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隨著購物中心的發(fā)展,消費者的體驗性感受需求越來越大,購物中心也紛紛尋求體驗轉(zhuǎn)型,下面分析購物中心的交互式零售娛樂體驗該如何做?
隨著購物中心的發(fā)展,消費者的體驗性感受需求越來越大,購物中心也紛紛尋求體驗轉(zhuǎn)型,下面分析購物中心的交互式零售娛樂體驗該如何做?
1、在美國有好多購物中心還配備了溜冰場、小型賽車場、兒童樂園、游泳池、體育館、攀巖館、以及很多其它活動場地。消費者來了購物中心,往往一來就是一整天,而不是幾個小時。
除了有這些活動設施之外,再加上一些設置有教育意義的設施,比如知名雕刻家的雕塑展覽、畫展等,購物中心更可以成為人們陶冶性情和激勵心智的場所。
這些公用空間更是人們家庭聚會和朋友見面的好地方。因此,購物中心可以真正是適合所有人休閑娛樂的目的地。還應注意到的是,很多購物中心都有自己獨特的主題,點綴整個公共空間。這些主題增加了購物中心的歡樂幽默氣氛,也展現(xiàn)出時代建筑風格、地域特征和歷史典故。
2、可能很多購物中心的外表看起來陳舊,沒有任何視覺興奮元素,但里面卻是別有洞天。而新建筑的外表和內(nèi)在一樣都富有視覺興奮特征。
建筑細節(jié)、燈光效果、材料的搭配、巨大的畫面、閃爍的招牌和音樂,都在刺激著整個社區(qū)。這些元素在向過往的人訴說,招呼人們走進來,欣賞更多的視覺興奮元素,邀請著人們進來享受探索樂趣,不是暫短的,而是長時間的欣賞。
但是,購物中心內(nèi)的商店和街邊上、露天的商店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購物中心環(huán)境是受控的,不受天氣的影響。使得人們在購物中心所得到的享受和經(jīng)驗,和任何戶外條件都無法比擬。這種室內(nèi)樂園的放松和享受、刺激和機會,將永遠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論是什么年齡、種族、生活習慣和收入多寡的人群。
比較大的公共空間往往有二至四層樓高,視野開闊,使用多種建筑材料,非常激發(fā)現(xiàn)代思潮的裝飾細節(jié),有時讓人有匪夷所思的感覺。人們的視界可以看到季節(jié)性的裝飾、雕塑、變換的陳列、主題節(jié)目、植物,當然還有形式各異的店面,但一次參觀絕對看不到全部。有的人一次又一次地來,但每一次都有新的收獲和體驗。
3、餐廳和食街戰(zhàn)略性地布局在購物中心,以便為行人提供休息場所,使人們在購物過程中間或參加娛樂活動的過程中間,能得到喘息的機會。特別安排的餐廳則是為了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停留在購物中心內(nèi),或者是來解渴、或者是來解饞。人們在購物中心停留的時間越長,購物的幾率也就越大。零售店家們的確有很多潛在客戶可以捕獲,只要他們別有心機地發(fā)送信息或者是把商品陳列得更具有吸引力。
休息區(qū)域穿插其中,則是為了讓家庭和朋友有一個見面和聊天的場所,談天說地,或者是談談下一個目的地是哪個商店。休息區(qū)往往設計得都很別致,有創(chuàng)意性的雕塑、兒童玩耍區(qū)域,用歡愉和幽默的方式,模仿大自然的情調(diào)。
一般來說在第一層,但也往往是在每一層,都分布著很多獨立的售貨點。這些售點亭實際上就是過去街邊擺攤生意模式的再現(xiàn)。最流行的是售貨車和小攤位。這些攤位沒有圍墻,人們可以繞著四面行走。這些攤點象島嶼,孤懸在石頭地板形成的海洋之上,擺滿琳瑯滿目的商品。
這些售貨攤點是大型成系統(tǒng)的商店的休止符,向人們介紹下一個大規(guī)模正規(guī)商店將是什么摸樣。這些點綴各處的攤點,使購物中心更具有娛樂性。它們不僅截斷人們的視線,也迫使人流不得不左拐右拐,而不是走一條徑直大道。
售貨攤點還有一點獨特之處,就是它們往往是為某項專門商品設置的,并且在不斷變化之中。對于初入行的創(chuàng)業(yè)人士來說,售貨攤點費用較低,可以用來積累經(jīng)驗,也可以用來測試一項新產(chǎn)品。對于成熟的品牌來講,售貨攤點也可以使商品除了正規(guī)的店面之外,還有一個額外的渠道,抵達消費者的視線,從而使商品有更多曝光機會,捕獲更多消費人群。對消費者來說,售貨攤點增加了逛商場的購物機會。所有這些設施,都能增加俘獲消費者的機會,不知不覺地引導消費者停留更多時間,從而增加購物機會。
4、再往下走,就是真正的購物時機了。從遠處,人們的視線就可以看到商店門頭和櫥窗了。從商店的招牌,人們可以看到各種時尚服裝、飾品、家用品、電子、玩具等店鋪,從而決定往哪個方向走,去哪個商店。
再往下,就是體驗購物的一刻,也就是將購物者轉(zhuǎn)變成顧客的過程了。當人們經(jīng)過門口和櫥窗的時候,他們看到有趣的視覺和關聯(lián)陳列商品,以及能夠激發(fā)人們思緒的畫面和招牌,這些特寫更加個性化和人情味。在一個購物空間,陳列總是以某一個系列的商品為主線,或者是以一系列產(chǎn)品為主。人們從一個商店出來進入另一個商店,店家的目的是讓大家多花錢。
櫥窗陳列對店家和品牌來說至關重要。在各種戰(zhàn)略季節(jié),櫥窗必須精心策劃和細心實施,以支持商品的銷售。櫥窗必須有視覺上的刺激作用,以吸引消費者進來。
對于商家來說,一個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就是,櫥窗更新的頻率就是消費者平均進入這個商店間隔。或者說店內(nèi)陳列在4–8周 就應該更換一次,或者是有新商品到來或者是有季節(jié)性促銷時。
這是對真正的店家的考驗。他們的商品陳列是不是真的有視覺要點?價位是不是消費者真正想購買的?他們是否真的按照促銷價采購了商品?
因此,一個購物中心的成功與否,絕對不僅僅是零售商的問題,也是業(yè)主和管理機構的問題。這三方一道,吸引顧客、俘獲顧客、給游客留下一個難忘的印象,使他們還想再次過來。這是一個由規(guī)劃師、設計師和商業(yè)人員構成的專業(yè)團隊的共同任務。任何事都不能靠運氣,失敗并不是經(jīng)營一個購物中心或一個零售網(wǎng)點所樂意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