信息,對于用戶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看不可。
微信里對信息的轉發只能發生在自己的小范圍的朋友圈內,而不能轉發給大范圍的公眾賬號的聽眾,這極大降低了信息的擴散寬度。
總之一句話:在微信里“內容為王”。
本文來源于微信號“商業地產學院”,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