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若將書店當成商業的又一招攬人氣法寶,可以試想這樣一種結果,你會去強烈邀請書店的入駐商業,但品牌書店未必會選擇你。書店畢竟不是餐飲,人人食之。
五年前的商業地產人士說,人離不開吃,餐飲是購物中心吸引人氣的法寶,事實證明這個理論沒錯,餐飲在不少購物中心至今仍舊占據不可代替的比例;又在兩三年前,體驗式兒童業態以“兒童帶全家”的概念在商業地產中風靡,但最終人氣導流到底有多少成效,難以計算;如今,給人提供“精神糧食”的書店正以全新的運營理念,在購物中心中擴大市場份額,那么,書店又將成為餐飲及兒童業態下一個標配?
我們來看看這些不僅僅賣書的書店。不到10天前,臺灣文化地標誠品的首家大陸旗艦店——“誠品生活蘇州”正式開幕,這家書店選址就和傳統書店不太一樣,沒有落地于傳統商圈,而是修建于金雞湖東岸的工業園區內。
誠品在蘇州的這一旗艦店有一些不同尋常的地方,在這個項目中,誠品不僅是一家書商,它的另一角色是地產開發商。這是由誠品買地開發的一個綜合體項目,建筑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包括兩棟塔樓和一個四層的裙樓,1.5萬平方米的書店只占了裙樓面積的四分之一,另外兩棟住宅“誠品居所”還可供出售。
一家書商做房地產開發,筆者聯想到做電子的步步高、做食品的旺旺、新希望、奧克斯,不過中間把地產項目做成被叫好的品牌,寥寥無幾,試問,初進大陸的誠品又能做出一番什么花樣?
我們難以想象這一家書店的向心力可以如此強勁,在臺灣,誠品是一個文化地標,甚至成為一個觀光景點。蘇州誠品開業當天,甚至夸張到開業不久就開始限制人流。商業地產期望以某種業態帶動人氣的效果莫過于此。
在成都,太古里方所書店也在太古里的初期運營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從地面扶梯下達至方所書店,新奇的書店陳列和裝修風格抓住了不少文人騷客的心,書類更是齊全新奇,除此之外,它超越了一家書店的概念,同時還運營服飾、美學生活產品、植物和咖啡等業態。
誠品也是如此,只不過蘇州的這一家誠品除了圖書、文具、咖啡、輕食尚之外,將一家書店能夠集合的品牌能量已經轉入地產開發當中了,書店正發揮著新的可能。匪夷所思的是,蘇州“誠品居所”的大平層產品,銷售價格6.5萬元/平方米,觸頂蘇州豪宅市場的價格,而酒店式公寓產品售價則達到3.5萬元/平方米。
蘇州誠品項目的開發,我們看到了一家書店的能級,但最終標以高價的“誠品居所”是否能夠像其書籍一樣受市場青睞我們難以論斷。在成都,已經有不知名書店品牌進駐,如西西弗、方所、言幾又,但他們仍舊恪守本分的做著賣書的生意,或者一些跟書相關的其他業態,書店被商業地產人士越來越多的考慮招商來吸引人氣。
那么,書店又將成為繼餐飲及體驗式兒童業態吸引人氣的另一法寶?
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這樣說的,“書店越來越像現代人的寺廟,但你不一定從中帶走什么。”寺廟僅僅是祈福、將心里雜陳送去求得平靜的一方凈地,書店似乎更像是城市中的寺廟,去的人多,帶走書的是少數。若將書店當成商業的又一招攬人氣法寶,可以試想這樣一種結果,你會去強烈邀請書店的入駐商業,但品牌書店未必會選擇你。書店畢竟不是餐飲,人人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