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商業消費如何與民生消費結合走進社區?昨天,市人大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就本市商業轉型升級情況開展調研。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參加。市商務委透露,目前本市社區零售規模已占全市商業零售50%以上,“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智能化社區商業,推進“互聯網+”服務消費新業態。
殷一璀一行赴靜安區華山小區調研社區商業創新轉型情況,并赴K11購物藝術中心調研綜合體驗型購物中心模式。
近年來,本市大力發展以服務民生為核心,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社區商業服務新模式,積極推動生鮮食品、快速消費品、定制化餐飲等配送服務進入社區。
靜安地處中心城區,但是“高大上”的商業消費下,大量的民生消費仍需要在社區就近解決,社區商業承擔著這一不可或缺的功能。對此,靜安區建立了“互聯網+社區商業”新技術、新模式,引入一號店、自動售菜機等線上線下立體服務,促進社區商業轉型升級。
常委會組成人員在華山小區現場看到,居民自主辦理會員卡、充值后就可以在小區中的自動售菜機上購買到平價的蔬菜、瓜果、肉類,這些產品保持12小時新鮮更換。市商務委介紹,目前以自動售菜和網訂店取為代表的智慧微菜場模式快速發展,營業網點已達349個,此外農工商、京東、一號店、順豐也在社區設立服務中心,提供網絡購物咨詢、導購、使用及定制采購、門到門配送等便民服務。
靜安區商務委介紹,為促進商業轉型升級,確保規范服務,加強了事前、事中和事后跟蹤把關。事前從經營證照資質、價格和服務等進行論證篩選把關;事中組織市民監督員隊伍進行檢查,實行退出機制,保證服務規范有序;事后實行社會資質機構開展滿意度測評,充分聽取居民意見,提升優化直供服務。
結合“十三五”規劃制訂,靜安區將為老服務、超市等民生必備業態納入規劃建設,明確社區功能定位。實施社會組織承接社區直供服務模式,建立社區商業為老直供服務工作聯盟,在協調規范有序運行的同時,不斷聽取居民意見,零距離對接民生需求。
據了解,本月即將召開的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本市商業轉型升級情況的報告。
本文來源于文匯報,記者祝越,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