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中,相比房子的修繕,挖掘、保護并通過創造內容,放大在地特色文化IP更為重要。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那么,如何通過跨界融合、破圈的力量,讓文化IP插上旅游、設計、互聯網的翅膀,助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
挖掘:從鄉村文化價值出發
“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工程。不少做基層工作的同志雖然常在基層跑,但認為文化建設又虛又空,沒有抓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痹诮张e辦的首屆中國鄉村人文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劉奇表示,通過鄉村文化建設的十大元素——集器物、續文脈、興教育、承技藝、修村志、定鄉約、立家訓、開夜市、除陋習、辦賽事,就能構建一個新型的鄉村文化生態。
他以定鄉約為例解釋道,耕讀傳家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應該很好地發揚。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過去一些傳統的鄉規民約有些已經不適用了,特別是在生態文明背景下,新的鄉規民約應該反映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時代特征。
“鄉村是中華文明之根,相較于大部分城市,鄉村更多保留了當地的特色文化、生活習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编l伴文旅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朱勝萱認為,新時代,城市與鄉村的關系猶如大樹的枝葉和根,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向鄉村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內容,得到更多精神滋養。
如今,在新一輪鄉村建筑設計創新中,鄉村不斷展示出其豐富的可能性。但是,在朱勝萱看來,各種各樣充滿設計感的漂亮房子,并不是鄉村振興或者讓外部元素跨界進入鄉村最重要的切入點。在鄉村文化IP發展過程中,朱勝萱認為,強化在地文化的獨特性、唯一性,是確保目的地或項目長紅的主要因素。
如何挖掘鄉村文化IP?從鄉村文化價值出發,劉奇建議,應恢復舉辦鄉村傳統賽事、文娛活動,如賽龍舟、歌舞比賽、書畫競賽、農業技術競賽,不僅能夠活躍鄉村文化,起到一定的經濟、技藝交流作用,也能增強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參與感。
“比如,美食比賽就特別值得開發。更進一步講,今天我們的鄉村已經到了開發夜市的時候了。”劉奇表示,今天的農民不像過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許多繁重的體力勞動已經被機器代替,腰包也鼓起來了,農民每天的閑暇時間有400多分鐘。此外,交通通訊的發達、生活方式的改變、留守人群月光下的孤獨……這些因素都提示我們,鄉村夜市應該開發出來。劉奇認為,5000人以上的鄉村都應該把夜市興辦起來,一方面活躍經濟,另一方面提供豐富的夜生活。這不光是經濟行為,更給文化建設、精神生活需求開拓新的空間。
創新:IP賦能鄉村文旅發展
“上海的鄉村有風貌更要有韻味,有顏值更要有氣質,有入眼的景觀更要有走心的文化。”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發布上海當地首個鎮級鄉村IP品牌形象——月小獅。據悉,月小獅由奇創旅游集團旗下目的地IP打造團隊負責,該團隊之前設計、運營的云寶IP已成為浙江省、長三角親子游具有較高知名度與好評度的文旅品牌形象。月小獅以月浦傳統民俗舞獅為基礎,與當下流行的二次元文化進行了創意融合,同時植入當地特色產業元素,希望通過傳承、弘揚、激發鄉村文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引擎。
月浦鎮黨委書記李強表示,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月浦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有故事、有鄉愁的美麗鄉村,打造農旅文體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新模式、新業態,讓鄉村成為運動元素、紅色元素、科創元素、非遺元素的生動載體。
“當下的鄉村振興,已不再是簡單的個人理想,而是變成了共同的家國情懷。要推動中國鄉村文明化的進程,一定要推動相關要素的流動和下鄉。”朱勝萱說。
從鄉村文旅實際發展角度,朱勝萱表示,鄉伴文旅一直非常注重鄉村文旅發展的多種可能性。在山東淄博紅葉柿巖理想村項目中,除了引入自有IP鄉伴原舍之外,鄉伴文旅還引入《中國國家地理》這一IP打造品牌化營地,同時深入挖掘淄博齊長城等地理、歷史資源,著力打造國內獨特的文化、自然科普、戶外運動的優質目的地,項目開業即成為山東省網紅打卡地。
“廣東佛山的里水鎮在兩年時間完成了12個村的連片改造示范工程,在升級完善鄉村基礎設施的同時,充分尊重在地鄉土文化?!敝靹佥娼榻B,在里水鎮和鄉伴文旅的共同探索中,他們結合傳統花卉產業,創新推出“幸福像花一樣”主題IP,并打造了“水上花市”“百合花節”。另一方面,當地結合百合花文化館引入理想村落地,并引入民宿學院、鄉創學院,結合當地文化提供運營平臺,引導農民打造民宿、建設農家樂等;激活祠堂文化、古村文化、龍舟文化,結合里水的花卉產業特色與鄉村區位和消費優勢,進行機制與體制的創新,成為鄉村振興的珠三角模式探索樣板。
創新的底線在哪里?劉奇強調,鄉村文化建設應該堅持“四個不能”:不能用工業文化取代農業文化,不能用城市文化改造鄉村文化,不能用現代文化置換傳統文化,不能用注入式參與代替融入式參與。
破圈:融合共創鄉村IP新故事
說到鄉村IP,繞不過去的短視頻平臺就是快手和西瓜視頻。從2020年的數據來看,2300萬人通過快手獲得了收入,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來自于農村和邊遠地區??焓粥l村高級總監李冀介紹,在短視頻平臺上,人就是核心,快手一直在著力打造以人為核心、包含“人、貨、場”的鄉村IP。針對鄉村人的IP打造,快手開展了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和快手村寨計劃,通過鄉村的人把鄉村的內容帶給城里人看,讓他們也能夠被世界所看到,他們也能看到世界?!翱焓制脚_70%的流量是分配給普通用戶的,我們讓鄉村內容創作者展現的東西,不論是質量高低都能有人看到。”李冀認為,流量普惠讓快手本身就具備源源不斷的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過去5年,京東平臺農產品銷售總額為5800億元,其中1/5是扶貧農產品。這說明電商平臺已成為農村居民致富、增收,甚至打造文化品牌的一種途徑?!本〇|集團公共業務部高級總監陳亮介紹,從銷售數據中,他們發現電商平臺農產品呈現出地標化、品牌化、科技化三大趨勢。
“除了地標性的贛南臍橙、阿克蘇蘋果、廣西百香果等在平臺熱銷之外,在產地基礎上,更多的地方還會注重農產品的區域共用品牌或者企業打造品牌。”陳亮舉例介紹,在河北省武邑縣,上千名農戶參與了京東“跑步雞”項目,每人實現增收三四千元。該項目中,農戶通過小額貸款零成本認領生態柴雞散養,每只雞佩戴可溯源計步腳環,跑到100萬步以上,再由京東回購線上銷售。通過品牌化和科技的賦能,普通的雞也能形成IP,而且通過科技賦能后,打造一個帶IP屬性的農產品的速度大大加快。
鄉村IP在形成過程中,也在啟發鄉村產生新的文化自覺。在“麥小登”看來,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機記錄家的生活、村的生活,讓更多人看到。在新媒體、新技術之下,作為留在鄉村的年輕人,“麥小登”覺得與父輩那種傳統農民相比,自己是一個新農人,她會在視頻中用年輕人的視角看鄉村。比如農村澆地,村里人就是隨手一錄,她會拍得更加唯美、治愈。在她的構想中,鄉村IP也可以將潮流、時尚、年輕化的見解分享到視頻中。
“在鄉村IP發展過程中,要想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恰如其分地連接,需要兼顧三個方面:尊重與了解在地文化,通過設計、跨界、破圈等創新產業和業態,并深諳細分市場運營?!敝靹佥姹硎?,鄉村具有深厚的資源稟賦,但其改變與成功連接消費者需要各種創新型產品突圍;跨界方面,需要借助不同的資源跨界,將新的資源源源不斷引進鄉村,創造新的可能。
文章來源:翔達田園建設