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與動物親密接觸的最主要媒介之一,動物園已成為各大城市文化休閑的“標配”設施。然而,我國動物園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其旅游產品形態并未發生大的變化。絕大多數動物園仍然停留在初級觀光階段。
隨著體驗經濟的到來,這種傳統的動物游覽方式,遠遠不能滿足游客對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的深度需求,動物園的游覽方式、產品形態勢必面臨改造升級換代的挑戰和機遇。而南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動物園,卻憑借其超強的體驗,可以風靡百年而熱度不減,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保持自然特色,升級游客體驗
阿德萊德動物園是澳大利亞第二古老的動物園,代表著南澳大利亞的遺產和社會歷史的重要部分。自1883年阿德萊德動物園首次對公眾開放以來,南澳大利亞人世代相傳,共同造訪了動物園,目前由南澳大利亞動物園獨立保護協會Zoos SA經營。其愿景為保護物種免于滅絕,并將人類與自然聯系起來。
動物園內擁有超過2500公頃的動物以及250多種外來和本地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魚類,它們在超過八公頃的植物園中得到了展示。除了種類豐富的動物,園內還具有專業的園藝團隊來設計,開發,維護和不斷發展園內的花園和場地,以創建從公共區域到動物棲息地的自然植物園。這些植物包含許多具有遺產和文化價值的植物,如600多歲的古老Yacca(草樹– Xanthorrhoea sp)、歷史可追溯到1876年的澳洲紫藤和莫頓灣無花果(Ficus macrophylla)等。
動物園始終以科學保護動物、提升游客體驗為運營宗旨,啟發每個人為保護動物做出貢獻。進入院內,游客們如同化身冒險家一般,穿越叢林,在自然,獨特和刺激的環境中發現自己與本土和外來動物的聯系。
園內每種動物都有專門的飼養員,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游客提供不同的體驗活動。例如,1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在唯一人工喂養的大熊貓場地探索熊貓生活,為他們制作食物,而6歲以上的小朋友則可以在小浣熊基地進行這樣的體驗。
除了最受歡迎的大熊貓,游客還可以喂養各種動物,如喂長頸鹿吃胡蘿卜、抱著貓鼬邊喂食便觀察他們飲食的狀態、喂食巨型亞達伯拉象龜、喂考拉、喂企鵝,喂獅子、喂老虎等。還可以和他們一起玩耍,玩耍的同時還能夠在飼養員的講解下了解每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及各種知識,如長頸鹿和老虎身上獨特的圖案,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每只動物都獨一無二,長頸鹿的舌頭平均長度為21英寸等。
此外,游客還可以變身動物管理員,和動物飼養員一起學習有關動物護理的所有知識,年齡小一些的孩子可以和兒童動物園動物(例如山羊,豚鼠,兔子和短尾羚)一起進食,互動、生活。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則可以幫忙準備動物的飼料,清潔圍欄和訪問禁區,體驗作為動物園飼養員的生活。
2019年,動物園還新斥資擴建了一個兒童動物園。新型的兒童動物園設有適合各種能力的兒童玩耍和探索的區域,為山羊設有平衡木和梯子,為短尾羚羊設立攀爬的樹枝和專門的展示區,為小鳥特別設置秋千,使其鍛煉平衡能力,孩子們可以通過親身體驗了解這些裝置設計的含義,從而與動物朋友建立信任關系,并學會利用這些技術豐富自己的寵物在家里的生活。
新兒童動物園還為兒童專門定制了一本手冊,每個涂色頁都說明了動物福利的不同領域,孩子可以通過涂色,了解更多有關如何照料動物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阿德萊德動物園還是澳大利亞第一家使用直觀iBeacon技術的動物園,游客下載應用后,便會收到有關動物園的信息。訪問動物園時,這款應用還可充當個人導游,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提供一張互動地圖,其中包含有關動物園,其動物和保護工作的信息。在動物園中漫步時,該應用程序還會提醒您動物園周圍的景點,并提供有趣且實用的信息,例如物種事實,最近的設施和教育工具的位置等。
建立自然游樂場,豐富游客娛樂體驗
2015年年底,Adelaide動物園建成了一個適合各個年齡段兒童游樂的自然游樂區,由園方和兒童基金會共同資助,并與Wax Design、LCS Landscapes進行密切合作,在局部拆除原有建筑物和圍護結構后,進行景觀重塑和游樂設施設計、建造,力求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希望人們能夠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認識到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該項目的基本理念是讓不同年齡、性別、文化背景及能力的兒童都能夠通過玩耍從自然中學習,培養他們自己做決定、勇敢面臨挑戰、自我調節及發現美好事物的能力。因此,自然游樂園場地上設有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休閑娛樂裝置,不僅僅適合孩子們,成人們也可以來到這里欣賞美景,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游樂場地。建成后,立刻成為園中最受孩子和家庭歡迎,時刻充滿活力的一個區域。
游樂場的景觀搭建基于森林、草原、河畔和沙漠四種生物群落。森林區域保留了場地原有的高大樹木,并配以豐富的森林植物物種,主要以原木樁提供結構支撐的攀爬類游戲為主;草原區以低矮的灌木和竹為主,設置了攀爬登高、植物迷宮、滑梯和蹦床等游樂設施;河畔區則是孩子們戲水的最佳場所,該區域內設置了小溪河流、音樂噴泉等水上互動設施,給孩子們帶來滿滿的清涼趣味和豐富的感官體驗;沙漠區場地鋪滿了沙子,設置了巨大的沙坑、高架橋滑梯,圓形沙池等項目供孩子玩耍。這些生物群落提供了眾多的教育機會讓孩子們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如小溪代表包含水上游樂的水生生態系統,沙坑則展示了炎熱的沙漠環境。
4米高的空中步道與木質觀景點橫跨大部分場地,可以讓游客俯瞰整個自然游樂園區域以及大部分的動物園,無論年齡大小或行動能力如何,均可通過輪椅進入。
步道還把孩子們最喜歡的滑梯、管狀螺旋滑梯、攀爬架、爬網、吊橋、豆莢爬桿和風鈴等進行結合,為游客帶來具有創新性、挑戰性的游樂體驗,同時將更多的地面空間解放出來。
該區域還包括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公共衛生間,一個新的家長休息區域和一個隱蔽的功能區,適合生日聚會和其他獨特的功能。
游樂場另外一個設計亮點則是可持續性貫穿各個項目。場地中保留并培育了重要的樹木,配合新種植的各種植物,作為樂園長期的遮蔭策略,許多元素也被回收再利用,諸如巖石、原木、座椅、雕塑、鋪裝、植物、土壤。而可再生材料也被應用在很多游戲元素中,特別是回收的木材和繩子。
最值得學習的是,樂園涉及廣泛的參與,鼓勵社區影響設計過程。設計師通過向動物園教育中心咨詢了解有關兒童的想法,并通過與“綜藝”的討論設計游樂項目,以確保實現包容性游戲體驗。
樂園自2015年建成開放至今,使動物園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并成為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市內首屈一指的自然游樂目的地,其打破了動物園歷年最高游客數量記錄,也帶動了動物園會員和贊助者數量的空前增長。
阿德萊德動物園能成為澳洲乃至世界知名的動物園,其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友好至上的環境設計
阿德萊德動物園保持了其在南澳洲的自然特色,動物園與景觀事務所的持續合作,不斷豐富園內的景觀環境,整體設計上也百分百還原了動物的原生環境,自然行為和生活習性,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接觸自然的氛圍。
2.接入網絡智慧管理系統
阿德萊德動物園開發的園內應用,通過信息技術,有效的提升了旅游服務質量和園區管理水平,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
3.豐富多元的體驗式研學項目
阿德萊德動物園內看到、接觸到的一切都在學習,每一處都是研學場景,通過動物喂食、親密接觸、角色互動、知識科普等為游客提供了探索人與動物的“五感”體驗,強化人與動物的親密互動。自然游樂場的設計也兼顧了游戲性、景觀性和自然的教育性,充滿野趣和變化。
4.建立全齡段的游樂場所
傳統動物園大多是家長帶著孩子去參觀游覽,而阿德萊德動物園內設置了很多成人也可以體驗的項目,例如昆蟲識別、動物投喂等。而新開的自然游樂場也為動物園帶來了游覽參觀之外的新體驗業態,家長們既可以停留休息,也可以參與到孩子們的玩耍中去。
5.有趣而多樣的節目活動
阿德萊德動物園內留有各種場地可舉辦豐富的活動,如婚禮慶典、生日派對、團隊聚餐、音樂會等,有效的提升了動物園的營收能力。此外,針對各種節日,動物園也會推出各種與動物親近的不同體驗,如動物圣誕套餐、萬圣節狂歡等,增強動物園的吸引力。
在體驗旅游時代到來的背景下,動物園發展的整體趨勢越來越趨向于主題化和娛樂化,未來動物園必將實現從單一觀光向休閑度假的復合型、多元化產品轉變,在內容上通過多種創意玩法,疊加多種資源和業態,實現動物元素的多樣融合,給游客帶來多重動物游覽的新體驗,才能增強動物園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而阿德萊德動物園則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案例。
文章來源:睿途旅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