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管理,目標是我們努力的終點,指標是我們為達到終點所做的一系列努力的分解。
因此,房地產運營指標的設置成為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那么關于運營指標,第一步是設置,第二步是運用。
關于設置和選用,首先要知道房地產運營指標到底有多少?接下來分享實際工作中的100個運營指標,涵蓋各個專業線。
備注:每個企業和每個人對指標的理解不同,僅供參考。
序號 指標名稱 指標公式 備注
1、人均稅后利潤:凈利潤/職工總人數
2、人均開發面積:在建面積/職工總人數
3、人均成本管理面積:在建面積/部門總人數
4、人均效能:(實際人均凈利潤/目標人均凈利潤)*20%+(目標管理費用占簽約金額比率/實際比率)*20%+(目標營銷費用占簽約金額比率/實際比率)*20%+(實際人均開發面積/目標人均開發面積)*20%+(實際人均簽約面積/目標人均簽約面積)*20%
5、人力投入產出率:人工成本/利潤
6、人均設計管理面積:全年各項目所出施工圖建筑面積總和/部門員工數量
7、人均招采面積:在建面積/部門總人數
8、團隊培訓計劃完成率:部門負責人每季對部門員工實際授課數/計劃授課數
9、骨干員工流失率:專業經理、高級經理離職數/專業經理、高級經理總數×100%
10、核心員工流失率:總監級(副總監)離職數/總監級(副總監)總數×100%
11、員工滿意度:第三方調查
12、員工敬業度:內部調查
13、開發效率(從拿地到開盤):開盤日期-土地成交確認書日期
14、從開工到四證周期:施工證取得日期-土地成交確認書日期
15、開發貸周期:取得第一筆開發貸日期-土地成交確認書日期
16、計劃完成率:節點完成實際得分和/節點標準分值和
17、里程碑節點完成率:里程碑節點完成實際得分和/里程碑節點標準分值和
18、標準工期達成率:例如:∑項目標準層施工天數/∑項目標準層數
19、目標成本變動率:(動態成本-目標成本)/目標成本*100%
20、目標成本調整幅度:[∑(項目年度最后一次調整的目標成本/項目年初目標成本)]/項目數
21、項目成本利潤率:Σ項目凈利潤/Σ項目總成本
22、無效成本:無效成本/結算造價
23、預算執行偏差率:1-(實際支出/資金計劃支出)*100%
24、可售單方土地成本:土地總成本÷總可售面積
25、可售單方成本:(土地總成本+工程成本)/總可售面積
26、建面單方成本:(土地總成本+工程成本)÷總建筑面積
27、批量精裝標準:批量精裝工程成本÷精裝套內面積
28、精裝溢價率:批量精裝增加總貨值÷批量精裝工程成本
29、前端融資成本:利率
30、招標采購完成率:實際按時完成招采數/計劃完成招采數*100%
31、合格供應商增長率:“合格”等級以上供應商數量/入庫供應商總數(工程及材料設備類)*100%
32、招標周期偏差:[∑(項目某項招采任務招標實際天數/項目某項招采任務招標要求天數)]/項目數
33、最低投標入圍單位比例:最低價中標數/總招標數
34、戰略采購合同額比例:戰略采購/總采購
35、工程款支付及時性:考核期內實付金額/應付金額
36 、人均工程建設面積(工程業務口):年度在建面積/(工程線員工在職天數/365)
37、質量通病抽檢覆蓋率:已抽檢房屋套數/竣工交付房屋總套數
38、三房檢測合格率:第三方檢測合格的房屋套數/檢測房屋總套數
39、現場簽證控制率:全年工程累計簽證金額/全年工程累計合同金額
40、區域年終工程質量評分∑(區域每期季度質量分×區域每期季度評分面積)÷區域每期季度評分面積之和
41、戶均缺陷率:一次交付工程質量缺陷總數/交付總套數
42、交付滿意度:指交付時客戶對房屋質量的滿意度評分的平均值
43、來訪客戶成交率:成交套數/到訪人數
44、客戶成交周期:成交客戶中,第一次到訪至簽約平均周期
45、銷售去化速度:簽約套數/每月
46、權益貨值:動態總貨值*股權比例
47、項目總可售貨值:房源貨值+車位貨值
48、庫存:已取證未售+已達售未取證
49、營銷費用:費率或上限,孰低原則
50、銷售毛利潤額:主營業務收入-土地總成本-工程成本-資本化利息
51、銷售毛利潤率:銷售毛利潤額÷主營業務收入
52、銷售凈利潤額:主營業務收入-項目總成本
53、銷售凈利潤率:銷售凈利潤額÷主營業務收入
54、銷售回款率:已售貨值回款額/已售貨值
55、銷售達成率:績效期限內實際銷售額÷績效期限內銷售目標
56、存貨銷售目標達成率:2019年存貨銷售額/2019年存貨銷售目標
57、新供貨量去化率:2019年新供貨量銷售額÷2019年辦理預售證貨量總額
58、戶均維修成本:交付一年內維修成本/總戶數
59、戶均賠償費用:賠償費用總額/總戶數
60、銷售退房率:退房套數/總認購套數
61、產品競爭能力:同業態項目平均售價/競品售價 or 同價格去化更快
62、區域競爭能力:年銷售額市場占有率
63、凈利潤偏差率:(動態凈利潤/啟動會凈利潤)×100%
64、管理費用:費率或上限,孰低原則
65、利潤增長率:年銷售凈利率/上年銷售凈利率
66、自有資金投資峰值:項目總峰值-前端融資金額
67、資金利息:集團投入項目的資金計息
68、成就共享基數:銷售凈利潤額-集團投入資金計息
69、成就共享比例:按成就共享制度中相應的比例規定
70、年投資回報率:年度利潤/投資總額
71、土地儲備:未開工面積or未取得施工證面積
72、土地投資任務完成率:區域完成投資項目數÷區域目標投資項目數
73、土地溢價率:成交樓面價與起拍樓面價相比的溢價幅度
74、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總資產平均余額
75、總資產平均余額:(期初總資產余額+期末總資產余額)/2
76、投訴曝光量:報紙、電視、新媒體等針對項目工程質量、設計、銷售及客服等方面投訴曝光次數
77、分戶驗收一次合格率:分戶驗收一次合格數/抽查驗收總數×100%
78、項目工程成本:毛坯工程成本+精裝工程成本
79、含融資現金流回正時間:開發貸融資+銷售回款=前期資金投入(含自有資金投入+前端融資)的時間
80、不含融資現金流回正時間:銷售回款=前期資金投入(含自有資金投入+前端融資+開發貸融資)的時間
81、年自有資金投資回報率:銷售凈利潤額÷自有資金投資峰值÷現金流回正時間(含融資)×12
82、項目整體自有資金投資回報率:銷售凈利潤額÷自有資金投資峰值
83、總建筑面積:地上總建筑面積+地下總建筑面積
84、總計容面積:地上總計容面積+地下總計容面積
85、設計周期:拿地到方案內部評審過會
86、設計費用控制率:控制率=實際完成值/預算值
87、限額設計指標達成率:限額設計指標完成數/設計指標限額總數
88、設計變更率 設計變更金額/動態成本
89、設計成本偏差率:動態成本/前期設計成本
90、設計項目創新率:1-標準化產品使用率
91、主營業務收入:不包括持有資產
92、項目總成本:土地總成本+工程成本+三項費用+資本化利息+附加稅+土增稅+企業所得稅
93、EVA(經濟增加值):銷售凈利潤額-集團投入資金計息+貢獻集團資金計息
94、ROE(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潤額÷(自有資金平均投入×開發周期年)
95、IRR:通常不能低于12%
96、ROIC(資源占用回報率):權益凈利潤/占用集團資金資源
97、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98、投資利潤率(IRO) :息稅前利潤(EBIT)/總投資(TI)*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