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可謂是風雨波折,疫情退去,洪水襲來,留給商業地產的時間壓縮至一半,相互競爭在所難免。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面對激烈的競爭與挑戰,商業地產要如何回暖?又該如何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超越同期水平?
特色引流,競爭出優
近些年來,商業地產一直面臨著嚴重的同質化問題,雖然很多商業都在打造與眾不同的引流王牌,但大多數都是以體驗式業態作為突破口。
商業地產想通過推陳出新,靠特色引流,就需要管理者將消費者需求和商業創新之間進行完美融合,既要避免創意因簡單而被對手復制,又要考慮實現的復雜程度進而節約成本支出。
如何給消費者一個愿意青睞的理由,除了需要規劃創新之外,也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發現問題并尋找切入點,打造特色引流。
競爭之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才是王道。
資源整合,優勢激增
商業地產想要回暖,需要大量的客流量和業績,此時就需要看誰的競爭優勢更為明顯。
從總體上看,知名品牌的綜合運營能力較為強大。
渠道:知名大體量的商業體擁有較為全面和成熟的運營體系。
成本:知名的商業體,成本管控以及負債率管控要優于一般性的商業體,自營店鋪拿貨價低于市場同類商家。
運營能力:知名商業體在擁有較強運營能力的同時還需要穩步提升。
如此看來,普通商業體要想取得競爭優勢,還需要采取迂回戰術,避免直接競爭,利用好本身運作靈活、執行效率高、落實速度快等優勢,實現業績提升。
競爭,說到底拼的是渠道、成本、運營能力,考驗的是一個商業的綜合資源整合能力。
人性化服務,品質化保障
當前大環境下,不但商業需要回暖,消費者亦然,因此消費人性化、服務品質化,是任何時候都奏效的商業提升方式。服務是個廣泛的概念,想每天都服務好每一個人是個理想性的目標,人的理性和感性都會認可服務好他的商業。
就目前而言,消費者雖也在回暖當中,但總體的消費支出不如去年同期水平,市場容量也在漸漸地擴大當中。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也應該存在一些合理性:
核心市場:高能級城市(一二線)核心位置的商業,由知名商業體之間展開競爭。
非核心市場:在三線以上的城市、非核心區域由一般性的、普通商業體之間進行競爭。
商業競爭也在市場作用下劃分的明顯,同等水平之間展開競爭,這也不失為一種公平合理性。
文章來源:商業地產招商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