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向國際社會鄭重承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意義更加凸顯。在此背景下,生態旅游迎來新的契機。生態美景變身優美景區、沙漠治理與旅游觀光結合、廢棄礦山上建起文旅小鎮……在生態旅游大量成功實踐經驗基礎上,探索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尤為重要。
碳中和主題公園
溫榆河公園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區東北部,朝陽、順義、昌平三區交界地區,溫榆河、清河兩河交匯之處。公園聚焦國家“30·60碳戰略”,通過建設碳中和科普基地、創立“碳積分”智慧游園系統、打造先進能源應用場景、使用低碳環保材料四個方面建設“碳中和主題公園”。
公園內根據林田水風貌,劃分為森林樂谷區、梯田濕地區、花溪錦田區、活力東湖區和探險森林區等五個區域,通過水脈串聯飛瀑疊翠 、蒹葭照水、蕓上梯田等多個景點。
了解園區內不同植物的碳匯能力
公園創立的“碳積分”智慧游園系統,把個中減碳行為量化后形成每個人的碳積分,積分累計到一定量,就可以體驗公園內的氫燃料觀光車,或者在低碳市集兌換植物種子、文創周邊產品以及認養植物等。
碳中和的世界遺產
位于秘魯境內的馬丘比丘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2007年被列為現代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馬丘比丘在奇楚亞語意為“古老的山”,這片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的古代遺址既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也是地球上最脆弱和最受威脅的生態系統之一。
由于大量前來參觀的游客加劇了當地的污染和碳排放,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打算將馬丘比丘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在此背景下,2020年,秘魯發起馬丘比丘碳中和倡議,希望讓馬丘比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碳中和認證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碳減排4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馬丘比丘地區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搭建秘魯國內唯一一處能夠將垃圾轉化為生物炭的有機廢物熱解處理廠。馬丘比丘還擁有一處油脂轉化工廠,能夠利用家庭和餐館使用過的植物油生產生物柴油和甘油,在不產生任何碳排放的情況下將肥料用于重新造林和修復生物多樣性。此外,馬丘比丘歷史保護區目前正在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Sernanp)指導下執行再造林計劃,預計植樹100萬株。
總結一下,如何打造碳中和旅游目的地呢?可以從以下幾個路徑出發:
? 景區內交通
碳中和根據景區內部交通線路的距離、車輛排放、載客人數、每天班次等數據,計算出景區內交通每年的碳排放量。
? 景區辦公區
碳中和景區辦公區日常碳排放來源于辦公用電、日常活動等,統計景區辦公樓的建筑面積、辦公人數、年度用電量等數據進行評估,計算出辦公區每年的碳排放量。
? 景區大型活動
碳中和在景區內舉辦的大型賽事、會議、論壇等活動,統計活動的人數、交通、餐飲等數據,計算得出每次大型活動的碳排放量。
? 發布景區碳中和門票
為加強全國旅游者的減排和低碳意識,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發行一定數量的碳中和門票,為門票增加碳匯值,游客購買碳中和門票,了解景區碳中和意義、促進碳中和傳播力度。
? 發布碳中和產品
為景區創新低碳產品,如低碳線路、低碳研學課程、低碳文創產品等,由認證機構對產品進行碳排放審核,出具碳足跡核查報告,明確產品碳足跡,制定碳抵消方法,實現碳中和。
? 建設碳中和科普館
為景區建設碳中和環保科普體驗館,包括互動機器人、碳足跡計算器、碳中和知識動畫、低碳生活互動墻等體驗項目,宣傳和傳播低碳節能環保知識,提供互動體驗,樹立全新的生活觀和消費觀,減少碳排放,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編制碳中和實施規劃
為景區編制碳中和實施規劃,包括低碳減排措施、碳排放核查、碳中和目標等方面內容,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景區的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活動中,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加強低碳宣傳和教育,培養旅游景區工作人員和旅游者的低碳理念和環保意識,助力景區實現碳中和目標。
? 建設景區碳匯林
碳匯,簡單來說,就是樹林能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從而降低自然環境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進程。根據景區全年的碳排放數據、大型活動碳排放數據,建設“景區碳匯林”,從而中和相應的碳排放量。
文章來源:大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