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陌生城市能快速的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非地標性市集莫屬,市集匯聚著這座城最潮流時尚和最精髓的文化、美食和娛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也能在此窺見一斑。
“日中為市,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后疫情時代,隨著各地政策支持與放開,門檻低、體驗性強、空間開放的城市市集蜂擁而至,三千年古老的“市集”在商業的不停迭代中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融入場景體驗的市集為城市經濟文化發展探尋出新的道路,是傳統的回歸,亦是創新的延伸。年輕一代只在仙俠劇中看到的人聲鼎沸,吃喝玩樂、燈火搖曳的市集落地生根。“趕集”成了城市的新時尚。
目前夜市和文創市集是城市市集的主要輸出,同時也有一些內容和形態更為小眾的市集,呈現出繁榮多樣的趨勢。
夜市點亮城市夜經濟
城市的夜市地攤不再是印象中臟亂差,一擺垃圾收三天的狀態,一些城市從位置、物業等方面進行相關規定,為夜市經濟的有序發展提供了管理規范。
一夜成名的安義夜巷助力上海打造了一場具有上海味、時尚潮、國際范兒和煙火氣的城市夜生活嘉年華。項目由靜安嘉里中心舉辦,舉辦地點就在商場的外廣場,全長約256米,招攬攤主約50家左右。根據安義夜巷的營業數據顯示,開市以來,嘉里中心客流量增長35%,商場業績增長44%,有效為商場積攢了人氣,是拉動城市夜經濟的活力引擎。
夜市業態匯集了花市、餐飲、生活方式、休憩娛樂區、舞臺區等豐富的活動及消費空間,在二次活動時商戶更替率達到80%左右,讓消費者保持新鮮。夜市受眾多樣,年輕消費者愿意熬到凌晨,熬過通宵,在夜市,釋放自己一天的疲憊。
沉浸式度假進行時的商場主題市集
購物中心對市集聚集人氣的效應具備很強敏感度,僅2010年全國商場就舉辦了1000多場市集活動,外擺設置新穎主題或干脆讓所轄店鋪在街區廣場開設檔口,也有一些購物中心直接將集市做在了商場內,場景炫酷的主題式街區正當紅。
城市市集3.0 Holiday主題店,在中山公園龍之夢2F造了一座“吃不胖國際機場&吃不胖國際車站”,不僅有每個店鋪都有機場元素的“候機場”,三層樓高可點火的“火箭”、摩登復古還有逼真仿生人旅客乘務員的“東方快車”金光閃閃的羅馬假日“許愿池”,還搭起了“露營帳篷”,凹造型、拍大片,讓你一秒奔赴城市之約。
度假自然不能少了美食, LVMH旗下高端起泡酒品牌夏桐,打造了“日不落小酒館”陽光假日主題快閃,限時空降24天;人氣新亞洲點心集合店店蜜芝林;網紅茶飲螺螄粉首家糖水「粉家木薯糖水」專門店;寶藏咖啡廳todos los dias商場首店等8家實力店鋪實力加盟,這種自帶社交屬性的網紅打卡第三休閑空間,解鎖逛吃模式,多角度的造景,片刻遠離都市快節奏的生活,感受假日的浪漫微醺!味蕾和視覺雙重享受,體驗沉浸式度假進行時。
菜市場的不同進化
民以食為天,雖然年輕一代習慣了電商配備生鮮,下班在購物中心下的連鎖超市帶貨,但是大多數還是愛人聲鼎沸煙火氣更濃的菜市場,國外旅游時更是繞不開匯聚當地魅力的百年生鮮市場。環境更干凈,小吃更衛生逐漸成為每個城市對菜市場管理的標準,業態創新也層出不窮,引入飯堂,健身,展覽的也不在少數。
今天想談的是在北京開了12年的“北京有機農夫市集”,這個草根民間團體從最初簡單地幫助從事生態農業的小型生產者打開銷售渠道,與消費者建立直接連接,逐步發展到希望在權利平等、政策倡導、環境保護、替代性經濟模式等各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力量。
CSA作為一種支援小農、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互助合作和環境友善的經濟模式,是替代不可持續的產業化農業一個可供探索的方向,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其在中國大陸CSA主要群體,對于生產規模有限的小農戶來說,獲取有機認證是一件成本高到遙不可及的事情,市集的全部品來自于遵循生態種植理念的小農戶手中。
通過建立PGS(參與式保障體系),市集鼓勵農戶之間、消費者與農戶之間的監督與交流。市集在甄選生產者的標準上是近乎嚴苛的,除了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添加劑,是否環保是否可持續是否好吃都涵蓋在內。在市集組織者常天樂看來,農民是“城市的英雄”,他們是重要的社會角色,提高農民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融合感,也一直是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努力的方向。根據 2015 年農夫市集受訪時公布的數據,他們總銷售額達到了 1500 萬至 2000 萬元。2017 年,農夫市集衍生出了一個可持續食物與農業的知識社區“食通社”。他們也嘗試解決農戶的資金問題,開放“小額貸款”。
到了“趕集日”,農友們帶著自家遵循生態種植原則的新鮮果蔬或是農副產品前來擺攤兒,固定消費者都帶著購物袋、飯盒、水杯購物三寶前來購物社交。市集鼓勵捐出自己不用的廢舊袋子在市集循環使用,方便新來的散客;散打重出江湖,人們可以用家里用過的瓶子來購買市集售賣的環保洗潔精、洗手液等液體產品。在這里人們把有機農業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一種生產方式和謀生手段。市集中無論農友還是城市里的消費者社會構成廣雜,研發者、普通農民和城市返鄉青年、明星、海歸、全職媽媽、學生和退休老人。
一棵自然、健康的果蔬能夠從土地里生長出來,所要付出的時間、土地和人工成本,注定是相對高昂的,大規模生產和化肥催生基礎上的普通農產品生長速度快、成本低廉。無論哪種選擇,無分對錯,經濟能力與購買行為需匹配,但其實消費習慣也是選擇的潛在動力。十幾塊的奶茶不貴,8元的純天然胡蘿卜就是天價呢?市集提供了一個渠道,你可以選擇你需要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從“生產-收購-消費”模式中解放農友,給他們固定的客源,讓他們真正賺到錢。“有錢可賺”才是這個可持續發展鏈條不斷的根本。
集市的根據地“集室”在今年3.1日宣布被購物中心翻倍租金后仍強制搬遷,有集友說:“從09年開始接觸了市集,就再也不想分開了,集市不僅僅是一個買菜的地方,給我帶來了很多生活上的改變。通過集市認識了很多朋友,集市是和家一樣的地方,路過,聊兩句,坐坐,時不時吃一頓,太美好的地方了。鳳凰匯沒有了集市,根本就不會再去了。”市集在Z世代不僅僅是一個購物場所,更是一群志趣相同人的社交活動空間,市集的誕生也改變了參與者的生活方式。
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今天,人們愿意改變消費習慣為健康買單,但發現即便吃個老壇酸菜,也只能吃到坑里衛生不達標的,而老壇的都外銷了。CSA概念也許是特別的,但是對農夫和消費者雙向互利的菜市場市集經濟發展值得星星之火以燎原全國。
老字號如何搭乘市集這個東風
當下老字號品牌都在追尋升級與變化,在新中點賽道如火如荼的大環境下, 極具上海地方特色的廣蓮申,也在搭乘市集這波熱度,開了一間“點心市場”新潮又復古,成功的在不喪失中老年擁躉的前提下,通過場景設置對話年輕人。
點心市場是廣蓮申的第一家主題店,廣蓮申希望這個商業空間更具有人情味與煙火氣,于是同質的“市場場景”接住了這個定位,顏色選配是市場經典藍白紅色,產品的生產銷售甚至大聲叫賣聲都貫穿在市集的場景內,整體設計上打造了沉浸式的市場空間體驗,模仿市場的蔬菜區、海鮮區以及肉類售賣區的空間風格,設定了不同的產品售賣區域。
入門處放置的菜籃子以及蔬菜、家禽擺件,就感受到了濃厚的市場氛圍;地上的小瓷磚、玻璃視窗上的產品選單、懷舊的紅藍馬賽克紙箱,增加了空間的國潮視覺元素;模仿市場肉鋪檔口,掛了一排“肉”,提升了空間的趣味性;貼在金屬卷簾門上的牛皮癬,是空間內市井氣最濃厚的元素。
這一切的細節都在給你“還原”一個市場該有的樣子,但又是進化后凌亂中帶著秩序的市場,呈現給消費者的是一個年輕俏皮又時尚復古的零售空間。
在產品品質與服務上廣蓮申同樣具備市場濃厚的人情味。將中點“西”做,在不悖離傳統的基礎上,用西式糕點工藝重做中點,選料優質加上低脂低油、減糖,融入創新因素,降低負擔的品嘗美味,還時時創新,比如與知名奶油供貨方出品聯名產品等等,這些輕而易舉俘獲一眾中國胃又懂健康的消費者。
甜點和西點產品都是新鮮現做,用料考究,隔著透亮的巨大櫥窗看到蛋糕師傅進行甜點制作,制作完畢當場上架,保證新鮮;“稱重時一定要去皮,價格抹去零頭”;部分產品還可以一個起售,讓人們忍不住刷遍菜單;免費奉茶、雨傘出借。這濃郁的“市場行為”,讓廣蓮申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品牌,留住上海的市井文化和人情世故。
廣蓮申相信“無論賣多賣少,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客人新鮮著吃,久吃不厭,可以常回來坐坐,讓廣蓮申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市場場景只是一個模式,而這點溫情也吸引著崇尚個性、注重社交的Z時代。
逛創意市集 走入生活與夢想的集散地
場地選址可山可海可工廠的創意市集引領著年輕人的時尚潮流,都市年輕人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之后,總希望給自己的周末來點儀式感。去一場新鮮有趣的市集,和有趣的人聊聊天,買些愉悅自己的小玩意兒。“小儀式感”怡情,創意市集的共通點是:不賣市面上的通行貨。
我們是有組織的讓你潮吃潮玩
凡幾、伍德吃托克的這類的內容平臺,作為品牌聚合體,帶著品牌去合適的空間舉辦一場市集,通過構建一個社交、零售、及娛樂的復合場景,吸引垂直客群。這種有門票的市集,算場租外的額外收入外,也幫助集市中的商戶有效的篩選出了有效客戶。有黃牛在門口兜售票的場子,有多熱?門口限流排隊超過半小時的消費者最清楚。
與一些商業地產運營者只把市集當成臨時鋪面出租,缺乏組織策劃不同,凡幾、伍德吃托克都像是創意策展團隊伍根據客群有效進行主題及品牌的篩選。凡幾的定位是原創、設計、現代、摩登和社群。品牌方選擇犯忌,因為不僅需要銷售額,還需要接觸到對的客群,讓客群去關注他們的品牌,提高曝光率。
凡幾市集內有很多藝術性和設計感強的獨立品牌,餐飲偶爾場次能到20%。伍德吃托克”最早做以美食為主的市集,根據已經披露的數字,2021年凡幾市集已有200個攤位,銷售破百萬。2015 年,伍德吃托克在北京三里屯舉辦到第三場活動時,銷售額已經較第一場活動翻倍至 200 萬元。他們都已在業績業界留下了經典案例,比如“一萬種咖啡市集”。
隨著名氣增大,有些場地方還會付費邀請。比如凡幾市集,“安義夜巷”。2021 年“夜靜安”生活節政府邀約參與方,目的是活躍區域文化經濟。伍德吃托克2020年與深圳萬象天地合作舉辦為期 4 個月的周末“超級市場”,帶來的300多個新品牌中有200 個深圳首店,客流量比前五個月增長了 85%,商場美食街總業績環比提升超過 50%。商場也通過市集更直觀地考核、挑選一些可以入駐商場的品牌。
德吃托克試圖走通資本入住,成功復制的工業化之路,凡幾選擇保持精致和創造力,已遙遙領先于同業的他們,后續發展拭目以待。
進入藝術家大腦
奇點藝術節、野餐藝術節,這類將藝術與擺攤結合在一起,每個攤位有自己想要表達的訴求,不把掃碼、加微信、關注公眾號、我要賺你錢直白輸出的市集也是新生代的愛,不想人擠人,只想周末安靜的在這樣的市集上溜達。逛累了躺下感受微風輕拂,樹影搖曳,陽光穿過綠葉縫隙,灑落斑駁光影。感受藝術,音樂、陽光和人聲歡笑交織成趣。
奇點藝術節是中國第一個專注于獨立插畫和獨立漫畫的藝術節,致力于推廣青年藝術家的獨立藝術作品,讓獨立創作的藝術精神得以被發掘和傳播。自2017年起不斷將國內優秀的獨立小眾藝術家介紹給國內觀眾之余,亦有引入國外出色的小眾獨立藝術家,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碰撞。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近百組頂尖藝術家們的藝術作品,豐富了國內的獨立藝術層面。始于上海的野餐藝術節是2018年發起的實驗性公眾藝術節,是一個國際性多元化的重要的藝術平臺及交流活動,召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 “一起野餐”,一起創建更多交流與創作的可能性。藝術家自由而廣泛的分享創作過程、故事、靈感,促進文化深度交流,為藝術創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走,練攤兒去!
諾大的中國原生態發展生生不息的“地攤兒”在各地知名的不少,不管中間由于歷史原因是否有停留,擱置,改造和規范,還在生存的必定在這個年代重新煥發生機。
北京三大鬼市之一大柳樹鬼市已不僅僅是一個單純交易物品的地方,不少慕名而來的人已將其當成了城市文化會客廳,近幾年來鬼市探奇的、打卡的年輕人也多了起來,鬼市成了旅游攻略上北京的“必游景點”。
不收攤費的練攤兒是否是你兒時的最遠大的理想職業?從一大推雜七雜八中挑出“寶貝兒”是否是你的美夢?晚上開市,天亮前收市的大柳樹鬼市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
鬼市以前以古董文玩居多,宣統時期二品大員戴的頂戴花翎、皇帝賞的黃馬褂都曾在鬼市出現過,現在售賣商品種類繁多,多了些年輕人愛玩的東西。從電子產品到奢侈品,從家具到玩具,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公文包、老飯盒、行軍水壺,還有珍珠壺、火斗等特別的老物件兒也充斥其內,人潮攢動,不同年代真假混雜的物件置于一處,儼然一個大型二手百貨市場。
拿著鬼市內行身份認證標識的手電筒,遵循“入市則守,絕不問貨從何來”、先來后到、買定離手、錢貨兩清和人家看上一件東西,你不能抬價,不能搶貨,除非人家不要,你才能再商量價格等這些“規矩”,在燈絲搖曳的攤販前撿漏兒。這種場景設置帶來的微妙感讓趟一趟鬼市的體驗值刷滿。
充滿青春躁動的野市
對,就是被城管隨機驅趕的。不止小年輕,上歲數的老人也愛流連的地方,只逛也滿足,但基本上都會帶貨走的。抬頭也許就是清倉大甩賣大黃招牌,賣的東西也是千奇百怪,10元一次摸一下爆炸頭你想嗎?這種野生市集在合理規范引流下,解決民生的同時未必不是一個好的商業爆點。
“創意市集”因其強大的引流力、相對靈活的時間地點、開放的交流環境、良好的活動可拓展性,帶動了一股新的潮流,許多政府單位、企業、校園活動紛紛加入創意市集的行列。
在還沒“泛濫”之前,要先厘清這項文化之本質,創意市集之存在是可以讓每個人的想像與創意,而文化衍生品則必須展現蘊含在文化藝術生命中之深度內涵和人文情感,甚至是一種生活美學風格,繼而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收入。若這些商品只是義烏小商品,假國粹的“手工復制品”,甚至是因為標榜手工而哄抬價錢,這個熱鬧不過是一場鬧而已。
結語
目前市集冒出來的同質性高、價錢不合理、商品種類太少、品質不穩定、缺乏實用性和商品缺乏創意這些問題,未來需以設計創造產品、服務、活動、場所及地域特色上的差異,提升市集之獨特性來提升。
市集做為展示城市文化內容的商業體,不僅為個體經營者提供了低門檻謀生存或創品牌的試水場地,商家帶來流量,也為消費者帶來新鮮刺激的多元線下體驗,他們一起催活了這個古老卻又創新的經濟。國外那些經典的創意市集依各國民情而各有其獨特姿態,這些市集能夠成功有一個共同之因素,即是包括地方政府、當地社區力量,甚至是企業界的長期規劃、扶持與行銷,城市不僅需要快閃店還需要經久留存的市集作為城市標簽。
文章來源:和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