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言幾又上海虹橋天地店貼出通知,稱該店將“暫停營業”,此前在上海的前幾家言幾又門店也曾是“暫停營業”,隨后便沒有了音訊。
言幾又作為“初代網紅書店”,憑借顏值吸引了無數文藝青年前去打卡,從2014年到2018年,僅僅4年的時間,言幾又融資4輪,金額高達兩億多元,并完成了從第一家店開業到全國60家門店的布局,為了吸引客流,言幾又在商業模式上不斷創新豐富,歷經了以下幾個發展歷程。
◆ 2006年,以社區書店為雛形,率先打破了書店形式的桎梏入駐商業中心,引進多元業態,從傳統書店升級成為城市文化空間。
◆ 2014年,第一家言幾又應運而生,以“城市文化空間”為載體 為每個城市打造出不一樣的文化風景。
◆ 2020年,言幾又打造文化藝術商業綜合體“言幾又ARTMIX”, 拓展品牌業務范圍,從“城市文化空間”的模式升級成為“城市文化服務提供商”。
初期,“城市文化空間”這個概念讓言幾又從書店變成了“書店+”,把咖啡、文創、交流會等內容融合進書店中,同時用網紅化的設計吸引人流,以此來增加人們的停駐時間以及消費意愿,這種模式讓言幾又迅速脫穎而出,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去打卡,2019年,言幾又在宣傳文章《突破邊界的言幾又》中提到:言幾又客流量達2000萬人次,計劃在全國新增超過100家門店。二次模式升級卻“中道崩殂”,因疫情與市場的變化,言幾又迅速從“網紅打卡地”跌入到了閉店欠薪的困境之中,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僅剩3家直營門店仍在營業,客流也不復往昔。
短短幾年時間,言幾又就從潮起走向潮落,被時代和消費者甩在了身后,這種結果不免令人唏噓,不過網紅打卡地就像大海里的浪潮一樣,舊的一波過去,新的一波又會涌來。
網紅打卡地的更迭
第一代網紅打卡地要數麗江、大理、廈門、西藏等地,在紙媒的時代,這些城市成為了文藝青年的筆下成為了自由、浪漫、文藝、冒險、朝圣的代表,也吸引讀者心向往之。
后期,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信息傳播的渠道更廣、傳播效率更高,同時也給了更多地方發聲、展現的機會,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曾說,“在明天,每個人都能成名5分鐘”,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城市。
例如西安永興坊憑借“摔碗酒”一炮而紅,吸引眾多游客不遠萬里慕名而去,也讓西安這座城市成為網紅打卡地。一首《成都》火遍大江南北后,也唱火了玉林街道和小酒館;重慶則憑借洪崖洞、輕軌李子壩等景點成為了熱門旅游目的地;而長沙因文和友、茶顏悅色、墨茉點心局等餐飲IP也一躍成為網紅打卡地。
當下,網紅打卡地更是層出不窮,許多地方可以因一張圖片、一段短視頻就能快速從“無名之地”成為網紅打卡地,小的來說像武康路的蝴蝶結,大的城市有丁真帶火了理塘,《漠河舞廳》也迅速帶紅了漠河這座位于中國最北端的小城,螺螄粉帶火了柳州,這些案例不勝枚舉。
網紅打卡地走紅的演變
雖然都是浪潮,但是浪潮的大小、形狀已經變了。從網紅打卡地的變遷來看,有些網紅打卡地“歷久彌新”,而有些網紅打卡地則如言幾又一樣從巔峰滑落,與此同時,網紅打卡地自身也發生了改變。
區域的縮小。從初代到現代網紅打卡地,總體而言,網紅打卡地從整個城市逐漸變為聚焦到某個地方,甚至是某個地方的某個場景之一,從原來的城市地標性建筑或景點擴展到街區、酒店民宿、美食店等有趣的城市空間。
類型的多元。整體的類型和內容更加多樣化,以前“游”是網紅打卡地的核心,而現在除了觀光旅游之外,拓展到美食、文化、民俗等多維度的體驗,像美食就有上面所提到的長沙臭豆腐、柳州螺螄粉,文化有“世界上唯一女性文字”江永女書,民俗則有春節期間走紅的“打鐵花”等。
顏值的重要。大部分網紅打卡地都是因顏值而走紅,但僅有顏值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先憑借顏值去吸引客流,如何將客流轉為消費才是關鍵的,不論是單一網紅打卡地還是網紅城市均是如此,光有打卡流量卻沒有盈利模式是走不長遠的。
情感的延伸。像成都和漠河,兩者都是因為一首歌曲而紅,因為聽眾在聽歌的同時,將情感投射到了城市之中,這種情感不僅在歌曲中體現,在電影、IP中均有體現,像之前《你好,李煥英》讓襄陽走到聚光燈之下,近期《去有風的地方》帶火了鳳陽邑村。
這些變化同樣也反映了文旅產業的發展趨勢,最初滿足消費者的“游玩”是首要任務,而現在“吃住行游購娛”都成為了核心,這也讓“網紅打卡地”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為憑借這些網紅打卡地不僅可擴大城市知名度為主,更重要的是帶動整個城市的經濟和活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文章來源:CTDU中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