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從統計結果來看,一線城市除了上海、深圳的便利店發展水平較高以外,北京、廣州便利店的發展水平距離日本和中國臺灣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便利店就在消費者身邊,這個行業發展情況如何?5月9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繼續統計并發布“2016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本次調查的城市共計36個,涵蓋中國大陸除拉薩市以外的30個省會城市、直轄市,4個計劃單列市和兩個其他城市。指數的核心數據為連鎖品牌化的便利店數量、便利店數量的增速、24小時便利店的比例及政策支持力度,在此基礎上,統計計算出了各城市的便利店指數。其中,深圳、廈門、長沙、東莞、北京名列前五位。通過指數的測算,分析出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目前成現5個特點:
特點一,區域發展不平衡,各城市便利店發展差距較大。
從本次統計結果來看,一線城市除了上海、深圳的便利店發展水平較高以外,北京、廣州便利店的發展水平距離日本和中國臺灣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全國各城市之間的發展水平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南方沿海地區是便利店發展較好的區域,西北、西南內陸地區是便利店發展較為落后的區域。
特點二,仍然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
近幾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是零售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業態之一。2015年,中國便利店仍然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從統計結果來看,便利店增長率超過20%的城市占到所調查城市總數的47.5%。哈爾濱、武漢、長沙是增長速度最快的三個城市。其中,哈爾濱的增長率達到了33.3%,中部城市長沙、武漢等也成為便利店發展較為迅速的城市。另外,近兩年北京市商委推出的一系列鼓勵政策及各大品牌角逐北京市場,令北京市便利店的增速也達到了23.5%,成為便利店發展的明星區域。上海市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和飽和度問題,近幾年門店總數沒有較大的增長。
特點三,發展空間仍然較大,競爭進一步加劇。
我國便利店行業在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吸引了各種資本的加入。新興便利店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從本次統計結果來看,2015年的便利店品牌已達到262個。如上海,深圳、南京的便利店品牌均超過了10個。便利店在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競爭壓力也在進一步增大。
特點四,24小時營業便利店比例區域化分布仍然明顯。
數據顯示,南方地區城市的24小時便利店比例明顯高于北方地區,其中24小時便利店占比超過50%的城市中,南方地區占到了76.9%,呈現出絕對優勢;這也體現出南北方消費者在生活消費習慣上的差異性和氣候的影響因素。北方城市便利店在經營時間明顯短于南方城市。
特點五,便利店行業發展仍需政策支持。
從本次統計結果來看,便利店行業發展速度與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匹配。便利店在發展過程中受到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仍然較低。對于便利店發展的政策環境仍需要政府做進一步的優化。
本次普查共選取全國36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其中樣本城市基本覆蓋了全國重點一、二線城市。包括除了拉薩以外30個省會和直轄市及4個計劃單列市和東莞、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