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人說中國進入O2O時代,但是只有當餐飲業直觀的感受到了O2O帶來的利益增值,O2O才能成為一個時代。那么,在餐飲行業為了搶地盤、圈用戶不斷上演全武行,真金白銀一頓狂燒的今天,O2O到底給餐飲行業帶來了什么?
隨著O2O的概念被一再提及,我們看到最直觀的結果是傳統餐飲企業再也不排斥互聯網和互聯網思維,并開始試著搬起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無論是傳統餐飲連鎖還是帶著互聯網基因成長起來的餐飲企業,面對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只有敢于放棄既有的成功,及時切入新的市場增長點,不斷尋找新方向,找到新模式,并對未來趨勢保持高度關注,才能有效應對市場競爭。
融資、并購、BAT布局、互聯網黑馬、傳統企業轉型……近年來,互聯網+和O2O概念的興起在各行各業被迅速滲透。但在這場互聯網風暴中,誰都沒有穩妥的拿到直接通往未來的船票。因此,無論是幾十年線下連鎖經營的餐飲老將,還是以黑馬之姿殺入餐飲界的互聯網新兵,都要靜下心來,讀懂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對餐飲行業從吃東西到吃體驗,再到吃關系的心態、生態、業態的變革。否則,即使已經因為風口而高高在上的豬,最終也將因為未能長出翅膀而墜落。在品途網日前舉辦的餐飲O2O巔峰對話峰會上,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指出,最近有人說中國進入了O2O時代,但是只有當餐飲業直觀的感受到了O2O帶來的利益增值,O2O才能成為一個時代。那么,在餐飲行業為了搶地盤、圈用戶不斷上演全武行,真金白銀一頓狂燒的今天,O2O到底給餐飲行業帶來了什么?
黃太吉赫暢:外賣是餐飲最大的趨勢
在黃太吉創始人赫暢看來,過去的消費者可能是在大街上,今天的消費者都是在手機里。餐廳的存在實際上只不過是為了創造交易場景,而交易場景的交易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在整個餐飲行業里,唯一能解決餐飲中間交易成本的一定是外賣。同時,隨著外賣單數越來越多,后面單數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因此,盡管外賣會涉及到配送、流量、營銷甚至包裝成本,但就真正能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而言,外賣幾乎是目前看起來未來五年在中國餐飲市場里面最大的趨勢。
近來,黃太吉推出了外賣航母戰略,與餓了么等外賣平臺不同,黃太吉提供的外賣,不需要合作餐廳自己做,而是在黃太吉的中央廚房完成最后的加工,把工廠店開放出來變成一個共享型的聯合生產。
赫暢表示:“黃太吉把自身的外賣產能剝離出來接入很多產品,是希望做一個產品型外賣,精于某一類特別有痛點的人。現在看來最快的市場增量應該是在快餐,尤其是越來越蓬勃發展的中式快餐,標準化程度會越來越高,這個市場很有希望殺出一片新天地。”
到家美食會孫浩:配送效率是外賣的真正挑戰
一個餐廳老板考慮要不要做外賣,或者做外賣對自身是好還是壞有兩種情況。一類是這個餐廳原來幾乎不做外賣,還有一類餐廳原來做外賣,這兩類餐廳考慮應該怎么做外賣時,考量的重點并不一樣。
到家美食會創始人孫浩指出,到家對接的餐廳主體是品牌類的連鎖餐廳,有很多餐廳原來是堂食為主,基本不做外賣。這種情況下,他們對接像到家這類自帶物流的外賣平臺時,餐廳沒有增量的邊際新成本,除了食材成本和平臺的交易成本以外,剩下的幾乎是純利,所以外賣對于一個原來自己不做外賣的餐廳來講,其實是特別好的增加利潤,更多產生邊際效應的方式。
但在有限的飯時之內,外賣會不會存在瓶頸呢?“我覺得瓶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產能力方面,后廚有一定余力的可以做外賣。如果余力已經達到天花板了做外賣就有問題。不過如果你真有生意,建一個中央廚房,把外賣的生意做起來,很多餐廳還是愿意干的。第二個瓶頸是配送效率的提升,這個是對外賣長期業態的真正挑戰。”孫浩說到。
海底撈施琦:餐廳是重要的社交場景
隨著越來越多不懂餐飲的互聯網人,帶著所謂的先進武器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決心進入餐飲行業,傳統餐飲企業都在經歷著從嗤之以鼻、手足無措到慢慢安靜下來的過程,海底撈也不例外。
海底撈在外賣之外,開設了互聯網體驗店,將按摩、美甲等跨界的O2O企業與餐飲融合。用海底撈CIO施琦的話說,如果光是吃飯這件事,大廚到家可以吃,外賣可以吃,為什么要堂食?一個是拼口味、一個是拼裝修風格,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個很好的社交場所。
“在未來五年內,餐飲除了外賣和廚師到家會有很大的增長,在傳統的餐飲堂食可能會出現兩個特征。第一會出來一套整體好用的解決方案,有點像當年淘寶,把百貨業整合到一個系統上。第二未來可能年輕人的主導地位會更強,所以我們唯一不能改變的商業邏輯,就是越年輕的顧客越成為主力,誰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誰就能贏得未來的商業。”
金百萬鄧超:把餐廳變成加工廠
互聯網的方式能給餐飲企業和消費者創造價值在哪呢?金百萬董事長鄧超表示,互聯網對傳統餐飲企業提高效率,降低邊際成本肯定有非常大的作用。金百萬現在也在通過互聯網做一個新的平臺,解決消費者在家怎么做飯的場景。
傳統餐飲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但是有大量的閑置產能,比如人員、設備。利用餐廳原來的閑置產能生產準成品,餐廳不需要交房租,不需要攤銷固定成本,冷庫來講,也只是增加周轉率。“通過釋放閑置產能,來讓門店的利潤得到更多的增加,也就是現在實際上金百萬餐廳已經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為顧客、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簡單服務的一個場所了,同時還是一個中央廚房,是一個加工廠。”鄧超表示。
叫個鴨子曲博:滿足年輕人的需求
餐飲最關鍵的第一在于產品,第二在于服務。怎么能夠讓年輕人通過他們已有的方式,給他們提供更多有意思的需求,滿足他們,是叫個鴨子一直以來的箴言。
從整個行業上來講,叫個鴨子也在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可穿戴設備,叫個鴨子拋出這些概念后,小米等做可穿戴的品牌會就會找到叫個鴨子幫忙研發。在曲博的概念里,既然大家都在說我們是互聯網出來的做的鴨子,我們就希望起一個好的作用,能給行業帶來更多新鮮的啟發。
青年菜君任牧:以銷定產,規避半成品庫存
青年菜君的業務是在生鮮層面,做半成品菜,所有的食材洗切配好,并且輔以相應的調味料,用戶回到家可以直接烹飪。說起來簡單,但相對于傳統生鮮,生鮮半成品對溫度要求和保存環境的要求更高。熟食外賣更多用常溫物流,或者熱鏈物流,而所謂的半成品菜用的更多的是用冷鏈物流。
青年菜君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任牧指出,對于青年菜君來講,要做的是要完全規避掉整個庫存的部分,青年菜君所有的產品都是以銷定產,每天晚上24點會截單,把用戶的定單拆分成各種各樣的食材,直接跟若干一級供應商下單,在兩個小時時間點以內,所有的食材會全部進入中央廚房。從大概2點鐘到第二天早上7點鐘是整個生產周期,從7點鐘開始會涉及到根據用戶定單分揀,然后通過自建物流分揀到各個終端,從這個層面來講,在供應鏈的響應速度上每一個環節時間都非常緊,但同時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規避庫存,第二極大的壓縮干線物流的成本。
來自:品途網 作者:王亞奇(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