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萬達轉型需穩定現金流 揭秘王健林推輕資產的3大原因

來源:搜房土地網綜合整理       作者:搜房土地網綜合整理       時間:2015-12-03

    在萬達集團2014年會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除了公布各項業績外,重點發出了萬達第四次轉型的信號,此次轉型主要內容是轉向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包括萬達集團的轉型和萬達商業地產的轉型。

  如今的萬達已不再是一家單純的房地產企業,正在轉型為融合商業地產、文化旅游、金融服務等于一身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用王健林本人的話來說即“去地產化”,向“輕資產”轉型。從目前萬達的動作來看,相比前三次轉型,第四次轉型范圍更廣、力度更大,是代表萬達未來發展方向的全新轉型升級。

  何為“輕資產”

  什么是輕資產?王健林曾用了一個例子來描述:“投資建設萬達廣場,全部資金別人出,萬達負責選址、設計、建造、招商和管理,使用萬達廣場品牌和萬達全球獨創的商業信息化管理“慧云”系統。所產生的租金收益萬達與投資方按一定比例分成。這是一種全新模式,萬達去年開始研發,現在已開始運行。這就是萬達廣場輕資產模式。”

  為何轉型“輕資產”

  王健林曾在專訪中坦言,萬達轉型輕資產是因為內部原因。且萬達轉型不是剛提出的,其實早就開始了。王健林指出此次轉型“輕資產”是基于萬達對房地產行業的認識。王健林認為房地產行業不是一個長期穩定現金流的行業,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的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史就是半個世紀。城市化率一到80%-90%,行業就萎縮了。再看歐美,雖有房地產行業,但不再是很大的行業了。

  所以,萬達基于這樣的考慮,將轉型和做百年企業口號是捆在一起,且物質基礎不可或缺即穩定的現金流。然而僅僅是從單純的住宅轉型做商業地產雖有穩定的現金流,但還是要靠賣房子來平衡,還是有風險。所以王健林決定帶領萬達去地產化,向“輕資產”模式轉型。

  簡單總結下來,萬達轉型的原因可以簡單歸結到以下3點:

  1、擴大競爭優勢

  重資產受制于房地產周期,現金回流很快,發展起來容易。但高利潤時代已經過去。重資產模式雖然還能發展,但難度在加大。要快速擴大規模,就要轉型輕資產。

  2、發展中小城市

  王健林指出如從租金回報比看,一二線城市項目甚至可能不如三四線城市項目,因為一二線城市項目地價更貴、投資更大。三四線城市土地價格相對便宜,現在去還能選到比較好的中心地段。從其經驗看,一個四五十萬人口的三四線城市,完全能承載一個大型萬達廣場,而且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的忠誠度更高。

  3、產生邊際效益

  輕資產快速擴大規模,還能產生邊際效應。

  “轉型大師”萬達的履歷表

  從萬達創辦至今經歷過三次轉型且取得了成功,目前正在經歷第四次轉型,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轉型大師”。那么萬達已經成功經歷了那幾次轉型呢?

  第一次轉型:從地方走向全國

  1993年,萬達由地方企業轉向全國性企業。我們從大連走出去,到廣州開發。廣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高地,當時流行一句話,“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我們敢去很不簡單,需要勇氣。總結走出去經驗后,1998年萬達大規模走向全國。

  第二次轉型:由住宅轉向商業地產

  2000年,由住宅地產轉向商業地產。住宅地產不穩定,有項目就有現金流,項目做完現金流就斷了。而且從全世界的實踐看,每個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就半個世紀左右,城市化進程結束房地產行業就會萎縮。從企業持續穩定發展角度,萬達決定轉向商業地產。

  第三次轉型:進軍文化旅游產業

  2006年,從單一房地產轉向商業地產、文化旅游綜合性企業。圍繞不動產,萬達進入文化、旅游等其他產業。這次轉型使我們的思維方式、人才結構、企業管理都發生變化。過去萬達總裁班子都是搞建筑出身,轉向綜合性企業后,文化、旅游等方方面面的人才都有了。

  第四次轉型:國際化、服務業、輕資產

  第四次轉型2014年初開始實施。這次轉型分二方面:從空間上看,萬達從中國國內企業轉向跨國企業;從內容上看,萬達從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轉向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形成商業、文化、金融、電商四個支柱產業。萬達第四次轉型從空間和力度上都發生深刻變化,與前三次轉型有本質不同。一是企業性質發生根本變化。前三次轉型,企業仍以房地產為主,這一次轉向以服務業為主。二是企業戰略目標發生本質變化,從中國一流企業轉向世界一流跨國企業。不滿足在中國發展,要走向世界。

  小結

  自從2014年萬達宣布轉型“輕資產”后一直動作頻頻,且觸角涉及地產、文化、旅游及體育等多個產業,覆蓋范圍十分廣。那么轉型大師此次能否完美變身?讓我們拭目以待。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