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建立統一大市場 實現全國一盤棋

來源:世聯評估       作者:世聯評估       時間:2022-04-18

?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成為我國進行經濟和金融全面布局、全面升級,以及啟動經濟內循環的指導性文件。

《意見》從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

我們將選擇土地市場、資本市場、能源市場、生態環境市場和現代流通體系進行重點解讀。


什么是全國統一大市場?

統一大市場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個市場的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的設施高標準聯通、要素和資源市場以及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同時市場的監管要公平統一、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進一步規范的大市場。


目的是促進商品、要素、資源等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要條件

內需特別是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終消費支出與資本形成總額對我國GDP的貢獻率持續保持在高位,2021年消費在中國經濟增量的三架馬車中貢獻最大,貢獻比例為65.4%,投資和凈出口貢獻比例則分別為13.7%和20.9%。由于中國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使得凈出口貢獻超過投資。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風險事件不斷,因此我們需要立足強大的國內市場,打通一些關鍵點和關鍵領域的梗阻,抓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釋放內需潛力,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


圖1a 中國經濟年度增長
圖片
數據來源:Wind

圖1b GDP增長貢獻率
圖片
數據來源:Wind

標準先行:新時代的“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

統一市場監管規則、標準和程序是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統一標準,可以防止部分企業利用數據、算法、技術手段等方式排除和限制競爭,有效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建立一套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將會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監管成本和企業合規成本,市場參與主體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去自動匹配,有利于促進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并非整齊劃一,而是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下,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健全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

由于城鄉建設用地市場呈現明顯的二元特點,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就成為一直以來土地改革的目標。關于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從2008年十七屆三中全會的“逐步建立”,到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建立”,再到2020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和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建立健全”。


長期以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與國有土地所有權地位不對等,集體建設用地產權不明晰、權能不完整、實現方式單一等問題制約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市場建設,損害了農民土地權益。為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支持扶貧開發,符合條件的地區在探索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從共同富裕的角度來看,跨省域間的調劑使用應該從國家層面予以統籌。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破除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礙,賦予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權利,實現同地同價同權。此舉將有利于打造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促進資本下鄉,進而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


圖片


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

持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統籌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同步推進基礎制度改革。


根據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將成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主線。


全面注冊制是全盤性的系統改革,區別于單純的板塊試點。現在市場分為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亟需統一市場標準、監管審核標準,為注冊制的全面落地實施鋪平道路。全面推行注冊制改革,將極大地降低監管成本,有力激發資本市場活力,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效能。全面實施注冊制將會持續加大上市公司特別是優質企業的供給量,有助于從全世界吸引人才和技術,建立起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成熟市場。


實踐證明,注冊制有效提高了股票發行效率,縮短了企業上市排隊時間,促進了投融資環境改善。創業板新股從受理到上市平均所需天數在注冊制改革前為532天,而在實施了注冊制的科創板和改革后的創業板,企業IPO排隊時間顯著縮短,平均約為300天。


2021年,共有524家企業IPO,其中402家以注冊制形式上市,融資規模達3,579億元,占新上市企業融資總額的66%。自2019年6月科創板開市和2020年8月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以來,截至2022年2月末,A股市場共有670余家企業在注冊制下完成發行上市,合計融資規模約為7,915億元。


圖2 統一的資本市場
圖片


雙碳目標: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和生態環境市場

油氣、電力、煤炭是我國能源供應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從國家層面統籌考慮多種能源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它們之間的相互替代作用,將有助于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礎上實現“雙碳”目標。打破省際間壁壘、推動互聯互通將有效促進標準化能源產品的全國性交易。

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各地區、各部門都要為直接或間接碳排放付出同樣的單位費用(碳排放價格),都可以按照同樣的碳價從碳匯或碳捕獲與封存獲得收益。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市場,將有助于推動在減排成本最低的地區和部門減碳,實現全局最優而非局部最優。

推動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也是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的重要手段。2016年—2021年,我國先后出臺了18項綠色產品評價國家標準,印發了3批綠色產品評價標準清單及認證產品目錄,將19類近90種產品納入認證范圍,覆蓋有機綠色食品、紡織品、汽車摩托車輪胎、塑料制品、洗滌用品、建材、快遞包裝、電器電子等產品。頒發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證書3.4萬余張,獲證企業1.6萬余家。同時,還有涉及單一綠色屬性的認證服務,如節能、節水、光伏、風電、環保、循環等認證項目,共頒發證書18萬余張,獲證企業2萬余家。

綠色消費升級會帶動綠色制造升級,進而促進經濟綠色轉型升級。《“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工信部規〔2021〕178號)提出主要目標:到2025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在此背景下,加快構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頂層設計和政策措施,強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綜合試驗作用,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以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有效運行和風險管控機制,全面推進經濟綠色轉型升級。


圖3 創建綠色全產業鏈:促進綠色消費、擴大綠色供給、暢通綠色循環
圖片


高效的流通體系

構建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將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內外貿聯動發展。現代流通體系是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標準市場體系、高水平大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現代流通體系既是國內大循環的基礎骨架,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必須借助的市場接口。我們應當從完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社會信用體系、應急物流體系等方面統籌推進硬件和軟件建設,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圖4 現代流通體系

圖片

大數據發揮關鍵作用

目前我國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等各類市場之間是分別監管、條塊分割的狀態。未來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熟應用,可以將各類市場信息進行比對、有機地將它們整合在一起,充分考慮各類市場數據之間的聯系,實施統一的管理,以確保我國統一大市場的健康發展,提高生產要素資源配置的效率和國內大市場監管的效率。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市場數據不充分、不真實的問題,用數據和技術來推動市場經濟進入更高級的發展階段


未來國家將整合建立商品市場、要素市場、服務市場、金融市場等各類市場信息之間的互聯互通監管機制,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保駕護航。


結語

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將會極大加快市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傳遞速度,便于市場參與主體快速有效地做出決策,縮短各個要素的流通時間與成本,有利于市場交易的快速完成。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將有助于疏通堵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