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商業一般作為社區配套,以滿足社區居民基本生活服務為主,業態往往以超市為主力店,輔之以餐飲、家電、家居賣場等。區域型商業綜合體則會因其相對復合的功能,形成區域性地標,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城市的區域不斷擴大,原有的集中在城市核心區的商業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人們越來越需要就近便利、業態豐富的商業設施。
首地大峽谷購物中心是一個區域性商業綜合體項目,它由首都機場地產集團投資開發,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是北京南城第一家購物中心,也同與之相鄰的10萬平方米的搜寶商務中心共同構成目前南城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首地大峽谷作為區域內最大的城市綜合體型購物中心,如何克服商業氛圍不足,為區域帶來繁榮是一個必須解決的難題。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該項目的運作過程,其中的一些經驗教訓供大家參考。
一、商圈分析
首地·大峽谷地處南三環右安南橋東南側與右安門外大街交匯處,居住環境成熟,從區位環境來看,它東臨潤景嘉園小區;西接京開、京石高速公路、豐臺科技園區;南臨大型居住區嘉園小區與北京第二機場專車線必經之路;北側緊臨南三環;東側是便捷的地鐵四號線貫穿北京南北,直通西單商業中心。
二、大峽谷基本概況
1、 位置:項目基址位于北京豐臺區馬家堡,北臨南三環,南側為嘉園路,東接馬家堡西路,西靠晨光路。
2、 購物中心基本數據: 地上五層,地下三層,總建筑面積94087.10M2(其中:地上 53924.77 m2,地下 40162.33 m2),和搜寶中心寫字樓共用地下停車場,停車位1000個,其中購物中心專用停車位將近500個。
三、消費分析
首地大峽谷的主要輻射范圍——在西起右安門到菜戶營南路、京開高速,東到永外大街、南苑路;北起南二環,南至南四環的大約方圓3公里的范圍內,現有及在建住宅項目達到了122個,總住戶約11.5萬戶,按戶均人口2.7人/戶計,本區域內常住人口約30.9萬人。加上區域內已有及在建商務辦公項目25個,總建面達到84萬平方米,按有效辦公面積10平方米/人計,本區域內辦公就達到了7.71萬人。扣減掉兩者重合的人群,核算下來,方圓3公里范圍內的消費人數約為35萬人。
消費群體分析:
周邊也是大量浙商、閩商、徽商、晉商在京置業首選之地居住人口52%的年齡在18—30歲;家庭構成以有孩子的年輕夫婦為主,占40.8%,另有相當數量的國家公務員居住群體,區域潛在消費力空前提升人口結構方面除了有一部分原有居民以外,隨著區域住宅項目的更新換代,年輕新生代、高素質人口已大量遷入。
消費群體消費習慣分析:
對購物環境要求較高,喜歡親切、祥和的氛圍營造感。
注重性價比,但還是追求自身的個性化和時尚度。
一旦喜歡,會經常光顧,忠誠度較高。
目前消費場所:宣武門SOGO、西單中友、西單大悅城、東三環沿線商業。
熱衷文娛消費、品牌忠誠度高、喜歡社交。
四、建筑規劃
根據消費調研結論的基礎我們對原有建筑設計規劃方案進行了調整,重點對動線和內裝方案進行了重新規劃和設計結合原有的外立面和中庭設計,項目最終形成了獨特亮點,在硬件設施上形成獨特亮點:
城市綜合體 —— 寫字樓及商業有效互動,互補優勢明顯。
三環沿線新地標 —— 外立面通體LED發光點綴,營造環線主路新地標。
全新室內商業廣場 —— 層高5米以上,4層8米層高,打造綠色生態室內空間。
樓層人流節點 —— 各層不同主題的挑空中庭有效引導人流回轉。
峽谷式錯落式中庭 —— 體現項目“國際”、“生態”的設計理念
簡單明晰的動線設計——讓消費者明明白白逛遍每個角落。
錯落式中庭——形成多地面層感覺的活動空間。
五、業態規劃
結合周邊家庭消費和商務消費相重合的特點,項目重點在滿足這兩個消費需求的業態中做了選擇。
家庭客群:休閑餐飲、文化娛樂、家居和超市
商務辦公客群:服裝零售、化妝品、3C電子、商務餐飲
商戶組合:
為了保證開業后良好經營的效果,重點組合自身經營能力強的集合店品牌和在市場上較為成熟的品牌,并在組合中注意品類和業態之間的穿插搭配,形成每個樓層和同樓層不同區域的亮點。
六、推廣活動
在招商進程中,沒有采取大規模投放廣告的做法,而是采取了精準營銷的方式,主要進行了兩個活動:
1. 召開項目推介會:在定位規劃和主力客戶落定后,在2010年元旦后,召開迎新春項目推介會,邀請300余家商戶參加,在業界形成很大反響,讓商家了解并關注項目。
2. 在項目開業前2個月,給所有商家每周寄送項目簡報介紹項目開業籌備和商戶進場裝修工程動態,讓商戶及時項目動態,積極配合開業,確保了開業率。
七、開業籌備及營運
首先,為了讓消費者增強對項目的認知,確定了以“首地大峽谷 歡樂生活家”為主題的推廣語,在開業期間,將項目周邊街道用道旗進行覆蓋,輔之以平面廣告和電臺廣告進行宣傳對消費者進行告知。確保開業期間的客流知曉率和到達率。
其次,營造了開業周和為期一個月的豐臺消費節系列活動,確保消費者來了可消費,有活動參與,確保了消費者在購物中心內的停留時間,和重復達到率。
第三、會員募集前期啟動。在開業前2各月就在項目周邊的寫字樓和社區進行會員募集活動東,積累會員。開業期間開展“入會有禮”活動,積累了基礎會員,為以后的會員分級管理奠定基礎。
八、開業及后期營運
利用國慶節和圣誕節,舉辦主題特色活動,形成熱點,與商戶有效互動共同營造良好商業氛圍。在活動中不求轟動但求實在,圍繞著“歡樂生活家”這一主題和商家一起共同運作,讓消費者感受到真正的實惠與快樂。
九、對區域性商業中心的幾點思考
從此項目操作過程,對于區域性商業中心有如下的思考,供大家借鑒:
1、 區域性商業中心的定位
根據項目的不同區位,結合消費者調研和區域內其他商業和是關聯業態(寫字樓、酒店、展覽中心、旅游項目)等的分析,還要結合近期和遠期交通規劃,來確定項目定位。不能有放之四海而皆準定位想法,即使有自由品牌并且已經在異地取得過成功項目的,也應該在總體定位的前提下,適當結合當地客觀因素進行調整。
2、 區域性商業中心的業態組合
一般區域性商業中心要結合定位和體量考慮業態組合,靠近城市核心區,由于周邊商業配合度好,有些業態主力店可以不布或者少布;在離城市較遠的區域,要適當排布一些有影響力和帶動客流的業態的主力店
3、 區域性商業中心的租戶組合和店鋪組合
租戶組合是項目未來生存的關鍵,組合的好可以起到形成合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難以形成活躍的商戶氛圍。在這方面要做到同業差異和異業互補,形成合力。
在非成熟區域,還存在著以有競爭力和自我集客能力的大店為主,還是集合一些中小品牌以增加可逛性為主的問題。在項目周邊商業氛圍不足,體量較小、基礎人流不足的情況下還是以大店組合為主,并輔之以豐富的業態,這樣對于前期的集客和培養期會有好處。
4、 區域性商業中心的建筑規劃
考慮到區域型購物中心的客流主要集中在晚間和節假日的特點,平日一般是目的消費的消費特點,因此區域型購物中心的建筑規劃一定要簡潔清晰。動線設計不要過于復雜,在建筑物的外觀和內部景觀亮點的打造上要有新突破,形成區域地標和人們業余 時間愿意去的地方。
5、 區域型商業中心的營運及推廣
作為區域性商業中心的推廣,一定要與周邊的社區形成有效的互動,不要盲目希望將整個城市的人吸引過來,在運營手段和推廣方式上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己的合理渠道。
本文來源于幫房地產,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