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迪拜伊本·巴圖塔購物中心:4大手段有效提高額外利潤
1、出讓活動的贊助權
占地約50萬平方米,有275家零售商店、一家大型超級市場、營業面積超過3800平方米餐飲區、一家擁有21個放映廳的超大影城,是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主題購物中心。由此,購物中心每年要舉辦許多活動,通過出賣這些活動的主辦權獲得額外利益。
2、出售商標品牌或命名權
購物中心6個大廳分別取材于巴圖塔旅游過的6個文明古國:是中國、印度、波斯、埃及、突尼斯、安達盧西亞(當時在穆斯林統治下的西班牙南部地區)。通過6大區域不同的風格特色,出售購物中心關鍵位置和顯眼處給一些贊助公司,以獲取額外收益。
3、戰略營銷聯盟
建筑設計采用了北京天壇、故宮、南京朝天宮、廣州五仙觀最有特色的建筑元素,民族風格十分濃郁,分布在各大廳的各個商店內部則用現代建筑藝術和現代建筑材料裝飾。通過與贊助商、材料商建立戰略性營銷聯盟關系,通過自身的銷售安排、市場廣告獲得贊助商的服務和產品。
4、出售購物巴士、商場指南、停車場廣告牌等獲取收益
以“文化”或“故事”等元素作為線索,營造差異化風格,為消費者提供一種“在別處”的別致、新穎場所感受。通過出售巴士、商場指南、停車場廣告牌等廣告,讓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能感受更多附加價值,便會促成他們未來的重復到訪,從而提高經營利潤。
二、葡萄牙里斯本Centro Colombo:與企業建立長短期的合作關系
1、大規模的企業贊助
作為歐洲大陸最大規模的購物中心,葡萄牙里斯本哥倫玻廣場擁著一套令許多開發商羨慕的贊助方式——與許多企業建立長短期的合作關系。
可口可樂公司是起最主要的贊助商之一,在環形的美食廣場上,可口可樂的商標出現在從指引牌到食物托盤和杯身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電子墻上則反復播放著贊助企業的信息。由于在大多數賣場擁有專賣權,可口可樂公司占據了所有飲料銷售量的97%。
巧克力制造商Nestlé Schöller也是贊助合作伙伴,在該中心有咖啡的專供和冰淇淋的專賣權。膠棒生產商The Pritt Co贊助了一個兒童樂園;有兩家銀行設置了ATM。
私人電信通信公司Düsseldorf-based ISIS提供了無線網絡和閉路式的手機信號,為那些寄存小孩在游樂中心的父母在購物中隨時與他們的小孩保持接觸。此外,還與一些非傳統的企業合作,例如EVO——奧伯豪斯地區的一家電力供應商。
2、季節性的贊助聯盟
除了這些長期性的合作關系外(基本都是3-10年),Centro還建立一些季節性的贊助聯盟,例如每年一月份滑雪節與諾基亞簽訂協議。同時,還與一些企業建立實物的贊助關系,這些企業提供實物以代替現金,如玩具商樂高。
3、懸掛在中心內和停車場的橫幅、雜志、免費圖書
在與業建立合作關系之外,額外收入還來自于傳統的廣告牌、懸掛在中心內和停車場的橫幅以及雜志、免費圖書。
三、英國Blue wate購物中心:贊助合作發展的先驅
1、與電力公司的贊助合作
通過與電力公司的贊助合作,使商家在用電上獲得一定的補償收益,從而減少商家成本,提高購物中心利益。
2、與汽車公司的贊助合作
英國的Blue water是贊助合作發展的先驅,路虎下屬品牌“皇冠寶石”就是其贊助商之一。“皇冠寶石”在Blue water有一個45分鐘的跨越障礙式模擬訓練。三年里,這種訓練已吸引了15000名駕駛者。不僅為贊助商提高了銷售額,而且為購物中心吸引了大量人氣。
四、西班牙馬德里Madrid Xanadú center:與企業簽訂合作贊助協議
歐洲贊助的活躍也吸引了美國商業地產的開發商。當弗吉尼亞州的MILLS公司2003年在馬德里附近開建一家120萬平方英尺的Madrid Xanadú center時,就與可口可樂簽訂了一份合作贊助協議,這種贊助方式代替了傳統的出售某些權力以及一些促銷活動等方式。
總結:除了收租金,購物中心還可以怎樣賺錢?
對于開發商來說,自持物業越來越多,對運營收益要求自然越來越高。而收益不僅僅來自于租金或利潤收入,還應該尋求多樣化的收益來源。
對一些大型有實力的開發商來說,采取的是統一的贊助模式,如美國Simon房地產開發公司和General Growth房地產公司,他們的合伙人包括百事可樂公司和Visa信用卡組織。
對于一些比較小的開發商而言,由于沒有足夠的全國性購物中心組合來吸引眾多贊助商的關注,因此采取了另外一種方式,使贊助商的任務分散到單獨的各個購物中心。
把團體贊助商的任務分散到各個購物中心有一個大的優勢:能運用其旗下購物中心組合和相互競爭的公司就不同項目達成交易。
如百事可樂在Tauman集團的15個購物中心有贊助活動,而可口可樂公司在該集團的另外兩個購物中心有贊助活動。
一般而言,具體的贊助方式多為出售品牌或一些活動冠名權,并且購物中心可以通過與贊助企業的合作形成一種戰略營銷聯盟關系。
對國內購物中心來說,尋求商業贊助還是一種新穎的模式,有很大的商業空間和利益空間可挖掘,對當下的商業地產熱可以說有積極意義。而對當前興起的城市綜合體浪潮,這種贊助經營模式更具有借鑒價值。
同時,在尋求多樣化的收益來源時,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兼顧多方利益實現及潛在價值
購物中心的盈利模式不是片面和單向的,既需要考慮投資人、開發商、運營商收入和利益的實現,又需要考慮置業者、經營者的實際回報和潛在價值,甚至還要考慮到專業合作伙伴的支持度和消費者的認同度。
盈利模式的設計與規劃實際上是為確保項目的可實現性、可操控性、可持續性,發揮兼顧各參與者投入與產出之間的調節杠桿。
2、兼顧現金流和利潤
在購物中心盈利模式的推算中,應根據項目不同階段的現實狀況,在現金流和利潤之間進行選擇和規劃,特別是預判出項目籌備期間和運營期間的現金流入、流出的幾個關鍵節點,首先應做到確保項目運轉不因出現資金斷流,而對項目預期利潤產生顛覆性影響。
然后,通過細化對不同階段的租售價格和策略、不同階段的融資渠道規劃和成本評估、不同階段的經營收益與支出測算等,確保項目預期利潤可實現的最大化。
3、兼顧長期價值與短期利益
購物中心盈利模式的設計和建立更重要的在于:如何使之成為一種有規律的方法。使購物中心不僅是依托業態組合模式;而且是一種有規律的、可持續發展的盈利模式,這種盈利模式應當是經營現實短期利益與地產長期保值增值的統一體。
在國外,商業地產運作已被金融化,商業地產早被視為金融產品,投資到商業地產更關注其長期穩定的回報和商業物業持續保值增值。
所以,在盈利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在租售價格的制定、租售持比例的匹配、核心主力店引進合作條件的博弈、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的選擇等幾個環節中,都需要統籌兼顧長期價值與短期利益。
4、兼顧租售目標實現與后期運營管理
購物中心項目實施過程實際上是其商業定位、盈利模式的實現過程。需要在符合項目定位、實現業態組合、完成租售任務的同時,兼顧到運營商統一經營管理工作,為運營期鋪平道路、奠定基礎。
如根據項目特征和需要,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租賃合同》時,是否考慮同時簽訂涉及反租、回購、統招、委托管理、物業管理、消防協議等合同文本和條款,成為系列合作,確保項目高效、有序、健康過渡到運營期,使項目盈利模式在運營期得以執行和延續。
來自:微信號“商業地產云智庫”(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