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些火爆熱門的商業街你了解多少?
近年來,由于人們的消費需求產生變化,旅游業也隨之產生變化。比如跟團游已經不再大勢,而自駕游、自由行逐漸成為年輕人群的主要選擇。側面可以看出,旅游市場的消費主力也從70后、80后過渡到90后、00后,商業街的發展已由傳統型商業街向主題型商業街轉變,而筆者認為,主題型商業街現在乃至未來已經開始向文博型商業街發展。
何為文博型商業街?文博型商業街是針對年輕一代的消費人群追求消費個性化、旅游中注重體驗性而提出的。文博型商業街不僅需要滿足客群的消費需求,更需要滿足人們的文化體驗,這也是其競爭力的關鍵。
如果提到商業街,你會想到什么?成都的寬窄巷子、北京的南鑼鼓巷、武漢的楚河漢街?這些商業街為什么被大多數游客列為打卡地?答案顯而易見:游客來到一座陌生城市,他們希望能感受到當地的生活,希望感受到城市文化,希望能在他們的眼睛里、嘴巴里、相機里留下這座城市的印象。而一條兼具文化體驗和商業消費的商業街是他們的首要選擇。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想與大家分享、討論文博型商業街的商業業態具有什么樣的特點,這些特點又是怎么形成的,對于未來進一步打造商業街有什么啟示。
二、商業街業態還能這么做?用事實說話
在以往打造商業街的項目中,不斷積累與研究,摸索出一套針對文博型商業街商業業態如何打造的可行方法,以下通過分析兩個項目案例進行說明。
(一) 江蘇鹽城鹽鎮水街二期項目
● 項目背景:
鹽鎮水街占地200多畝,地處鹽城市南部新城區,作為新城區中文化結合商業的龍頭項目,以打造海鹽文化主題為項目建設重點,同時作為承擔城市特色商業、旅游觀光、文化休閑等內容的城市功能區。二期項目需要解決一期項目文化內涵體現不足、文化與商業結合不充分的問題。
● 商業業態部分設計思路:
提煉運用海鹽文化,一是體現海鹽生產方面,供鹽民對行業之神進行崇拜的鹽宗祠,二是體現海鹽行銷方面,為鹽商捐建、互通信息的鹽商會館,三是體現官府鹽政管理方面的鹽政衙門,四是體現鹽業的民俗文化方面,以情境化雕塑為主體的景觀群落。
同時開發夜間經濟,增設小酒館、茶社、流動售賣等休閑娛樂業態,增加商業街的夜間活力,滿足游人夜間出行觀賞夜景時產生的消費需求。
● 項目效果:
年游客接待量:200萬余人次
年營業額:930萬余元
2019年春節期間,鹽鎮水街共接待市民、游客50多萬人次,其中元宵節燈會接待游客22.6萬人次。
2009年5月18日,鹽鎮水街被征選為鹽城市09年國際商貿交流會以及國際海鹽文化節開幕的其中一處交流平臺。
(二)陜西華山游客集散中心商業街
● 項目背景:
華山屬于國家5A級景區,華山游客集散中心作為一處兼具交通樞紐功能和華山文化展示窗口的多功能場所,其下所屬的商業街需要承擔滿足中外游客了解華山文化和商業消費需求的兩大問題。
● 商業業態部分設計思路:
通過對華山文化的延伸和分析,以武俠文化為側重點設置業態和體驗線路,充分結合武俠文化中的不同元素與熱點,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設置文化體驗項目。如武俠小說中的煉丹爐搖身一變成為糖丸爐、游客可參與武林大會與虛擬武俠人物過招、走進打鐵行親自“煉鐵”打造一把屬于自己的秘密武器等等,以具有豐富文化體驗的商業業態既能引起武俠文化群體的興趣,又能在文化情景下實現順承式消費。
● 項目效果:
年游客接待量:250萬余人次
年營業額:780萬余元
(三)小結
打造文博型商業街業態的方法:
(1)以現代時尚的表現形式展現當地傳統文化特色,在滿足多樣化游客審美需求的同時,增加藝術品鑒,景觀體驗,主題活動等內容,提升商街的文化張力與感染力;
(2)豐富夜間旅游的產品體系,以光影與景觀烘托商街氛圍,同時增加夜間體驗消費的地域化商業業態,擴大商街盈利周期,實現盈利最大化;
(3)以文化主題為區域功能分割布局為思路,強調“一條街,多文化”的功能布局形態,或傳統與時尚,或四季分割,或白晝劃分等布局類型,不斷刺激游客感官興趣,減少游客體驗疲憊度,擴大招商的多樣性與業態備選庫。
(4)在選擇入駐商家時,充分考慮商家的文化調性是否能與商業街文化屬性產生呼應,比如江蘇鹽城水街中90%的業態是江蘇當地各類商家,涉及飲食、服飾、手工藝品等,而國際時尚類品牌商家只占少數。
三、不可錯過的重要知識點——文博型商業街商業業態特點。
通過以上的項目案例分析和方法總結,我們可以得出文博型商業街商業業態與傳統型商業街業態有著很大差別。傳統商業街往往不具有濃厚的文化屬性,在打造業態和選擇入駐商家時也僅限于考慮盈利相關的問題,不注重文化呼應。而一條文博型商業街的業態則具備以下特點:
1、具有可體驗性的商業業態。以刺激游客感官興趣為核心,強調最大化調動游客互動與參與的功能為過程,最終實現消費。
2、貼切當地生活屬性的商業業態,業態必須與生活文化相依存。放大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特色、生活習慣與民風民俗,通過活動、演藝、體驗的環節,使游客了解陌生的、有興趣的、好玩的地域特色,促進游客通過體驗實現文化傳播與商業消費。例如川蜀地區的掏耳朵、京津地區的爆肚、江浙地區的油紙傘等,只有這些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業態才能打造“逛一條街,品一座城”的效果。
3、以文化為引導的文商混搭型商業業態組群。在以往的業態混搭的基礎上,擴大以文化展示與文化體驗為引導的商業業態,在業態類型混搭方面,一方面多樣化業態的植入與表現,一方面增加文化型業態,滿足游客在游覽的過程中豐富其游覽興趣。
結語
在目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與發展趨勢下,面對人們日漸增長的文化體驗型消費需求的難題,商業街轉型是勢在必行。打造一條成功的商業街涉及許多方面:選址、建筑風格、動線設計、景觀小品等等,為什么這篇文章圍繞著業態來寫呢?筆者認為:文博型商業街的最大特色是文化屬性,如何使游客直觀感受到商業街所代表的城市生活文化,最有效的就是將直接面對人群的各類商業業態與城市生活文化充分融合。只有業態做到了文商結合、增強文化體驗,這條商業街才能在游客腦海中留下名字。
文章來源:互動博物館設計施工就找光影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