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舊城改造:地塊規劃難度大,如何破?
難點1:街區情況復雜,硬件軟件環境均有欠缺
旺角的建筑密度極大,人口密度更是達到了每平方公里13萬人;
旺角屬早期開發區域,規劃及配套早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旺角區的部分街區黃賭毒橫行,眾多香港黑道電影也以此地為背景或題材。
破解方法:地區活化
難點2:香港寸土寸金的地塊給予項目諸多限制
破解方法:用重建的改造模式
難點3:各商業中心之間最短距離基本不足200米,商圈融合性過高
周邊分布幾個商業中心:新世紀廣場、旺角電腦中心、信和中心、好景商場、星際城市、先達廣場、旺角中心、Chic之堡、潮流特區、旺角新之城、兆萬中心、皆旺商場、瓊華中心、家樂商場。
破解方法:物業形態選擇歷經5個方案,時間跨度近10年
難點4:跨兩個街區,東西向短,南北向長,物業布局難度大
破解方法
東側組團商業主打——購物中心、寫字樓
西側組團商業主打——朗豪酒店、旺角綜合大樓
二、項目高達15層,業態組合如何有效拉動人流?
方法1:業態組合與主題配合,以美容/皮膚護理、時裝和餐飲為主導,業種豐富
方法2:針對不同消費客群,每個樓層進行主題分區
主題分區——L13 Sky Terrace 頂級享受
L13Ozone娛樂專區,共6家,位處商場頂層,餐廳觀賞數碼天幕最為方便,而且商鋪品味高雅、口味不一,各有特色。
主題分區——L12-L8 Spiral 螺旋回廊
L12-L8以The Spiral 跨越商場5層,螺旋式設計;以本地自有品牌為主導,商鋪總舵以小型獨立商店組成
主題分區——L7-L5 Rook Bottom運動與時尚
L7-L5主打年輕潮流服飾,運動服飾所占比例僅次于時裝,品牌以潮牌為主,業態組合多樣
主題分區——L4 Food Gorge美食天地
L4以美食廣場為主題,共餐飲類包括餐飲和特色食品共18家,占90%
主題分區——L3-L1 Street大牌商業街
L3-L1時尚品牌匯集,其中以國際知名的美容/皮膚護理和時裝為主要業態,業種豐富
主題分區——B2-B1 Underground 地下商業街
B2以超級市場、特色食品為主要業態
B1全部商鋪用于經營鞋類商品
三、6大創意設計吸引并有效集聚客流
1、天外來客似的巖石外立面
2、天空之城式的通天廣場中庭
3、螺旋式動線,亞洲最長通天電梯
朗豪坊購物中心動線設計大膽跳開了每層間手扶電梯的模式,由通天電梯跨區域輸送客流,通過螺旋型樓層設計以及回環型的樓層設計,引導人流由高區向低區行進,創造了全新的購物體驗,并且保證了如此大體量商場的所有店鋪均在人流動線中,同時完全避免了高區商鋪弱勢的局面。
4、人造天空+數碼穹頂
由通天廣場頂部延伸至螺旋體的朗豪坊購物中心穹頂上安裝了可變換的巨型數碼天幕,除了能夠模擬白天黑夜的景象外,更可展現宇宙等神奇景觀,讓游客駐足。
5、“中央金屬森林“
這棵在眾多朗豪坊相片中占據主要位置的物體是朗豪坊通天廣場內的中央金屬森林,有各色銀白色金屬材料構成,是現代主義雕塑造型,其內部隱藏了提供通天廣場冷氣的巨大空調管,消防水管以及其他機電配套設備。
中央金屬森林不僅是通天廣場的標志性物體,也是通天廣場舒適和安全的保障。
6、旺角新地標 HAPPY MAN
HAPPY MAN雕塑由美國設計師拉利貝爾設計,整體用了2.7t不銹鋼;
HAPPY MAN的形態象征著朗豪坊別致而愉悅的精神內涵;
HAPPY MAN不僅是一個只可遠觀的雕塑,附帶設計的座椅讓游人可近距離欣賞這尊雕塑。
經驗總結
朗豪坊成功地用綜合體詮釋了“建筑中的城市”這一形象
朗豪坊模式成為老社區“活化”的典型模板
朗豪坊的整個運作過程對地產項目開發有著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