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經濟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的軌道上,被譽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然而,最近出現的消費降級現象引發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向的擔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削減開支,精打細算,原本奢華的消費習慣也逐漸改變,消費降級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
消費降級意味著人們在購買決策中更加理性和謹慎,將重點放在生活必需品上,而對于奢侈品、高消費項目的需求減少。比如最近的熱點事件,深圳前海山姆的巨型泡面桶被哄搶,據悉,這款限量版的巨無霸合味道只賣4000份,一桶里有7種口味,作為前海山姆店限定商品,售價168元的大桶合味道在還沒開業前就在社交平臺上刷爆。
以及在迪卡儂避暑的北京中年人,對這群中年男士來說,迪卡儂兼具實用和性價比?!芭c其花錢去郊區避世,不如在迪卡儂感受觸手可及的度假感,讓運動這事兒隨時隨地?!?/p>
還有近年來,不僅奧特萊斯、零食折扣店,就連“剩菜盲盒”都迎來了爆發。
所謂“剩菜盲盒”,指的是一些餐飲店鋪將臨期食品或者當日未售出的商品,以超低的價格、“盲盒”的形式出售。比如100多元的壽司、30多元的中式面點熟食、20多元的咖啡等,放進“盲盒”可能只需要花原價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錢。盡管部分“盲盒”的上架時間較晚,甚至要等到午夜0點才能開搶,并且僅限店內取貨,但仍舊被第一時間搶光。
而另一個可以佐證年輕人消費降級的例子,就是以低價著稱的拼多多業績的快速增長。其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76.4億元,同比增長58.18%;凈利潤為81億元,同比增長212%。營收和利潤都遠超市場預期。拼多多高速增長神話的背后,是年輕人的消費新習慣:凡是超過9.9的商品,購買前都得好好想想。
既追求品質美好生活又追求性價比的背后,是年輕人經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洗禮和考驗之后,消費變得更加理性。年輕人對低價的認知發生了改變,在消費上也變得越來越精明,“消費可以降級,快樂不可以降級”。因此,在消費降級的大趨勢下,“低門檻的幸福感”成為商業最需要打造的。
打造沉浸式體驗活動
前幾天,#周杰倫演唱會2張連坐票黃牛叫價15萬#話題沖上熱搜榜一。據大麥數據顯示,該場演唱會大麥單平臺放票近13萬張,共分4輪開票,超520萬人標記“想看”,開票后30秒內被搶完,眾網友一度崩潰,甚至發出“大麥是不是根本就沒有票”的靈魂拷問。
演出市場的全面回暖,也讓人們再一次看到了其背后的消費潛力與提振消費的可能。不止大型演唱會和音樂節,包括劇場、新空間和各類景區、購物中心都在豐富演出產品品類、提升內容供給、推動文化消費、促進經濟回升方面等方面積極發力。而這些,也為演出愛好者們創造了更多的線下娛樂消費場景。
以商場音樂節為例,對于商場來說,演藝、音樂元素能夠增強商場游逛的藝術體驗,同時還能和零售、餐酒吧等業態進行聯動,打造全時消費;商場live能夠帶給消費者無法被線上替代的現場體驗,觀眾能夠身臨其境感受音樂的震顫和情感的共鳴,激發目的性到訪,提升客戶粘性。對于消費者來說,商場live相對演唱會來說沒有苦苦蹲守而搶不到票的心理失落感,時間成本低而經濟性高,并且通過樂隊用心營造出的城市音樂節體驗別有一番風味;同時,商場live能夠提供當下群體性孤獨下的身份認同、陌生人之間的情感鏈接,達到解壓放松的目的。
上海北外灘來福士室內音樂節
上海北外灘來福士商場從2021年7月開業至今已有兩周年,音樂節已經成為其不可或缺的代表元素。北外灘來福士在開業慶典、兩周年紀念活動等特色大型活動節點均采用邀請人氣樂隊舉辦室內音樂節的活動形式慶祝,輔以年輕市集(古著/黑膠/音樂周邊)+樂隊中庭演出/KPOP隨舞活動+after party等多元業態聯動,不僅大大提升了商場全時的消費能力,還讓搶不到票的年輕人也能享受激情釋放的快樂。
蘭州萬象城夏日登島計劃
近日,“夏日登島計劃”落地蘭州萬象城,以橙色為主色調,現場將海島Chill氛圍拉滿,帶來最潮最酷打卡點一鍵出片。除了打造海島度假風打卡地,蘭州萬象城還攜手眾多輕食餐飲、生活方式、藝術空間體驗、獨立藝術等品牌,打造多個夏日海島度假生活空間。7月14日-9月3日,熱浪音樂趴、匹克球體驗、島上陸沖、水球大戰、健康yoga等主題活動將在蘭州萬象城陸續上演,開啟不一樣的暑期度假模式。
蘭州萬象城夏日登島計劃打造的沉浸式夏日生活空間,讓人們足不出戶獲得度假體驗。
舉辦有氛圍感的生活市集
由于消費者奉行更謹慎的消費態度,大額、大件消費大幅減少,但人性本身仍追求幸福感與美好生活。面對生活的壓力和艱辛,人們的心靈需要撫慰、情緒需要有所寄托。
此時,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且在大多數人心理預期價位以內的雜貨市集,更容易成為人們心情的物化載體。它們能為消費者帶來“小確幸”,琳瑯滿目的商品,豐富多彩的生活小物件打開生活想象空間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凡幾Common Rare
去年8月,凡幾Common Rare在成都“REGULAR源野”gregarious空間打造了“圓桌上Tabletop”pop-up store。這家快閃店是品牌在成都的首次亮相,為期一個多月,匯集了40+品牌,覆蓋生活方式、香氛、個護、配飾、文具、寵物用品、平面插畫等。
作為一個2016年從市集起步的品牌,凡幾主張“small things matter”,希望通過多樣的活動來傳遞品牌對于生活美學的理解。在6年的發展間,凡幾不斷成長為了一個業務更加多元的品牌,除了創意市集,還有雜志、自媒體、聯名活動等等。
凡幾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20多場大型活動,包括主打Urban Outdoor的“一起凡幾Common Gathering”、更加潮流炫酷的“地下市Breaking Grounds”以及販售冬日靈感的“圣誕市集”等,合作了超過800家獨立原創/美食品牌,當中不乏Nike、詩尼軒、BADMARKET等知名度較高的品牌,更多的是需要被看見的初創本土原創品牌。
凡幾將興趣愛好相同的人聚集到一起,對參與品牌也精心篩選,以提升活動整體品質和游樂體驗感。消費者在簡單生活中感受到了珍貴卻深刻的價值,通過市集活動讓更多人在美學體驗中探索屬于自己的生活,為大家帶來不期而遇的“小確幸”。
伍德吃托克市集
伍德吃托克,一個以創意美食市集切入大眾視野的品牌。2015年3月,伍德吃托克市集的第一場活動在北京三里屯舉辦,憑借小眾美食與潮流音樂迅速躥紅。不過在成長過程中,伍德吃托克的外延和形態不斷變化,也逐步淡化了“市集”的標簽。目前,品牌已成為一個有關美食和生活方式的體驗型消費內容平臺,通過實驗型迷你市集、精品大型美食節、綜合性生活方式展等方式,與城市年輕人廣泛對話。
據了解,伍德吃托克至今已連接過4000+個創新品牌,像是三頓半、永璞咖啡、鐘薛高等品牌都是活動中的常客。在最新的2022藝術夜市活動中,伍德吃托克以“秋日奇航”為主線,集結了百家新銳的生活方式獨立品牌,在北京前門文化區一棟藝術空間,呈現綜合藝術零售、精選生活方式、跳蚤市場、美食社交等多個主題場景,為京城消費者帶去了多元的文化體驗。
作為一個強調“人比市集更有故事”的新消費品牌聚合市集,伍德吃托克的魅力不僅強調豐富的美食和感官享樂,還有效化美食為公共媒介、集成音樂、藝術、設計、移動社交的多重體驗,把城市里極端有趣,好奇心旺盛,和最有創造力的“潮人”一網打盡,創造出獨特的時髦氣場。一半喂飽肚子,一半喂飽眼睛和耳朵,這種低門檻的幸福感正是年輕人所追求的快樂。
營造適宜的微度假環境
前幾年的突發事件讓人們的消費需求和出行需求有了顯著轉變,國內游、出國游不再像之前那樣備受熱捧,而對比之下,人們對“微度假”的需求日益攀升,短途短時間的旅行受到普遍歡迎,逐漸成為人們放松、解壓的主流選擇。
而這種新的休閑模式也在反哺購物中心更多地從空間、業態、運營等多個維度進行重新定位與思考,打造舒適的微度假環境,它們既有特定的主題空間場景,又能提供一站式的配套服務,就角色功能而言不亞于一些旅游景點,在滿足游客碎片化出行購物需求的同時成為當地人日常休閑消費的絕佳選擇。
檀谷
在京西潭柘寺有一處京投發展打造的,面向未來生活方式的小鎮——檀谷。檀谷被認為是京西微度假之地,“在西山腳下,度過另一種北京時間”,在這里遠離喧囂,找回內心的平靜。
獨特的山居生活離不開檀谷完整的配套設施,包括文化、運動、潮流、親子、美食、露營等,其中不乏單向空間、騎行運動品牌Frienday等一大批網紅品牌,成為一處集合先鋒藝術、美食文化、跨界體驗的新型體驗式文旅地標空間。在這里生活,來者能夠體驗身心與山谷相遇的同時,放心自在地在檀谷開啟安然度日的悠閑生活。
山谷中設置一處慢閃公園,而這公園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綠植、美景、水石組件的公園,它的特色之處,白天這里是三五好友或者家庭親子自由友好的空間,讓生活得以延伸;夜晚到來時,無數的各式各樣的燈光點亮,為檀谷山居生活增添了別樣韻味。
隨著愈來愈多的品牌入駐,檀谷的業態愈加豐富,能滿足居住者多元化的需求,讓隱在山上中,城市感同樣觸手可及。
terminal 21 rama3
泰國Terminal 21系列商場以環球世界主題的形象征服了消費者的心,近期開業的新館「Termail 21 Rama 3」也運用了此系列的內核,商場以河畔百貨為名,延續了航站的設計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外觀打造,讓人仿佛置身于歐式百貨商場。
商場可逛面積共7個樓層,整體設計為航站風格,每層樓都打造成不同國家的場景,營造出環游世界的氛圍。
在不同的國家主題中,加入當地的文化元素,用細微的觀察力與創造力,為消費者打造沉浸式的“在購物中心旅游”的空間。如LG層是以海盜船、海洋動物、火烈鳥等熱帶風情的裝飾物為主的加勒比海村主題風格空間;G層的英格蘭村隨處可見英國米字國旗和標志性英倫紅色大火車;2層法國村使用了隨處可見的法棍面包、鮮花墻及旋轉木馬等打造浪漫氛圍;3層是用櫻花、拉面、秋田犬、和服等塑造的日本村,充滿了日式氛圍。商場從建筑空間、景觀元素到衛生間均依據不同主題進行風格各異的設計,并分別在2層、4層的戶外空間打造了緊鄰河畔的戶外廣場和室內河景觀景平臺。
商場注重細節的表達和讓人眼前一亮的細微設計,塑造了常來常新的新鮮感和可逛性,成為“微度假”的理想選擇。
加大對大眾化品牌的配置
為適應當下消費者對平價商品的高需求,商場開始加大對大眾化品牌的配置,通過低單價高復購率的方式,即贏得人氣也確保了營收。
1、“小而美”的小吃快餐品牌
美團點評聯合餐飲老板內參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在4.2萬億元餐飲市場中,小吃快餐以44.3%的門店數量在各餐飲品類中持續穩居第一位。
在消費降級的新形勢下,小吃快餐這一“剛需”賽道迎來發展風口。如海底撈低調推出新品牌“十八汆”、“撈派有面兒”,人均消費20元不到;西貝也表示正在籌備新的快餐品牌“弓長張”,定位國民食堂,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
從生意的角度,小吃快餐經營靈活、標準化程度高,易于發展零售化,擁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從消費者的角度,小吃快餐消費合理,豐儉由人,不會帶來消費負擔。
未來,小吃快餐“馬太效應”將更加明顯,擁有可靠背書的、擁有食品安全和供應鏈保障的“小而美”品牌將加速崛起,淘汰掉食安堪憂的小店。
2、折扣店
2022年國內外的折扣店熱度明顯提升,這反映了人們消費心態的變化。當消費者越趨于理性時,“折扣店” 的需求就會越旺盛。
無印良品開百元店
素來高冷的無印良品,開始通過新店型來探索低價市場。2022年11月,開在日本東京都三鷹市的“無印良品500”正式亮相。這家店主打500日元以下的日用品,意味著在地消費者隨手掏出的一個硬幣(折合人民幣25元),就能夠帶走一件商品。
這家無印良品百元店面積僅有182平方米,比較來看,在日本廣島的大無印良品店是百元店的34倍。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家店內竟容納了3000種商品。
“無印良品500”在擴大布店中,同時,無印良品也將進一步擴大500日元以下的產品陣容。
我國的折扣店成型是2020年前后。在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多數商家舉步維艱,人們消費降級,進入理性消費狀態,這促進了折扣店業態的發展。
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折扣零售行業市場規模達1.62萬億元,同比增長2.12%。在消費者回歸理性消費的環境下,折扣零售業態因具有抗周期特性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物美集團旗下折扣店品牌——“美淘”
在北京門頭溝區西茂大廈A座一層有一家物美旗下的折扣店品牌“美淘”。這家店于8月中旬開業,面積約為80平方米,主要售賣日雜百貨、糧油米面以及少數凍品。雖然該業態目前尚沒有向北京其他區域拓展的計劃,但從開業到現在,一直受到顧客歡迎。
實際上,物美集團并不是第一家入局折扣店業態的零售企業。2021年8月,人人樂推出全新業態會員折扣店;同年10月,新零售巨頭盒馬也瞄準了折扣店這條賽道,在上海開出首家盒馬生鮮奧萊店;2022年1月,電商巨頭蘇寧開出蘇寧折扣超市,并在年初時計劃開設100家折扣店。
除此之外,當下備受投資機構看好的零食很忙零售集合店、好特賣折扣店等也成為消費者高頻光顧的品牌。對于這類品牌,低價是最好的宣傳,也代表了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他們抓住了人們對價格敏感的剛需,做到了高品類豐富度、高購物滿足度,有助于幫助商場吸引客流,聚集人氣。
結 語
在消費降級時代,消費者并不是不想要更好的產品或服務,而是想要同等品質下,價格更低的產品或服務。為了滿足個人消費欲望,消費者總想買點廉價的非必要之物——有點小貴但還買得起的快樂品。哪怕這玩意帶來的快樂只是一瞬間的,那也足以刺激一下多巴胺,彌補內心的各種不爽。很顯然,山姆泡面桶就拿捏了這一點。單純從價格來說,相對于動輒成千上萬的奢侈品,168塊的價格,在一般人的消費承受范圍內,這種低門檻的幸福感能為其帶來物質上的滿足與情感上的愉悅。
過去十年,瞄準年輕人的消費品牌和商場都在朝著消費升級的方向發展,他們營造高品質生活的氛圍,也不斷拉高年輕人的消費額度。當年輕人回歸理性之后,性價比成了一個重要考量因素。在這種消費觀念下,所有消費品牌和商場都值得在兼顧性價比和品質上重做一遍。這不僅是新的增長機會,也是泡沫退潮后商業應有的另一面模樣。
文章來源:和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