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大數據相關的 項目也正在被商業地產商高度重視。據 媒體報道, 王健林在2014年一次工作 會議中提到,“ 萬達電商不要把錢重點投在增加 會員上,而是放 在產品研發和 基礎設施建設上。
據報道, 萬達集團1月4日宣布境外兩家 互聯網投資基金作為 財務投資人,出資10億元,獲得萬達電商5%的 股份。這也意味著,萬達火速聯合 百度、 騰訊等以打造全球最大的 O2O電商為 目標的 公司雖然成立僅4個月,其估值已達200億元。
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熱衷于O2O,并且得到了 投資人的認可。商業地產與O2O聯姻之后的前景會怎樣?商業地產能從與互聯網的融合中挖掘到新機遇么?
“拿地就賺”時代一去不復返
據世聯行發布的《2013中國50 城市綜合體戰略地圖》預計,2015年全國50個重點城市綜合體非 住宅總體量達5.64億平方米,同2013年相比 增長率高達77%。有分析認為,無論從全國來看,還是從一線 城市看,目前商業地產的總量已經達到飽和,甚至部 分區域已經過剩,未來將進入 商業物業面積 增長速度遠超 人口增長速度的階段。
此外,互聯網和 智能手機的普及、低 成本的 物流和 配送服務有力 地推動了在線 網購的快速發展,這讓依托 購物中心、 百貨商場、 超市等業態發展的 商業地產業感受到深深的寒意。
另一方面, 寫字樓市場的變化也呈現新的變化。專家 預測,到2025年,現有的 職業類型中有50%將不復存在,人們將會從事更具 創造性的工作。這意味著現有的固定場所的工作方式將會發生改變, 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也應順勢變化。世邦魏理仕亞太區工作場所 戰略部 董事Peter Andrew表示,一貫變化緩慢的房地產行,現在必須做出轉變,即從一個單純的空間提供者,轉變成體驗的策劃者和社區的創建者,并與租戶和其它參與者建立“共贏”的合作關系。誰能理解新一代的房地產解決方案并進行 商業化,誰就能獲得更大的市場回報。
顯然,過去觸地就賺、拿地就贏的時代已經過去。而對于積極擁抱 互聯網并主動求變的商業地產 公司, O2O提供了絕佳切入點。
商業地產O2O第一招:服務“智能”升級
O2O (Online to Offline) 這個概念最早來源于美國,倡導將線上的 消費者帶到現實 經營空間中,讓互聯網成為線下 交易的前臺。而使“線上訂購,線下 消費”這種初步 O2O模式深入人心的是 餐飲團購。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微博]曾經表示:“團購教導了線下商家可以從線上獲取本地用戶,教導了用戶可以經過 網絡尋找本地 服務,給O2O鋪了路,功不可沒。”
然而,是否 商業地產公司打造自己的網站、開發了自己的 APP就完成了O2O布局呢?答案顯然沒有那么簡單。
O2O成為商業地產互聯網改造的切入點背后隱藏的 邏輯是,順應整個 產業格局變化,商業地產的 盈利模式正在從以往追求 銷售,轉變為以 客戶的 需求為中心,提供高 質量、全方位的 增值服務。只有強調越來越完善的體驗和服務,才能區別于其他 競爭對手,獲取客戶的“真心”。
近年來,以“智能”冠名的商業地產 項目不斷涌現,以 科技等手段提升線下 服務質量成為 地產商們走向O2O的共同路徑。
王健林表示, 萬達的 電商探索將會把萬達廣場做成智能廣場,為商家服務,并建立一個需求 數據庫,提升 物業的 經營狀況。
物業服務的“智能化”升級吸引更多精明的地產商加碼。以往商業地產 公司收入的絕大部分是靠銷售,物業的收入微乎其微。顯然, 長期依靠 地產業務 補貼物業服務的傳統地產 思維已經越來越不可行。而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為租戶或 業主提供增值服務,挖掘 社區資源與新的 贏利點,已成為當下商業地產商考慮的重點。
更有地產商認為,將現有物業升級成圍繞著某個 寫字樓租戶 群體或社區居民“柴米油鹽醬醋茶”與“吃喝玩 樂購”提供一站式 服務,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完善物業服務配套只是表層,其內里在于更多獲得 消費目標客戶群。
可以 預見的是,以“便民服務”和“ 社區商業”為核心的物業增值服務將持續發酵,成為 商業地產競爭的重點。
商業地產 O2O關鍵: 大數據助力線上線下融合
國外早有專家推論, 智能手機的普及與 無線網絡的發展將把人類生活接入“一直在線”的狀態,人類生活產生的 數據流可以被全程采集與處理。這樣一來,如果每個 消費者消費過程的 數據均被采集與留存,那么基于大數據的O2O體系由此可以真正建立起來。 服務行業可以依靠 信息化系統內留存的數據對消費者進行立體化的分析,從而建立更加精準的 模型,做到對消費者 消費需求的精準 預測。
正因為如此,與大數據 相關的 項目也正在被商業地產商高度重視。據 媒體報道, 王健林在2014年一次工作 會議中提到,“ 萬達電商不要把錢重點投在增加 會員上,而是放 在產品研發和 基礎設施建設上。一個是要做好 技術平臺,充分發揮 云計算和大數據作用;另一個就是加大 產品研發,研發幾十個、幾百個具有 自主知識產權的 創新應用軟件,讓每個商家都覺得好使、自愿使用,消費者也可以深度體驗、愿意使用,這樣O2O就成功了。”
分析人士認為,萬達與 百度、 騰訊的合作是一套線上線下融合的“智能化生活解決方案”。萬達首先會打通內部 資源,線上線下結合,實現 精準營銷,提高關 聯營銷;實現 服務體系的 效率整合,提高 客戶關系管理效率,形成以 互聯網、移動 客戶端、內容、服務、客戶支持、線下 實體店組成的 商業地產商業生態系統,從而降低本地 運營、推廣、 服務成本;通過 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精準的 購物服務,提高 用戶體驗,將用戶的 消費更多地留在商業地產 商業生態圈內,快速提高商業地產各業務線的 盈利能力。
可以 預見,未來 大數據將是 勞動、 資本以外的第三 商業要素,在整個 商業價值中的作用會越來越大。商業項目運營只有通過大數據采集 消費者的 行為分析,才能夠提煉出更多的“ 價值體驗”和“ 增值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 競爭力。
大數據 O2O體系的建立,不僅可以幫助 企業實現對消費者 需求的 管理,同時也可以實現對于整個企業內部管理的 數據化與科學化,幫助企業進 行業務評估,建立可追溯的業務問責 機制,將以往呈現于 報表中的結果量,細分為過程量,實現精準化的 內控管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向O2O 轉型的關鍵。或許做到這一步,O2O才完成了對商業地產的最終“拯救”。
商業地產O2O核心:將運營提升到 戰略高度
商業地產的O2O,其 核心能力是基于線下衍生出來的, 精細化運營將是其實體商業勝出的關鍵。
經緯創投[微博] 合伙人萬浩基曾表示,與傳統的 互聯網項目不同, O2O模式最重要的其實是一家企業的線下 運營能力。其實,一個商業項目的成功除了要有明確的 市場定位、強有力的 招商執行,最后都要落實到商業 運營。
浙江工業大學經貿 管理學院院長、 房地產研究所所長虞曉芬說得更為直白:“以后, 開發商業 地產相當于生了一個兒子,你要負責他一輩子,包括娶老婆還有 孫子的事情都要管。 商業地產需要不斷地培育、不斷地 經營,為 消費者帶來更全新的體驗。”
而隨著商業地產發展的逐步深入,未來商業地產項目會進入優勝劣汰的過程,這樣必然促使開發商要將商業地產的 O2O運營提升到戰略高度。
短期來看,中國的商業地產 公司運營 團隊普遍在互聯網方面存在短板,缺少 互聯網思維,將難以將商業地產與互聯網有效融合。這也對缺乏互聯網基因的商業地產公司提出了新要求。
而長遠來看,商業地產的O2O, 應該是對貫穿于整體的 商業運營全面的改造。有互聯網人士分析認為,雖然商業地產目前面臨著如何利用互聯網發展已成型的綜合體,轉變 服務意識,塑造互聯網化的 營銷氛圍等諸多現實難題,但最終擺在商業地產商面前的問題仍是如何建立新的 產業鏈形態。
未來O2O發展在中國將呈現更加多樣化的模式。各路人馬包括 互聯網企業、 物業公司、跨國 資本等都將紛紛進入O2O領域, 競爭也會白熱化??梢?預見的是,占據地利人和優勢的商業地產商將與線上平臺、 信息化廠商一道不斷探求符合自身發展的 O2O模式,催生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新型業態,為 客戶提供更高 質量的 服務與 消費體驗。
【來源: 商業經濟學】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