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驛”原本只是一個不到200人的小村莊,搖身一變,一天最高流量居然高達20萬人次。你可要知道,故宮每天的人流量才十幾萬,比故宮的人流量還要大,到底憑什么呢?
馬嵬驛,位于陜西省興平市西約11公里,距離咸陽約39公里。總投資5000萬,一年接待680萬人次,收入6.8個億。近幾年他們依托楊貴妃墓,黃山宮為背景建起來的。這里處處體現唐朝特色,主要以旅游觀光為主,與農事體驗,民族文化相結合,在旅游的同時,可以了解歷史文化。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馬嵬驛”是如何用免費的思維方式換來海量游客的。
主題元素
馬嵬驛主要以民間元素為主題,很有看頭,尤其是民俗文化展示區,民俗小吃街,城門樓觀景臺,農具展示館等這些地方。
美食有粉湯羊血、老酸奶,絡面、菠蘿飯、油糕、旗花面、紅薯粉皮、驢肉火燒等地方特色小吃。
中央有一個大型的戲劇舞臺,有時候會表演一些戲曲秦腔,在舞臺下面還有小桌子可以品茶,吃糕點。曬著太陽、聽著秦腔、品著茶、吃著貴妃糕,豈不美哉!
經營模式
馬嵬驛的核心很簡單,就是用了免費思維。建成了很多每間不超過十平米的小商鋪。利用免費的思維來進行招商,重點是,這里對商家和游客都免費。首先是入住的商戶,不需要交租金和管理費,拎包入住就可以,但需要繳納十萬塊錢的押金,不干了隨時就退給你。而對于商家來說,是沒有任何風險的,相當于零風險創業,這就很有吸引力。
但是,商家必須要滿足招商的門檻,比方說商家必須是手藝人,產品必須足夠好,有故事性,可以傳播。比如:從遠古的時候秦始皇就賣豆漿,那這個商家就很容易被入選,因為他有故事。
“馬嵬驛”的生意到底怎么樣呢?
賣牛肉的一天賣14000塊,賣肉夾饃的一天能賣3000份,賣大碗茶的店一年能掙200萬,賣羊血湯的店一年能掙600萬。
注意,他們可都是十平米的小門店,這簡直就是暴利。
“馬嵬驛”對游客免費不收門票,但停車每次收10塊,附近的莊稼地都被改成了大片的停車場,一畝地經常停400多輛車,這也只是賺錢的一個點。
“馬嵬驛”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平臺,用免費的思維把商戶,手藝人,工匠和游客全部都引進來。到這里你可能會想,那么,連管理費也不收,加盟費也不收,那他靠什么來賺錢呢?這就不得不說馬嵬驛無敵的賺錢模式,他們把C端客戶,也就是游客的錢,分給商戶去賺,他自己從供應鏈和自營的少數商品上來獲得暴利,也就是stb toc模式,整合上游管理和賦能同行。
第一,它通過它的供應鏈入駐所有的商鋪,像碗筷,鍋碗瓢盆,米面糧油,蔬菜等物資,全部都需要從馬嵬驛這個平臺進行采購。
第二,就是通過自制的產品來賺取高額的利潤,馬嵬驛里面有10%的商戶都是自營的。比方說我們前面講到的大碗茶,羊血湯,醋,酸奶等等,都是他們自制的產品,他們依靠巨大的流量來獲得高額的利潤。
第三,在品牌方面,馬嵬驛也下足了功夫,為了保證用戶有好的體驗和忠誠度,他們做了非常精細化的霸道運營。所有商戶的衛生有非常嚴格的標準,比方說抓到一只蒼蠅罰款5000,抹布擰出來黑水,罰款2萬,跟顧客吵架,賣隔夜食品,自己私自進貨,這幾種情況發生他們不罰款,直接讓商戶清倉走人。這些制度,貼在景區人流量很大的地方,游客看了就很放心,口碑相傳,人氣就越搞越大。
現在的馬嵬驛成了每一個興平人耳熟能詳的旅游景點,也是國家4A級景區,被譽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每當夜幕來臨的時候,景區上百盞彩燈同時點亮,燈光璀璨,別有風情,宛如一幅夢幻般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沉迷其中,仿佛置身于盛世唐朝井燈會之中。
總結
生意的本質就是流量加變現,用免費的思維做流量,用極致的產品做變形。任何生意,只要突破這兩個殺手锏,都能把你的企業搞成逆勢增長。而真正難以突破的,并不是方法,而是禁錮在我們大腦中的思維觀念。
文章來源:莊主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