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發展康養旅游,康養旅游成為旅游市場的新興力量。《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指出,康養旅游指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和。在專業界定基礎上,更為通俗的解釋是“康養+旅游”,或者說,是以健康養生為目的的旅游。
文旅康養正成為更多省級目的地下重注的新領域之一,文旅康養近幾年發展“抬頭”趨勢已較為明顯,但去年至今更為火熱,從目的地的新政策、簽約投建項目情形能夠看出。在“十四五”期間,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的基本面會有更多表現。尤其是老齡化走高的人口結構新的變化帶來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的紅利,構成了新興領域藍海發展的強勢背景。
與傳統旅游項目相比,康養旅游能讓游客的停留時間更長、旅游消費更高。從政策環境來看,康養旅游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從消費觀念來看,康養旅游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從行業發展來看,康養旅游是新的機遇和風口。整體而言,發展康養旅游正當時。我們要發展的“文旅+康養”產業,并不是字面上的簡單加法,兩者的融合并不容易。這關鍵的“+”號該怎么畫?
首先,文旅康養產業至少建立在自然資源、健康醫療資源雙基礎上,不論是森林、溫泉、山地,優質的生態環境、自然條件,都具備各自的特色化,形成發展文旅康養的先行條件,要立足當地生態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扎根本土成長,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差異化思路,衍生出同行業的不同形態,更好地滿足游客多重需求。同時利用健康醫療資源和既有的產業基礎,在生態康養、中醫康養、休閑康養等旅游產品上挖掘資源特色,推動“康養+”多業態融合發展,為游客提供養心、養身的優質特色服務。
其次,把握核心需求,推進康養旅游要素產品化。康養旅游是集醫療、保健、旅游、文化等要素于一體的休閑旅游。目前康養旅游普遍存在康養主題不鮮明的問題,應加強康養旅游要素產品化,讓綠色、健康、環保等理念貫穿吃住行游購娛每一環節,通過養生餐飲、低碳出行、康養民宿、綠色保健、心理健康服務等豐富康養旅游主題,整體提升產品核心吸引力。
再次,應發展復合型康養旅游產品。如今康養旅游逐漸被社會和市場認同,康養旅游產業逐漸細分出旅游度假、健康醫養、教育研學、酒店溫泉、運動休閑、生態農業等多種多樣的產業體系和市場形態。單一的旅游產品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做復合型、多維度、多業態的融合產品日益成為主流。優化康養產品首先要做的就是特色,構建吃住行游娛和文化、體育、保健、醫療、養老、康復等于一體的特色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需求。
最后,要注重多產融合,加速康養旅游產業集群化。文旅康養產業生產的產品,是面向游客的無形服務和體驗,產業鏈條以“食住行游購娛”要素進行橫向連接,并不斷融合一二三產業,是融合度較高、帶動性較強的綜合性產業,這也是文旅康養產業區別于其他產業的特點。應加強“康養+農業”“康養+林業”“康養+中草藥”“康養+文化”“康養+體育”等多產業跨界融合,打造產業品牌,以大健康服務產業為引領,融合旅游、文化、體育、養老、教育產業,延伸大健康產業鏈條,形成現代幸福產業集群,提供互相交融的服務體系,構建以大健康產業為核心的幸福產業的聚集結構。
文章來源:盛方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