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個性化如此鮮明的時代,零售行業也不忘發展自己的“個性”。尤其是對于希望長期有效發展的購物中心來說,如果是僅僅滿足于項目的定位而缺少具有創意元素的主題支撐,把購物中心的功能僅僅局限在商業的消費,結果往往就是使購物中心越來越趨于平庸。
那么,如何賦予自己獨特的靈魂,使其擁有創意主題的元素,使購物中心的長期運營注入永續的動力,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突圍,適應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已成為各大購物中心的思考點。
何為主題式購物中心
那么,到底什么是主題式購物中心,它跟傳統意義上的購物中心又有什么區別呢?筆者采訪了復旦大學的程崗教授。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混淆了主題式購物中心的概念。”復旦大學教授程崗如是說,“主題式購物中心一定是一個品牌項目,購物中心本身就是一種定性,才能滿足于它的基本要求。第二,拋開商圈來說,主題式不是徹底的差異化,徹底的另類。主題式購物中心一定是吸引周邊商圈的特色之一但不是全部,因而它是一種在配置功能上的強化。第三,主題式購物中心是融入了一種‘軟文化’,是一種精神上的文化,應該是有這個特點。然而,現在有較多的購物中心在做主題式的時候,就只是一個業態上的配比發生了變化,就覺得是在做主題式,又或者,有些購物中心是為了招商而去做主題,這些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題式購物中心。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混淆了主題式購物中心的概念。”
另外,程崗分析,“其實現在有些主題式購物中心,比如說母嬰、兒童等主題購物中心都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主題式購物中心。人群的劃分有三個層次,第一是生理層次,就是普通意義上的男女老少,第二是身份層次,比如職業白領、家庭主婦等,第三就是人的心理層次,就比如現在的80后90后他們的消費觀念上的差異,這就上升到主題意義上了。”
主題式購物中心崛起
目前,縱觀國內的購物中心,大多數依舊停留在缺少主題特色的時代,但是也不缺乏一些特色的主題購物中心嶄露頭角。如上海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的K11,、北京的僑福芳草地、南京的水游城等主題購物中心的成功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這兩年,隨著主題式購物中心的興起,不少發展較好的城市以之為導向,開始規劃、在建或已建成主題式購物中心,這其中或是以文化藝術為主題,或是以海洋、水世界為主題,或是以魔法為主題,或是以兒童為主題的購物中心。
細心觀察的人不難發現,這些在建或已建成的主題購物中心雖然不多,但其分布區域——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鄭州、長沙、合肥、南京、常州、無錫、揚州、杭州、昆明等城市,都是全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因此,主題式購物中心或許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全國商業地產的風向。
那么,主題式購物中心是否是購物中心在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呢?“因為購物中心本身在發展過程中會各自尋找差異化,主題式的發展是多樣化的,比如文化主題,就是一種軟的精神和文化,比如消費者的訴求在變化等等,這些都是在發展過程中的必然。”復旦大學程崗教授說。
主題式購物中心的優勢
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在逛商場,與其說是在購物,更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現在,構建主題性購物中心正成為一種趨勢,于是各大商家紛紛追求個性化,將主題概念融入購物中心,尋求錯位競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體驗。
那么相比較于傳統的購物中心,主題式購物中心的優勢又體現在哪里呢?
主題式購物中心區別于普通的購物中心,其根本目的就是在競爭中實現差異化,從而保持商場的永久動力。換言之,主題購物中心也是一種圈子文化,一個主題相對應的客群也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