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百貨業逢節就打價格戰
對于上半年的促銷,廣州百貨業內人士坦言,連續幾年來,廣州的百貨促銷力度大、時間長,讓供應商和零售商都不得不讓利,加上營銷活動投入較大,成本增加,利潤難免下滑。
記者對比發現,今年春節黃金周和元宵節期間,雖然廣百、新大新、廣州友誼、天河城百貨等商家都推出了秋冬服飾5折或者6折優惠,王府井百貨還打出3.8折“秋冬商品最后出清”,摩登百貨更是八店聯動“全場商品1折起”,商家節后低折扣主要是由于商場需要清理冬裝庫存。
到了三八節,除了廣百之夜全場3.8折引起轟動之外,廣州友誼、天河城百貨、摩登、新光、東百等百貨也想方設法押寶三八消費。如新光百貨大部分商品低至一至三八折,摩登百貨大部分商品也是三八折。
“五一”期間,廣百黃金大廈推出大促,廣百黃金首飾288元每克,并減免工費,使得不少市民相擁前來購買黃金首飾。有大型百貨公司相關人士坦言,雖然商場依然人頭涌涌,但是,總體的銷售已在前兩年走低的基礎上難以再大幅增長。
像今年這種本土百貨巨頭集中促銷的場面比較少見,有可能是學習電商的促銷理念:行業集中時段打折,深層激發顧客購買熱情,把淡季市場攪熱。而市民此番囤貨完了,一段時間內就不用上電商網站購買同類產品了。
廣州本土百貨頻現關店現象
自電商火爆以來,百貨關店一事近年來屢見不鮮。廣州本土百貨紛紛擴張之路走得非常艱難。這一現象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及思考。
2003年,摩登百貨入駐佛山南海城市廣場,不到兩年便退出;2014年5月13日,摩登百貨新塘店關閉,兩次關店均因經營狀況不理想。2014年7月15日,廣州最大的民營百貨摩登百貨發布公告稱,公司位于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大道8號的西城都薈店,一年多來經營狀況不如預期,計劃進行全場經營調整,暫停營業。業界紛紛認為,若此次調整不成功,可能面臨關店風險。
新光百貨南海店也于2014年5月31日結業,有關負責人稱,原因是“與業主方南海新天地在經營理念、發展方向等方面存在分歧,經雙方慎重考慮,達成了友好解除合作關系的協議”。
廣州友誼佛山店經營三年以來受到宏觀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高端消費受到抑制,加上周邊商圈營商環境整體改善提升明顯滯后的因素,經營培育和提升始終面臨較大困難和壓力,已于2014年12月26日起佛山店暫停營業,內部調整。事實上,這已是2014年廣州百貨擴張受挫的第N例。
至此,在近1年多,廣州已有多家本土百貨公司分店關門停業。記者發現,這些本土百貨公司均屬于行業內第二陣營的品牌,而且關閉的門店也大多布點在周邊城郊的新店,比如新光百貨南海店開業至今不足兩年,摩登百貨新塘店也只開業兩年左右。
廣東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認為,廣州百貨業擴張屢屢受挫,主要是受大環境影響,近幾年消費市場低迷,加上電商沖擊,百貨業受到的影響較大,新店由于市場尚未被培育起來,就更加難做,而迫于經營壓力,百貨業選擇壯士斷腕也是正常。
除了外部競爭的壓力之外,百貨業內部也存在諸多問題,自身缺乏核心競爭力,沒有市場上的“不可替代性”,被市場淘汰也是必然。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百貨以“專柜分成合作制”為主,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品種過于依賴商家,主動權不足,并且大多缺乏開發自持品牌的能力,自有品牌少且知名度差,在新店擴張時往往被招商限制。
廣州百貨各出奇招調整轉型
廣州眾百貨面對行業不景氣、電商沖擊、同業競爭激烈的復雜形勢,百貨公司紛紛各出奇招,求生存、謀發展,無論是試水電商還是轉型做購物中心、開拓自有品牌,都為百貨業帶來新希望,不僅是當下百貨業的新選擇,也凸顯其未來發展趨勢。
1.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熱在廣州市場演繹得似乎尤為火爆。一個月內,廣州市民就發現,在天河、越秀、海珠和番禺的家門口就可以體驗到跨境電商體驗店的服務。自4月27日廣州首家百貨經營的跨境電商體驗店開業以來,廣州就出現了5家跨境電商體驗店。在巨頭攻擊下,這些本土區域跨境電商“小弟們”還有機會嗎?他們有什么優勢能跟“大個子”一決高下?
今年1月23日,廣州首家跨境直購體驗店落戶珠江新城,進口商品及低價、低稅的亮點,導致保稅店生意爆棚,商場緊急調配大量人員拉起警戒線分開人流維持秩序,貨架商品幾度搶購一空。
4月28日,摩登百貨宣布與廣州市首批跨境電商試點企業卓志物流達成戰略合作,在其崗頂店七樓及首層中庭設立了跨境電商體驗店展示區。摩登百貨董事長總經理周強表示:“體驗店將全面實行自采自營,所有訂單由海關全程監管,保證正品。”
繼摩登百貨涉足跨境O2O之后,廣百股份也加入戰局,宣布上線跨境電商頻道。5月15日,廣百股份在廣百黃金珠寶大廈、海珠廣百新一城、新大新番禺店三家門店開設了“廣百薈.跨境購”跨境電商體驗店。廣百股份坦言,現在公司目前擁有線下25家實體網點、累計80多萬的會員系統,旗下擁有數千個進口品牌商資源,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勢明顯。黃永志透露,公司將同步調整實體店與跨境購的經營品類,重點推動國際買手、以輕奢為切入點。
不止廣百股份,步步高、重慶百貨、廣州友誼在內的多家百貨公司也開始搶食跨境電商的蛋糕,其中跨境O2O業務成為其“首選項目”。廣州友誼的高端百貨業務經營困難,連續9個季度營收和利潤負增長,未來公司百貨轉型跨境電商O2O是大概率事件,公司從事跨境電商O2O擁有政府政策傾斜、地理位置和線下客戶及門店資源多重優勢,發展空間巨大。
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傳統百貨公司口碑好且進口品牌商資源長期積累,同時其還有線下門店優勢,所以在跨境O2O業務上具有優勢,“阿里京東這類電商巨頭也在做跨境,他們有流量優勢,規模大品類多,百貨公司在這一塊相對薄弱,但區域市場份額高、線下優勢明顯,所以適合選擇O2O這個突破口。”
2.購物中心化。
以往百貨常以購物中心的主力店身份出現,2014年百貨購物中心化趨勢則明顯加強。購物中心業態更豐富多樣,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強,業界認為,百貨公司轉型做購物中心是可行選擇。
廣百百貨續約百信廣場,旗下新大新百貨入駐開平,這些新動作讓廣百逐漸以主力店的身份參與購物中心的發展,被業界視為進一步“購物中心化”的前奏。
2014年,新光百貨荔灣店就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整,將百貨逐漸購物中心化。在減少零售經營面積的基礎上,增加餐飲業態功能和兒童娛樂功能,引入廣州人氣餐廳“卡朋西餐廳”和兒童游樂園“奇樂兒”,另外,新光百貨還把有機生態蔬果攤引入商場,開創了在百貨店里賣蔬菜水果的先河。
3.開拓自有品牌。
從2013年開始天河城、廣百和摩登三大百貨已紛紛試水自有品牌的開發,并在2014年加大力度。
2014年,天河城百貨繼續拓展自有品牌Teem Quality的品類,增加了健康食品Teem Food,同時加入自營男服Teem Man及自營童裝Teem Kids。,此外廣百百貨表示將開發“全品類”自有品牌,廣州友誼方面也提到未來將推出自有品牌。
百貨發展自有品牌,一方面利于培養顧客的忠誠度,另一方面可省去部分中間環節、擴大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