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常說新生代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在時代的紅利下,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服務于大眾,帶來新消費新體驗。如帶上VR便能上天入地,降魔打怪;置身于某科技主題門店,便能看見酷炫的機械手為消費者抓取商品;一杯由自動奶茶機制作的茶飲被快速送到消費者手中,成為人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小確幸……這些由科技帶來人們身邊的美好故事還在不斷繼續。
在時代的影響下,由90后和00后組成的新生代,在對新鮮事物也表現出更高的接受度,樂于在新體驗上消費。在此消費特征下,各品牌為適應時代發展、滿足新生代消費需求,不惜花費大力氣利用新科技去提高效率,創新新消費場景。本文將挖掘科技在門店中的使用形式和作用,以探討科技在品牌門店的適用性。
科技刷新效率
內卷已成為多個行業的普遍現象,在新茶飲行業中,這種情況表現更甚。在蛋糕有限的情況下,一些品牌的憂患意識促使其不斷創新升級。相對以往從0分到60分的發展,現茶飲市場進入從60分增長到100分的困難模式,尋找新的增長點或將更為困難。基于此,一些茶飲品牌將落腳點回歸到原始屬性上,開始利用科技謀求對原有效率的提高。
前有快樂檸檬的機器人“雷萌一號”,后有奈雪的自動奶茶機,各茶飲品牌開始爭相創新技術投放門店,成為品牌構建護城河的重大戰略。
上個月,奈雪的茶自動奶茶機已在廣深城市約120家門店投入使用。據奈雪相關負責人介紹,單人每小時產能可以提升40%。此次自動奶茶機在奈雪門店中的應用,將在降低培訓成本,培訓新員工快速上崗,實現茶飲的標準化自動化等方面帶來效益。
對于數字化科技化方面的思考,奈雪的茶創始人趙林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科技代表了效率,未來的競爭就是效率與效率的競爭,如果企業效率走到世界前列,企業才能活得久走得遠。可見,效率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已排在前列。
時間向前推移,今年3月14日,作為下沉茶飲市場的代表蜜雪冰城,注冊成立了雪王星際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含智能機器人研發等。據相關行業人員分析,此舉是蜜雪冰城擁抱數字化浪潮,實現門店精細化管理的新策略。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在人工成本占比較高且呈快速上升趨勢的情況下,以科技應用降低成本和提升運營就成為服務業的必然選擇。就茶飲品牌而言,科技在降低運營成本和提升管理效率方面既是必然趨勢,也是出于效益的選擇。茶飲品牌在衡量使用科技成本和收益方面,是從其當前自身成本與收益結構比較得來的決策。比如使用自動奶茶機對于人工的替代成本與替代效益到底如何,是奈雪決定是否在門店大規模投放這類機器的主要因素。
許多品牌希望通過科技助其門店提高效率,用更小的面積換來更高的坪效。但隨著科學技術在茶飲門店使用的深入,質疑聲也開始隨之而來。茶飲門店作為“為人服務”的消費場所,一昧的強調技術支持能否繼續保有人情味?
目前來看,一些品牌本意是通過科技解放勞動力,讓人能夠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但也不排除也有品牌意在推出無人售賣模式,開展更徹底的科技革命,讓坪效實現最大化。總的來說,無論是具有人情味的科技助力也好,還是徹底的科技化也好,只要是圍繞人的需求出發,符合消費場景的需要,科技是品牌建立競爭力的有力利器。
實際上,對效率的追求不止于新茶飲行業,而是全行業的“二字真言”。一場關于企業間的效率之戰開始打響。
科技“點亮”場景
消費需求的升級,也意味著品牌門店無論是從經營理念,還是消費場景,都迎來大變革。在這其中,科技也能成為新消費場景發展的重要引擎。那么,科技具體在新消費場景中是如何應用呢?
像HARMAY話梅在打造新消費場景中以科技作為亮眼一環。在其位于武漢老洋行的武漢首店引入了“垂直倉儲機械臂”,以機械臂抓取專屬武漢限定等多種商品。這對于一些消費者來說更具儀式感,為喜好在媒體社交的消費者提供話題靈感。同時,這也符合新式美妝集合店的銷售模式,為不喜歡與店員過多接觸的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科技在新消費場景還有許多可能性。在“Vans 上海”品牌體驗中心,消費者可以通過現場大屏幕中的《穿搭實驗室》游戲創建虛擬卡通形象,并對其搭配 Vans專屬服飾。現場除保存分享卡通照片、將照片制作成徽章外,消費者還可將搭配好的產品一鍵加購,方便購買。Vans通過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加產品展示途徑,以增加消費者購買率。
此外,“Vans 上海”品牌體驗中心還帶有智慧零售系統,為顧客提供高效便捷的購物體驗。在現場,消費者通過掃描產品小程序碼,可將順眼的產品加入試穿清單,方便后臺店員提前準備選中的產品。另外,在小程序上,顧客可快速掌握產品信息和店內庫存,實現自助結賬和獲得寄送服務。
從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科技除了幫助門店實現產品展示渠道增加、智能化管理外,還能為門店場景打造呈現新穎的視覺效果,為消費者帶來具有新鮮感的獨特購物體驗。
正如中國文旅創新創業智庫叢書總編張德欣所說,利用科技去搭建新消費場景很關鍵。因為很多時候,用戶消費的不僅是簡單的產品,還有相關場景帶來的設計體驗及服務。科技能為搭建新消費場景帶來多種新思路。
柏文喜補充道,科技在門店場景上的應用,實際上還是出于以科技創造流量和提升現場體驗感以提升顧客粘性,從而提升單店營收的營銷目的。
科技增添功能
近年來VR、AR、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技術走向成熟,其增加了線下體驗消費的功能和內涵,讓體驗業態前景愈加廣闊。
在線下娛樂中,VR技術催生不少VR體驗館。在深圳范圍內,大眾點評顯示的VR體驗館就超40家,價格為每人20元到150元不等,單次游玩的時間長短也不同。其中,有家嗨店VR在深圳就有6家分店。
回顧線下VR體驗店的發展,其從第二代發展到如今的第三代,即從單純的觀看模式升級到多人游戲競技。這也讓VR體驗館帶上社交標簽,滿足公司團建、年輕人交友等需求。在這升級轉變的背后,離不開對相關內容和硬件技術的研發投入。
在線下娛樂市場中,綜合娛樂館也成為引入新興娛樂設備的高地。如位于前海T-one預計今年開業的Top Stage門店,將采用自主研發設計的趣味競速游戲、搖晃沖浪板等數字化娛樂體驗項目;不可思議解壓館則有分娩體驗、“打老板”、“Jump!Jump!”、移動迷宮、嫦娥火箭升空、尖叫屋等一系列利用技術加持的游戲項目。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一方面,滿足了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另一方面,也讓綜合娛樂館形成競爭壁壘。
分娩體驗游戲項目
此外,科技也能為一些品牌門店解決特殊痛點。如貼身衣物品牌內外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的門店內,提供全球首家 SCANE ME 3D身體掃描服務,通過科技手段幫助顧客以更輕松、私密的方式了解身體準確尺寸數據,并得到適合的產品和尺碼推薦,解決消費者需要多件產品進行試錯的麻煩。另外,該門店內還放置了家庭科技健身品牌 FITURE的智能魔鏡,顧客可通過與屏幕內健身教練即時交互,開啟瑜伽、力量塑形等訓練。一些貼身衣物品牌正是以提高消費者的體驗為前提,而開啟線下擴店。內外通過增添門店運動功能的形式以增加顧客留店時長。
隨著新興科技的逐步發展,多功能、高沉浸、高互動、強社交將成為線下體驗消費的發展關鍵詞。但不得否認的是,線下體驗消費競爭越發激烈,也促使技術需要加速迭代。似乎誰的技術高、設備新穎,誰就能在拉攏年輕人上搶占先機。回歸理性看待,技術的使用不能盲目,需要因地制宜結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才能讓其發揮效益最大化。
結 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能看到科技為消費者帶來的“天馬行空”,并融入到各式消費場景中在人們身邊出現。這些科技順應消費需求應運而生,為消費者帶來方便快捷以及產品、場景迭代的新驚喜。在瞬息萬變的商業市場中,科技不失為能夠緊跟潮流的好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因其成本、空間等原因,在品牌門店中的使用也具有一些局限性。
對于哪些品牌門店適合使用科技去為門店加成?在柏文喜看來,相對而言,高線位城市、現場加工環節較少、單品較少的品牌門店更適合使用科技去為門店加成。因為高線位城市消費人群對于科技應用程度較高的無人或者少人服務門店的接受程度較高,且因這些城市人群文明與法制程度較高,不會故意去破壞機器,有利于科技應用的落地。另外,若是在現場加工環節較多、單品較多的品牌門店,一般機器無法完成非常復雜的加工過程。
文章來源:銥星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